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

王宇

月刊

1001-0580

zgggws@vip.sina.com

024-23388443,23388479

110005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中国公共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冠前后我国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目标设置状况变化

    李雨书施培武沈群红张朝阳...
    1225-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前后我国重大疾病疫情应急处置的目标提升程度变化,总结优势与不足,为提高我国重大疾病疫情应急处置目标设置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为"内地31省")2000-2020年公开发布的与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的规划、法律法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共计3 864份,摘录目标设置有关内容,计算重大疾病应急处置目标设置与公众需要相匹配的程度(每年新增目标在上一年基础上累计计算,重复目标不赋值参与计算),并用配对秩和检验对疫情发生前后的指标差异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新冠疫情发生前(累计至2019年)和新冠发生后(累计至2020年)我国重大疾病疫情应急处置的目标设置与公众需要匹配程度由79.7%提升至91.3%,提升幅度为14.6%,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由81.2%、78.3%提升至93%、90.1%,提升幅度分别为14.5%和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预防目标与公众需要匹配程度全国水平由36.9%提升至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预防目标、三级预防目标与公众需要匹配程度各地区及全国水平在新冠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重大疾病疫情应急处置目标设置与公众需要匹配程度进一步提升,区域间水平较均衡,一级预防目标与公众需要匹配程度提升水平显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目标设置变化

    河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聚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乔悦静刘玉环唐丽娟蒋东升...
    1230-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心血管疾病(CVD)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聚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居民CV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2018-2021年CV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11个项目点调查中29721名35~75岁CVD高危人群的相关数据,对CVD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聚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29721名CVD高危人群中,发生不良生活方式者27430人,不良生活方式发生率为92.29%;其中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者分别为8 132、3493、22 236、6 725和15 100人,吸烟率、饮酒率、超重/肥胖率、高盐饮食率和身体活动不足率分别占27.36%、11.75%、74.82%、22.63%和50.81%;不良生活方式聚集者18 357人,不良生活方式聚集率为61.76%,聚集率较高的群体为男性[9 745人(79.74%)]、45~54 岁[4 932 人(63.9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9 254 人(64.70%)]、农业户 口[15 321 人(67.26%)]、家庭年均收入≤2.5万元[13 836人(66.41%)]、职业为农民[13 795人(67.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4岁和农业户口是河北省CVD高危人群发生不良生活方式聚集的危险因素;女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家庭年均收入>2.5万元和职业为工人、私营/商业服务人员、退休/家务/失业人员、其他人员是河北省CVD高危人群发生不良生活方式聚集的保护因素.结论 河北省CVD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聚集情况突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 口类型、家庭年均收入和职业是该地区CVD高危人群发生不良生活方式聚集的主要影响因素.

    心血管疾病(CVD)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聚集情况影响因素

    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时空聚集性及炭疽芽孢杆菌分子分型分析

    冼然杨聪高建炜高磊...
    1235-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病例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和同时期分离的14株炭疽芽孢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2022年发生的炭疽病例资料,以区县为单位应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对2019-2021年分离的全部14株炭疽芽孢杆菌采用CanSNPs、MLVA-25、SNR-4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报告炭疽病80例,均为皮肤炭疽病例.SaTScan时空聚类分析显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宁夏中北部存在时空聚集区,其中永宁县存在一类聚集区(P<0.01,RR=13.83),同期在灵武市和吴忠市利通区存在二类聚集区(P=0.022,RR=3.47).同时期分离的14株炭疽芽孢杆菌的遗传关系被定义为:A.Br001/002亚群、A3.b基因簇内6种不同的MLVA基因型,其中存在3个共享基因型,并分别被SNR-4分析定义为2、3、5种PHRANA基因型;SNR-4分析显示有12种SNR基因型.结论 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炭疽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2022年形成炭疽病的时空聚集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自然疫源地形成和发展.通过分子分型发现,2019-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分离出的菌株遗传关系较为单一,同一遗传关系下遗传多样性丰富.

