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张立群
    1页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特质

    李永智金紫薇李红恩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以"四是"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方向目标,以"三大属性"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以"六大特质"作为教育强国的特质功能,以"五大关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基础,以"五大战略任务"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路径,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自洽、周密完备的思想体系,具有彰显"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彰显系统集成的大教育观、彰显协同联动的战略思维和彰显融通中外的文明张力等理论特质,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高度.

    教育强国思想体系理论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

    刘复兴惠文婕檀慧玲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华部分比较集中的权威性展现,涵盖了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以及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重大领域等方面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掌握《论教育》的核心要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强国《论教育》理论体系

    坚持系统观念建设教育强国

    董振华王宜科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着眼于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国,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强国系统工程系统观念

    西部高水平大学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路径

    王树新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西部高等教育体系的"塔尖",西部高水平大学要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发挥"国家队"作用,通过构建世界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向西开放"、强化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支点作用等,全面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战略支点

    西部地方高校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与实现路径

    韩林海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任,要深刻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社会责任,紧扣地方发展重点领域,推动协同创新,实现特色发展.在实践中,西部地方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寻求高校自身定位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点;深化产教融合,携手地方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交互、协同育人;完善科研创新与科研育人融汇贯通机制;整合区域内龙头企业、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的资源力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西部地方高校人口质量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和实践进路

    李发荣郭小艳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对新质生产力起主导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主力军作用,牢牢把握战略驱动、融合交叉、特色发展、开放创新等战略重点,重塑科研组织范式、延拓科研链条、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水平创新增强西部发展动力活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西部大开发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

    德为先、知为本、行为要: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赵长禄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立足"德""知""行"三个维度:以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底色,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强化崇尚大德的校园氛围,塑造端庄大气的胸怀格局;以知为本,把科学精神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色,大力推动科学精神成风化俗,倡导学术自由和思维碰撞,营造有组织科研的合作生态;以行为要,把知行合一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文化,以丰富场景塑造大学文化,以制度规范支撑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知行合一

    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着力提高高校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靳诺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大多为新世纪"00后""05后",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更加自信豪迈的"平视一代",在脱贫攻坚中见证百年梦圆的"小康一代",在大国盛典中唱响时代强音的"强国一代".同时,知识"碎片"制约信息获取、兴趣主导造成"圈层"分化、压力多元催生消极倾向等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面对这种客观情况和突出问题,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势在必行.需切实贴近学生实际,着力在增强思政课的学理性、实践性、现实性上狠下功夫,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更好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思政课针对性吸引力

    新生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升:内涵、问题及路径

    雷洪峰薛雪靳斯琪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与势,把握教育对象的新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应运而生.新生态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学生端"三化"现象亟需关注,教育端"三点"问题亟待打通.立足新生态,通过增强全局观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新生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