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吴安华

双月刊

1671-9638

zggrkz2002@yahoo.com.cn

0731-84327658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感染性疾病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与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重要检索机构收录。办刊宗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有关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防病、治病工作经验,反映和推广感染控制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和感染控制事业的发展,为提高科研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2019-2023年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检出率升高的时空变迁研究

    卓楚越林烨欣王译靖陈嘉康...
    397-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近年广东省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临床分离株的时空分布,探寻VR-Efm检出率上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广东省4个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38所医疗机构上报至广东省细菌耐药监测系统中VR-Efm检出情况、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科室和标本分布等资料,同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ESKAPE中其他5种细菌的检出情况。结果 广东省VR-Efm检出率从2019年1。4%(63/4 543)上升至2023年21。3%(1 351/6 345),呈明显上升趋势,2023年44。7%(17所)的医疗机构VR-Efm检出率>20%;广东省4个区域VR-Efm检出率普遍上升,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增长。ESKAPE整体由2019年10。1%升至2023年10。8%,其余5种病原体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2019年8。0%上升至2023年1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从 2019年的 61。6%、34。4%、21。2%、7。9%下降至 2023年的 58。2%、31。9%、21。0%、7。6%,皆有不同程度下降。ICU VR-Efm检出率(12。2%)高于门急诊(9。4%)、内科(9。2%)和外科(7。0%)等非ICU科室(均P<0。05)。VR-Efm检出率较高标本分别为尿(9。8%)、血(9。1%),其余标本检出率介于6。9%~9。6%。青少年患者VR-Efm检出率(4。4%)低于中老年患者(>9。4%,P<0。05)。结论 近5年广东省VR-Efm检出率明显上升,可能与社区和医院获得的优势克隆传播有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入院患者开展VR-Efm的筛查,并对检出VR-Efm的患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遏制VR-Efm检出率在该区域的上升。

    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屎肠球菌耐药细菌耐药监测耐药性变迁

    中国华东地区某三级医院2018-2021年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迪丽努尔·迪力穆拉提肖婷婷唐红王雪婷...
    403-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华东地区某三级教学医院收治的链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情况、预后的危险因素等。结果 共纳入151例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55。5±17。9)岁,>60岁的患者占45。70%,男性患者占 61。59%,89。40%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实体肿瘤、心脏瓣膜病、肝胆疾病、高血压较为多见。链球菌血流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手术、免疫抑制状态、皮肤黏膜完整性破坏等(均P<0。05)。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占25。17%(38例),常见基础疾病包括肝胆疾病、实体肿瘤、血液病、高血压等。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社区感染更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高于社区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的151株链球菌中,a-溶血性链球菌(112株,肺炎链球菌除外)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71。43%、80。38%、91。07%;β-溶血性链球菌(29株)对青霉素100%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50。00%。151例患者的30天全因病死率为6。62%(10例),归因病死率为2。65%(4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克(OR=13。690,95%CI:1。482~126。470)、Pitt菌血症评分≥4分(OR=10。461,95%CI:1。042~105。005)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链球菌血流感染以社区感染为主,医院获得性链球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休克、Pitt菌血症评分≥4分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链球菌血流感染医院感染社区感染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21年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

