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防汛抗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防汛抗旱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防汛抗旱

中国水利学会

丁留谦

双月刊

1673-9264

cfdm2006@126.com

010-68781008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中国防汛抗旱/Journal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国防汛抗旱》是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国家防办业务主管的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综合类刊物,旨在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汛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汛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重点面向全国防汛抗旱系统职工、广大水利科技人员、科研院校师生及从事灾害研究、灾害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江苏宿迁市中心城区水面率与内涝关系研究

    夏成亮王露许生邱福琼...
    6-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究城市水面率与内涝风险的关系,通过GPS-RTK和网络RTK遥感技术对江苏宿迁市中心城区 2023年水域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影响水面率变化的因素,并通过建立网格分区及不同排水分区,将城市易涝点与水面率结合,研究城市内涝与水面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3年 12 月宿迁市中心城区水域面积为 31.824 km2,较2022 年增加 0.047%.引起水面率变化的原因中,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是提升水面率的重要手段.水面率与内涝点分析表明水面率是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之一,在水面率较低的区域更容易发生内涝.研究成果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面率海绵城市遥感城市内涝宿迁市中心城区江苏省

    苏北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生态水位确定及保障研究——以宿迁宿豫区为例

    方琼许生邱豆豆郑榕轩...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道生态水位的确定和保障对于提升城市适应性、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解决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宿迁宿豫区为研究区,参考不同河道的蓄水梯级,选取合适的生态水位控制断面,综合考虑水文、水生生物生长及景观等要素,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计算河道断面的最低生态水位,比较同一蓄水梯级相关河道的水位计算值,取外包值作为最终基本生态水位,再结合片区河网实际运行调度及蓄水情况,确定目标生态水位,并提出了河道拦蓄水、再生水利用和引流调度等保障措施.研究区内4个蓄水梯级的基本生态水位分别为 18.7 m、13.9 m、15.4 m、14.9 m,目标生态水位分别为19.5 m、14.5 m、16.5 m、16.3 m.研究成果为苏北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生态水位确定和保障提供了参考.

    生态水位河网地区综合分析法宿迁市

    基于频率统计法的短历时可能最大降水估算

    赵丽平邢西刚何晓燕刘希琛...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历时可能最大降水(PMP)是核电厂设计排水设施时的主要依据.在分析某滨海核电厂厂址区域暴雨特性、天气成因和站点资料的基础上,采用P-Ⅲ型曲线和矩法进行不同频率短历时降雨数值统计计算,然后通过不同历时 10000 年一遇降雨设计值与 24 h 10000 年一遇设计值进行比值计算分析得到不同短历时可能最大降水,最后通过与国内外特大暴雨记录和其他核电厂短历时PMP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合理,可为其他地区短历时PMP分析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可能最大降水(PMP)短历时P-Ⅲ型曲线矩法

    基于枯汛分期的梯级水库间水位流量单值化研究

    曹磊刘明扎西平措冯国正...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梯级水库间水文站受多种因素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确定难度大,采用连时序法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对资料整编、水位流量关系应用等带来诸多不便.提出采用面积等效法,修正因断面形态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以金沙江白鹤滩水文站为例,分别利用枯期、汛期资料建立水位流量关系,从而实现枯期、汛期单值化处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切实可行,有利于流量测验、资料整编及应用.枯汛分期建立水位流量关系,为梯级水库间水文站,以及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提供参考.

    梯级水库水位流量关系面积等效法单值化

    主动分洪下鄱阳湖莲北圩洪水演进模拟与分析

    万志豪雷声温天福贾磊...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鄱阳湖大洪水单退圩发挥了重要的分蓄洪水作用,但部分单退圩蓄洪过程存在进洪溃口较大且靠近村庄、淹没损失较大、撤离时间不足等问题.为了分析鄱阳湖单退圩的分洪效果,以莲北圩为例,应用MIKE21 建立了莲北圩内洪水演进模拟模型.针对 2020 年鄱阳湖大洪水,调整进洪方式,在远离村庄处的位置设置闸门宽度分别为40 m、65 m、85 m、110 m和 140 m的 5 种主动分洪方案,详细分析防洪保护区内的淹没水深、流速和洪水演进过程等.结果表明:闸门设置在合适位置,宽度大于等于65 m,进洪过程更加合理,龙口村等部分村庄受灾时间延后10 h,莲北圩进洪时长可以满足圩堤管理要求.本研究可为鄱阳湖区单退圩运行管理及防洪规划提供技术参考.

