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防汛抗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防汛抗旱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防汛抗旱

中国水利学会

丁留谦

双月刊

1673-9264

cfdm2006@126.com

010-68781008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中国防汛抗旱/Journal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国防汛抗旱》是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国家防办业务主管的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综合类刊物,旨在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汛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汛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重点面向全国防汛抗旱系统职工、广大水利科技人员、科研院校师生及从事灾害研究、灾害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河"23·7"暴雨移置淮河中上游防洪情势分析

    胡友兵冯志刚苏翠马亚楠...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旱灾害防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的工作指导方针,将海河"23·7"暴雨移置淮河中上游地区,依托初步建成的数字孪生淮河出山店水库—正阳关段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系统,复盘分析此轮暴雨对淮河中上游地区防洪情势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形势将非常严峻,特别在暴雨中心区域河道来水将超过自身防洪保证能力、沿河周边区域漫堤淹没风险大.

    海河"23·7"暴雨暴雨移置数字孪生淮河防洪情势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江苏省59年旱涝演变特征

    湛忠宇刘美丽朱永军李敏...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江苏省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探讨旱涝时空变化特性对防汛抗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省2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表征气象干旱,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江苏省旱涝频率、影响范围、强度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江苏省春季、秋季趋于干旱,夏季、冬季趋于湿润,旱涝发生频率随着旱涝等级增加而降低;苏北地区旱涝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江淮地区,苏南地区最低;春季、夏季、秋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呈下降趋势,夏季、冬季雨涝强度及影响范围呈上升趋势.

    干旱雨涝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江苏省

    1960-2016年三峡库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孙奇石顾朝军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极端降水变化明显,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2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空间插值法研究了库区11个极端降水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11个极端降水指标中有6个指标具有下降倾向,分别为:PRCPTOT(年降水量)、CDD(最长连续无雨日数)、CWD(最长连续有雨日数)、R10(日降水量≥10 mm的日数)、R20(日降水量≥20 mm的日数)、RX5day(最大连续5d降水量),其中CWD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20 d/(10 a);5个指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分别为:R50(日降水量≥50 mm的日数)、R95p(日降水量≥95%分位数的总降水量)、R99p(日降水量≥99%分位数的总降水量)、RX1day(最大连续1d降水量)和SDII(全年平均降水强度).空间上,PRCPTOT、R10、R20、R50和RX5day呈中部大、西南和东北部小的分布格局;CDD和SDII呈自西南向东北部逐渐增大趋势,CWD、R95p、R99p和RX1day空间格局特征不明显.与1960-2003年相比,2004-2016年R50、R95p、R99p、RX1day、RX5day和SDII等极端降水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其他降水指标.

    极端降水趋势时空变化三峡库区

    喀什噶尔河流域洪水量化指标研究分析

    杨永康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基本概况,在研究流域历史洪水规律和流域洪水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流域防汛调度工作的需要,选取流域性洪水的代表站,依据代表站的洪水特性和系列资料,提出科学实用的流域性洪水定型识别标准和量化标准,以期为流域防汛抗洪和洪水调度提供参考.

    喀什噶尔河流域洪水量化指标定性研究

    2011-2020年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凌汛期调度运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郭卫宁芦璐白钰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凌汛期水库调度是黄河防凌的重要措施之一,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对宁蒙河段凌情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10 年,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调度思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精细化调整,流凌前适当加大下泄流量,满足宁蒙河段灌溉引水需求的同时预留防凌库容,封河前塑造合适封河流量,封河期控制流量由大到小平稳下泄,开河期进一步压减水库出库流量.通过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联合调度,近10 年宁蒙河段的槽蓄水增量、小流量持续天数、开河凌峰流量均小于多年均值,为宁蒙河段安度凌汛创造了条件,水库凌汛期下泄水量明显高于多年均值,满足了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要求,实现了防凌安全和水库综合利用的双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凌汛期水库调度宁蒙河段效果评估黄河

    2023-2024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点及主要天气过程分析

    张麓瑀韩作强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流凌特点和凌情关键期的形势场,2023-2024年度黄河宁蒙河段首凌日期(11 月 14日)较常年偏早6 d,为2001 年以来最早;首封日期(12 月 15 日)较常年偏晚12 d;流凌至封河间隔32 d,较常年偏长19 d.封河前期,宁蒙河段封河发展迅速,1 月 28日达到本年度最大封河长度 702 km,较多年均值偏短87 km.高空、地面配合的天气系统,形成降温强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天气过程,为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首凌创造了重要条件.研究以期为该河段冰情预报和黄河防凌决策提供参考.

    黄河宁蒙河段流凌封河凌情2023-2024年度

    2013-2022年度黄河鄂尔多斯段凌情特性分析

    路宁周海光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1987-2022年度黄河鄂尔多斯段凌情,得出2013-2022年度黄河鄂尔多斯段呈现出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凌汛期缩短、不稳定封冻河段出现、封冻冰层变薄、槽蓄水增量减少、开河凌峰减小、凌汛灾害减少等新特点、新规律,热力、动力和河势是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

    黄河鄂尔多斯段凌情特性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下国内外溃坝事件对我国水库安全运行的警示

    穆杰吴滨滨王帆柴福鑫...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重发,全球水库漫坝、大坝溃决事件偶有发生,引起的洪水灾害范围广、影响人口多、经济损失大、敏感性高.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溃坝事件,从气候变化、运行管护、工程质量、泄流能力、预报预警等方面深入分析溃坝成因及灾害特征,并从极端天气事件应对能力、高风险水库排查、防洪"四预"能力提升、增强防灾避险意识、加强溃决机理研究等方面提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防洪度汛方面的启示,为水库溃坝风险防控提供措施建议.

    溃坝案例分析溃决原因启示风险防控

    安徽六安市淮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思考

    赵亮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蓄滞洪区作为防洪重要措施,为服从流域防洪需要限制区内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现行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标准存在对象范围较窄、补偿标准不高等问题,依据现行的法规政策,结合2020年安徽六安市城东湖、城西湖、姜唐湖3个蓄滞洪区在运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就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六安市淮河流域

    地质雷达在北京市凉水河干流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杨丽颖贾永梅王贺雨任志明...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雷达操作简单,探测速度快,精度高,结果较准确可靠,可作为堤防隐患探测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北京市凉水河干流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主要探测堤防是否存在洞穴、裂缝、松散体、高含砂层、砂砾石层及渗漏等异常,并查明异常所在位置、走向、大小、埋深等基本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堤防安全隐患,确保堤防安全运行.

    地质雷达堤防隐患探测北京市凉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