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

蔡晨

双月刊

1003-207X

zgglkx@casipm.ac.cn

010-62542629

100190

北京海淀中关村东路55号

中国管理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1984年创刊的全国管理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主要内容有规划与优化,生产与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与投资分析,预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在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鼓励跟踪国际上学科前沿与热点的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志,努力扶持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信用评分模型

    陈耸于秀运邱涌钦方匡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信用评分中有标记样本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信用评分模型。通过给未标记样本引入新的参数,使得模型无需满足随机缺失假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在损失函数中加入半监督部分鼓励有标记样本和未标记样本系数的相似性,从而能够有效融合未标记样本信息,提升估计效果。此外,本文利用Group LASSO进行变量选择,可以充分利用组结构信息,筛选重要变量。通过数值模拟和一个信用卡风险违约预测实例数据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在变量选择、系数估计和分类预测上的优良效果。

    半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变量选择信用评分

    数字化转型、网络关联性与银行系统性风险

    吴文洋蒋海唐绅峰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银行业面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鲜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在经典银行道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转型、网络关联性和外部冲击等因素,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然后,采用文本挖掘方法,通过手工收集建立的2012-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关联性和银行系统性风险;(2)网络关联性是数字化转型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影响渠道;(3)数字化转型对小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4)数字化转型能够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负外部冲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完善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以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数字化转型网络关联性银行系统性风险外部冲击

    基于"少数派报告"的协同过滤模型

    黄晓宇鲜征征杨雄文左文明...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过滤是在线推荐系统最重要的组成模块之一,为实现面向用户的个性化广告投放功能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然而,在协同过滤系统的具体实现中,研究者却不加区分地对所有目标用户都使用相同的训练流程。较之"个性化的预测结果"的预期,上述"一般化的训练过程"使得结果模型相对于待预测的目标过于普适,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本文提出一个"以个性化的训练过程得到个性化的预测结果"的协同过滤预测模型(MORE):对给定的目标用户,MORE将使用弹性网络模型(Elastic Net),从现有的用户全集中选出若干用户构成与之对应的"专家"集合,并基于目标用户与专家已有的评分,生成对目标用户的缺失评分的预测。本文报告了MORE在不同的协同过滤预测模型上的应用结果,在真实评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使用全量数据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基于MORE的模型有更好的表现。

    协同过滤稀疏选择个性化推荐系统

    政府干预下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核心企业协作策略研究

    杨增科樊瑞果黄炜石世英...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协作水平影响产业链的整体性和生产绩效的提高,政府通常采用财政补贴、用地支持等行政干预手段促进产业链整合和发展。本文构建了政府干预下装配式建筑核心企业(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商和施工企业)三种群之间的协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初始策略及关键参数对三方策略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正向干预下,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商和施工企业三方策略间相互影响,当双方选择合作策略的初始概率较高时,系统更易达到三方合作的稳定状态;三方的原始交易成本及其降低系数、合作所得政府补贴及合作效益等因素对系统趋于协作方向演化具有正向作用,设置合理的合作效益分配系数能够有效驱动三方合作;三方的合作成本对系统趋于协作方向演化具有负向作用,各主体选择合作付出的成本越低,系统收敛于合作稳定状态的速度越快。研究结果对优化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主体的协作机制、引导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建筑产业链政府干预协作策略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

    一个具有国企并且私企数目可变的异质性预期蛛网模型

    宋青平杨哲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经典的异质性预期演化模型启发,为研究中国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构建了一个具有国企并且私企数目可变的异质性预期蛛网模型。研究发现,市场均衡状态受私企策略转换强度及生产技术水平影响。与此同时,国企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对分析市场稳定状态、国企存在的必要性等具有现实意义。