    单退圩主动分洪洪水演进MIKE21鄱阳湖

    基于MIKE模型的管道工程洪水影响评价

    郭佳航孙聪影边宇赵萌萌...
    32-3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程建设前后的洪水风险问题,耦合MIKE11 及MIKE21 模型进行洪水模拟,通过对洪水水位、河道流量、淹没历时和河道冲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工程在"63·8"洪水标准下的防洪风险.以河北省宁晋泊蓄滞洪区为例,模拟管道工程建设前后洪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工程实施前后不会减少河道过水断面面积,不会造成洪水位抬高;宁晋泊蓄滞洪区遭遇"63·8"标准洪水时,冲刷深度为0.26~0.50 m,淹没历时为28 d左右,分析得出管道工程建成后阻水影响程度较小,但须考虑防淹耐冲举措.结果可为蓄滞洪区项目建设与河道防洪演算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洪水影响评价MIKE模型管道工程宁晋泊蓄滞洪区

    基于暴雨衰减特性的江苏镇江市综合暴雨公式研究

    和鹏飞赖瑞勋许树洪张晓丽...
    3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求不同历时的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利用江苏镇江市丹徒气象站1981-2016年逐分钟实测降雨资料,分析暴雨强度随暴雨历时变化关系,基于暴雨衰减规律,推求单一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公式,并借鉴雨力公式编制不同重现期的长历时综合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1~24 h历时区间的暴雨衰减指数约为0.683;综合暴雨强度公式可推求历时1~24 h、重现期2~100 a的设计暴雨,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74%、0.025 mm/min,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江苏镇江市构建排水防洪除涝一体化管控系统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江苏镇江市暴雨强度衰减指数长历时综合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

    城市双层河道流量过程模拟——以清华大学校河南支为例

    汪鑫曹雪健李瑞栋朱世平...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双层河道通过装备各类水利设施综合调配水流,可实现河道行洪、雨水资源利用、生态基流保障等多个目标,兼顾安全性和亲水性两个方面.但与此同时,双层河道在横—纵—侧各个维度上表现出相比于传统河道更为复杂的水力联系,给数值建模和流量模拟带来了挑战.目前围绕城市双层河道流量过程模拟的研究依然较少.以清华大学校河南支排水区为研究对象,考虑闸、孔、堰、泵等各种水利工程设施,构建了城市双层河道水流模拟模型,并以校园小型气象站降雨观测数据为驱动,对校河南支末端节制闸前水深变化过程和闸后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模拟双层河道流量过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城市雨洪双层河道流量模拟精细化建模

    李家岩水库施工期洪水预报方案编制

    丁勇陆玉忠徐海卿刘可新...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李家岩水库施工期洪水预报方案编制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成果进行总结.根据李家岩水情测报系统站网选取预报依据站,结合流域地形及水系进行分块和划分计算单元,选择三水源新安江水文模型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对铁索站10 场次洪水的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初步确定预报方案精度等级达到乙等.开发实时洪水预报功能进行方案验证分析并提出相关应用改进建议.由于收集的历史洪水资料年限及数量均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且存在雨量站资料缺失、水文控制站流量精度难以校核、流域未建代表性蒸发站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参数率定及其预报精度.期望该预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进一步积累洪水资料,能进行定期修订并达到较好成效.

    李家岩水库施工期洪水预报新安江模型方案编制

    辽宁省浑河偏养子段溃堤风险防御研究

    林巧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汛期河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堤防受洪水冲击与浸泡双重影响易引发溃口风险.对辽宁省浑河偏养子段溃堤风险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和补测,对溃堤后洪水可能淹没、影响的范围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浑河和当地防汛工作实际要求,分析确定了三道工程防线的位置和分批次人员转移方案,以期提高浑河偏养子段超标准洪水防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溃堤防御浑河偏养子段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