    炭疽MLVA-25CanSNPsSNR-4时空聚类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

    厦门市居民2012-202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陈友兰吴阿华陈沫良林艺兰...
    124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厦门市居民2012-202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该地区居民COP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托厦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信息平台收集201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厦门市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COPD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诊疗信息,并与人口死亡事件登记管理系统进行COPD死亡数据的匹配,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厦门市居民2012-2022年COPD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结果 厦门市居民2012-2022年COPD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依次为 162.69/10 万和 140.63/10 万、187.90/10 万和 167.88/10 万、220.63/10 万和 218.19/10 万、230.48/10 万和 223.58/10 万、282.77/10 万和276.87/10 万、268.19/10 万和 266.70/10 万、296.16/10 万和 295.78/10 万、349.67/10 万和 343.48/10 万、199.05/10 万和 190.35/10 万、213.45/10 万和 208.62/10 万、245.41/10 万和 240.19/10 万,居民 2012-2022 年 COPD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012-2018年发病率(APC=10.44%,t=2.57,P=0.042)和2012-2017年标化发病率(APC=15.58%,t=2.76,P=0.033)均呈上升趋势;厦门市居民2012-2022年COP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依次为14.47/10万和14.74/10万、16.19/10万和16.46/10万、19.77/10万和19.07/10万、24.66/10 万和22.79/10 万、30.42/10 万和 28.23/10 万、33.05/10 万和 31.87/10 万、36.30/10 万和 35.16/10 万、38.39/10 万和 36.33/10 万、34.08/10 万和 30.75/10 万、40.37/10 万和 37.70/10 万、45.37/10 万和 41.39/10 万,居民 2012-2022 年COPD 死亡率(AAPC=12.20%,t=7.6,P<0.001)和标化死亡率(AAPC=10.60%,t=5.7,P<0.001)变化趋势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厦门市不同特征居民中,男性、女性、<60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居民2012-2022年的COPD死亡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2012-2022年的COPD标化死亡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 厦门市居民2012-2018年COPD发病率和2012-2017年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2012-2022年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死亡趋势分析厦门市

    基于MAPR模型构建分期个体化移动戒烟干预理论框架

    褚水莲景行梁立荣李君...
    1249-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用于指导戒烟应用程序(APPs)设计的分期个体化移动戒烟干预理论框架.方法 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针对戒烟APPs进行系统文献回顾,通过文献研究对现有戒烟APPs应用的经典行为改变理论进行改编,建立MAPR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适用于移动戒烟干预的分期个体化移动戒烟干预理论框架,由2名专家使用该框架对2个戒烟APPs的功能模块进行干预策略分类,计算分类的一致性比例,评估框架的可靠性.结果 构建的理论框架分为3层.第1层包括5个核心干预要素: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提示(prompt)、反馈(reflect)与奖赏(reward);第2层定义了吸烟者经历的5个戒烟阶段:思考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和复吸期;第3层包括可引发戒烟行为改变的9个干预策略:共情、教育、培训、激励、环境重建、树立榜样、提醒、反馈、资源与工具,他们在5个戒烟阶段中可穿插使用.该框架对2个戒烟APPs功能模块的干预策略分类一致性比例分别为88%和9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分期个体化移动戒烟干预框架为开发专业的戒烟APPs提供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科学理论框架.