    马慧敏陈东科曾晓艳陈葳...
    415-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临床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分析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结果 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每年血标本临床分离毗邻颗粒链菌为83~152株,2017年后呈逐渐增多趋势。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3。7%,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90%左右,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2。8%,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65。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32。7%、46。8%。2014-2021年毗邻颗粒链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结论 临床血标本毗邻颗粒链菌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毗邻颗粒链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豆清娅陈丽华付陈超李晨...
    42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儿童患者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化,为该地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第32版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应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共分离361 539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86。7%,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66。5%)。2015-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0%左右;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下降,2012-2013年的耐药率为7。1%,2018-2021年均<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12-2021年上升明显,2020-2021年为13。3%。儿童患者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2015-2021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5%~8。6%,2012-2021年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3。8%。2020-2021年新生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患者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3。9%、9。5%、10。2%。结论 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出现了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需引起重视,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耐药性监测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呼吸道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李艳明陈丽华付陈超李晨...
    429-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方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一按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细菌耐药监测技术方案执行,剔除重复菌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标准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呼吸道标本共分离976 984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5 642株(19。0%),革兰阴性菌791 342株(81。0%)。分离自成人患者呼吸道标本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25。2%)、铜绿假单胞菌(17。0%)、鲍曼不动杆菌(14。6%)、大肠埃希菌(6。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8%)。分离自儿童患者呼吸道标本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7%)、肺炎链球菌(15。6%)、大肠埃希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3。1%)和流感嗜血杆菌(10。8%)。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12-2013年的3。5%、4。2%逐渐上升至2020-2021年的9。5%、11。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较低(<6%),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耐药率较低(<6%)。铜绿假单胞菌对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18。0%上升至43。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人和儿童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37。8%(14 208/37 594)、22。7%(10 874/47 882)。结论 湖南省2012-2021年呼吸道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优势细菌并不相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渐上升。应持续高效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抗菌药物病原菌呼吸道感染耐药性监测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邬靖敏沈晖伍勇陈丽华...
    44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制定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RA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的葡萄球菌属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中分离稳居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标本来源以痰、血、分泌物、伤口脓液和尿为主,其中痰标本占25。4%~31。8%,血标本占21。9%~27。8%。在所有临床分离的细菌中,葡萄球菌属占比为15。5%~22。4%,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0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从35。1%下降至24。8%,同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有所上升,但是仍保持在70%以内。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湖南省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细菌中,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抗菌药物葡萄球菌属耐药性监测多重耐药菌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尿标本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税剑陈丽华李晨李艳明...
    448-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临床尿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尿路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上报的尿标本分离细菌的菌株资料及耐药性数据。结果 2012-2021年尿标本检出细菌379 3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3%(72。4%~76。0%),革兰阳性菌占24。7%(24。0%~27。6%)。革兰阴性菌中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8。3%)、肺炎克雷伯菌(8。4%)、奇异变形杆菌(3。3%)、铜绿假单胞菌(3。0%)、阴沟肠杆菌(1。6%)。革兰阳性菌中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8。1%)、粪肠球菌(6。6%)、表皮葡萄球菌(1。9%)、金黄色葡萄球菌(1。9%)、溶血葡萄球菌(1。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患者尿标本检出细菌构成不同,居首位的大肠埃希菌在男性、女性中分别占34。8%、57。2%,在成人和儿童中分别占49。0%、34。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0%;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48%;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均P<0。001)。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远低于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5%;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5%;除利奈唑胺和米诺环素外,屎肠球菌对被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尿标本检出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早期经验性治疗的同时,临床应尽快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目标用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缓耐药产生。

    尿路感染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联合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刘亭亭陈晓燚赵宇蕾刘雪姣...
    458-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评估联合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耐药(即CZA纸片扩散法的抑菌圈直径≤22 mm)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5月就诊于某院并联合使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对CZA耐药的CR-GNB感染的住院患者;按照CZA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结果,将患者分为CZA抑菌圈直径为20~22 mm组和CZA抑菌圈直径<20 mm组,观察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75例患者,其中CZA抑菌圈直径为20~22 mm组患者41例,CZA抑菌圈直径<20 mm组患者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选用的多黏菌素类药物品种、剂量及联合用药方案比例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不同种类CR-GNB分离株的菌株数和CZA抑菌圈直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抗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微生物学清除率、28天病死率和出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前后的肾脏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对CZA耐药的CR-GNB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微生物学疗效约为50%;联合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CZA抑菌圈直径<20 mm与CZA抑菌圈直径为20~22 mm菌株感染的疗效一致,但尚需纳入更大的临床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多黏菌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

    江苏省2016-2021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聂俊伟周璐瞿志鹏洪捷...
    46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合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库(CARD)扫描分析耐药基因。结果 2016-2021年通过致病菌识别网12个市的哨点医院收集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0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共计6类8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包括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的复方磺胺甲唑、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四环素类的四环素、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54%的分离株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分别达45。54%、39。60%;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63。36%;共发现35种耐药表型,其中1株菌对19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耐药谱为AMC-AM-SAM-CZ-CTX-C-TE-SXT的菌株最多(31。69%,32株)。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75个ST型,聚类发现ST 262处于中心点,并遗传进化出11个亚型或分支。全基因组扫描发现6类18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crpP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表型完全一致。结论 2016-2021年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比例高于国内其他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谢岷司道林何剑邓小鹿...
    475-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2021年10月起,在经验性使用抗颅内感染药物前送检脑脊液培养和mNGS检测。对脑脊液mNGS结果阴性病例,结合脑脊液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不进行或尽早停用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 共纳入43例病例,其中临床诊断组38例,病原学诊断组5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断组38例病例中,2020年1月-2021年9月10例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临床诊断颅内感染后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021年10月—2023年8月28例临床诊断颅内感染病例(干预组)mNGS病原学和脑脊液培养均阴性,16例病例未进行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另12例在mNGS回报阴性后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停止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追踪随访28例病例均无细菌性脑膜炎发生,入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0(0,4)d]低于对照组10例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7,11)d,P<0。05]。结论 脑脊液mNGS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病例病原学检出率,mNGS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外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