    异质性预期市场出入蛛网模型稳定性

    USP电价机制下引入金融输电权的发电商报价模型

    吴忠群郑瑞锦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用户侧统一结算点电价机制(unified settlement point,USP)被认为是平稳推进电力市场化的有效措施,我国多地(如广东、浙江等)正在进行试点,金融输电权(financial transmission rights,FTRs)是电力市场中较为重要的电价风险规避工具,因此需要在理论上对新电价机制的影响做出全面分析。但是迄今为止,在该电价机制对发电商报价以及FTRs避险作用的影响等关乎其实际运行的问题上仍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用户侧USP电价机制下引入FTRs对发电商报价行为的影响,综合考虑FTRs、远期合约以及现货市场,构建了发电商报价模型。模型中还考虑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约束以及需求响应因素,使模型更贴合实际。本文的基本结论是,USP电价机制通过利润和风险两个途径对发电商报价产生影响,引入FTRs有助于发电商规避价差风险,并使发电商利润提高约1%。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引入输电权、公开历史报价信息、加强阻塞线路的电网建设以及提高参与市场的发电商比例等政策建议。本文所建报价模型可为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以及发电商报价策略选择提供依据。

    报价模型电价机制金融输电权电力市场市场效率

    基于异构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竞价策略研究

    徐雪松闫月唐加乐王宗润...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分布式多能源并网、分配及调度协同难题,构建了一种分布式能源异构区块链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设计一种跨链信息协同、多组织互补交易的联盟链机制,降低传统区块链共识确认及交易时延。结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引入低碳因子、衰变服务质量及能源综合利用率等控制指标,设计基于售电方的信誉值竞价策略,并在模型的智能合约中嵌入自动交易与评价函数,为该竞价策略结算提供支撑。通过对虚拟电厂参与下的能源区块链竞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障能源交易参与者的利益和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市场交易机制更加灵活,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有助于低碳可持续发展。同时,该竞价策略可以为探索适用于未来能源利用体系的参与者最优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分布式能源竞价策略交易结算能源区块链

    中国城市污染排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动态演变

    王俏茹刘达禹刘廷宇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修正的空间绿色索洛模型框架下对我国城市污染排放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理论分析表明,当减排技术增长率大于总产出增长率时,经济将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这为污染排放收敛的存在性提供了学理支持;随后,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城市污染排放已具备收敛属性,而"俱乐部收敛"将率先实现;最后,分组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当前存在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高污染三类城市集群,其中,低污染城市群的治污工作已进入良性发展模式;中度污染城市群则出现了污染转移现象,体现出一定的以邻为壑效应;而高污染城市群中出现了典型的污染正反馈循环机制,仍存在着污染加剧的风险。

    城市污染排放俱乐部收敛空间绿色索洛模型空间诊断

    碳交易机制引导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创新策略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程承安润飞董康银任晓航...
    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交易市场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带来额外收益,进而影响政府与企业间的演化博弈关系。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碳交易机制引导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政府激励之间的演化博弈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在考虑企业研发成功率的前提下,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折现,并据此构建支付矩阵,分析得到政府静态奖惩和动态奖惩两种情境下的演化稳定策略,重点分析了动态奖惩机制下企业研发成本、研发成功率、额外购置技术成本等参数对系统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①动态奖惩机制下,双方存在着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②碳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将使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技术创新。③电价市场化可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发电行业技术创新。④降低政府激励成本可促使企业创新。研究结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制定创新决策、政府制定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创新策略碳减排可再生能源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再制造环境下基于碳期权合约的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丁军飞陈伟达付帅帅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再制造环境下考虑碳期权合约的供应链定价策略和协调问题,基于报童模型构建了由碳配额供应商和碳排放依赖型再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分别建立分散式决策模型和集中式决策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解,并进一步探讨了碳期权合约在供应链协调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再制造商购买的最优碳配额总量不受远期合约中批发价的影响,相比于碳期权合约,通过远期合约购买碳配额的数量对碳期权价格和执行价格更加敏感;在一定条件下,单一的碳期权合约能够协调供应链,但是,当供应链实现协调时,碳期权合约无法达到分散式决策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再制造率和碳排放上限的提高均会提高供应链的期望总利润和渠道效率;当碳配额需求较大时,再制造商更愿意购买碳期权以应对风险。

    碳期权合约再制造定价策略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