    移动医疗分期个体化戒烟干预行为改变理论理论框架

    2022年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HPV疫苗认知及接种意愿现状

    武丽梁咏欣曾祖瑞李甜甜...
    1254-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水平以及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推广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6-10月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地区及粤北地区抽取7所小学5、6年级小学生1 610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高年级小学生对HPV、HPV疫苗的知晓率以及HPV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1 314名小学生,HPV、HPV疫苗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49%和66.13%,接种意愿为74.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2.15,95%CI=1.60~2.80)、城镇户籍(OR=1.56,95%CI=1.20~2.02)、珠三角地区(OR=3.64,95%CI=2.28~5.81)和粤北地区(OR=5.65,95%CI=4.00~7.97)的小学生更有可能听说过HPV;女生(OR=2.11,95%CI=1.60~2.78)、城镇户籍(OR=1.45,95%CI=1.11~1.89)、珠三角地区(OR=5.20,95%CI=3.06~8.83)和粤北地区(OR=6.30,95%CI=4.39~9.06)的小学生更有可能听说过HPV疫苗;女生(OR=7.07,95%CI=4.89~10.21)、听说过 HPV(OR=1.94,95%CI=1.29~2.93)、知晓 HPV 疫苗(OR=1.65,95%CI=1.07~2.55)的小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较高.结论 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对HPV和HPV疫苗知识的知晓水平不高,但对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较高.户籍、居住地区、性别是影响高年级小学生群体HPV及HPV疫苗认知水平以及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知晓程度接种意愿广东省小学生

    南京市老年慢性病患者流感、肺炎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疾病及疫苗KAP调查

    沈征锴田思雨王志勇朱文静...
    1261-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60岁老年慢性病患者(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流感、肺炎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疾病及疫苗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2-3月选取接受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60岁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6790份,有效率96%.x2检验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人群知识整体知晓率不高(33.3%,2 260/6 790),60~70岁、高学历人群知晓率更高(P<0.05),趋势x2检验显示文化程度与知晓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性、≥80岁、参保人群对疾病更担心,高学历人群对疫苗/接种疫苗认同度更高(P<0.05),只有7%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同意"很担心疫苗的副作用",58.3%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接受医生建议接种疫苗.不同文化程度、参保状态人群行为得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参保人群行为得分更高,只有22.9%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自费接种过疫苗.结论 南京市老年慢性病人群的流感、肺炎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及疫苗的"知信行"水平较低.

    老年慢性病患者流感肺炎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知信行

    安徽省≤5岁腹泻患儿家长对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孙袁芳肖永康龚磊魏鸿园...
    1266-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5岁腹泻患儿家长对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4个市各选取2家医疗机构,按照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在腹泻门诊就诊的1 155名 ≤5岁的感染性腹泻患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家长基本情况、感染性腹泻整体认知和防治知识知晓等内容,其中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共10题,每题赋值1分,得分≥8分定义为知晓.调整家长基本信息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腹泻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55名患儿家长中,775人(67.1%)对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知晓.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条目中回答正确率最低的3道问题的分别为"多人共同就餐时使用公筷或分餐是否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腹泻""吃了苍蝇、蟑螂等叮咬过的食物是否会导致感染性腹泻"和"勤剪指甲是否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腹泻",正确率分别为65.1%、69.5%和72.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家长所在城市、家庭月收入、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家长职业对其感染性腹泻知晓情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5岁腹泻患儿家长对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整体知晓情况相对较差,尤其是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较低人群,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尤为重要.

    感染性腹泻腹泻患儿家长知晓情况安徽省

    国内外食物营养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孙卓余江月宋琪买淑鹏...
    1271-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营养分析系统(nutrient profiling systems,NPS)是指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对食物进行分类或排序,并将算法应用于营养健康领域的科学方法,旨在帮助消费者选择健康食物.NPS的研究及应用对改善居民营养素养及促进居民选择健康食物具有关键作用,对新建NPS模型进行科学验证十分重要.目前,全球已有百余种NPS模型,其中阈值型NPS模型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正面标签、食品广告限制及食品企业内部评级等.本文主要概述了国内外NPS的研究与应用现况,同时对NPS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法及各利益相关方对NPS的态度与展望进行介绍.

    食物营养分析系统营养素度量法食物营养食品包装正面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死亡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郑雯媛胡建雄赵婧容祖华...
    1279-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是指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症,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但少数感染者可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本研究检索了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的相关报道或文献,从临床、个体、社会人文、政府干预措施和病毒株5个方面概述了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不良结局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完善感染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