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陈烨

月刊

1004-7654

bjb91@vip.163.com

010-68040496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China Market Supervis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探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更好地为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1页

    充分发挥公平竞争政策的宏观效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价值和使命

    袁喜禄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竞争政策也称竞争政策,是维护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政策法规体系,也是国际社会愈加关注的焦点.我国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竞争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逐步建立,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目前,国际竞争格局更为复杂,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对竞争政策的理解认识,丰富政策内涵、创新政策工具,突出竞争政策的宏观效应和全局影响,将竞争政策纳入宏观政策框架,以竞争政策推动发展、推动创新、推动改革、推动开放、推动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和使命.

    公平竞争政策发展效应创新效应改革效应开放效应法治效应

    构建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公平竞争治理体系

    郭丽岩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竞争治理体系是规范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完备的公平竞争治理体系是新型生产关系的有机构成,切实提升公平竞争治理能力,创新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公平环境,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制度保障.为此,有必要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框架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及其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提升规则统一性和公平公正执法,建立健全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长效机制.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强化公平竞争治理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公平竞争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公平竞争治理体系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张占江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在新修订的《反垄断法》总则中具有独立地位和独特价值.其核心内涵在于,强调用竞争政策来评判、约束和协调其他经济政策,在国家经济治理层面一致性地最大程度保护和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为此,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既是约束企业竞争行为的基本前提,又是提升政府监管水平的核心举措,更是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关键步骤.

    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国统一大市场反垄断监管竞争中立

    加强政务数据开放及授权运营的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时建中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数据开放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在公平竞争条件下保障市场主体能够合理利用公共数据,目标实现离不开公平利用的制度生态.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政务数据开放的立法探索,其中产生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一是受制于地方立法权限,地方立法与统一数据市场建设存在一定冲突,需要总结地方立法经验,将之转化为全国性法律规范.二是政务数据具有公共属性,原则上应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向社会主体开放利用,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且有必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保障不同能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利用公共数据.三是政务数据的公平利用有赖于竞争法逻辑下公平的实现,对于地方有关授权运营的制度安排,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防止授权运营异化为数据资源地方保护和垄断经营.

    政务数据授权运营开放利用公平竞争

    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演进与拓新

    孟雁北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发展进程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竞争理论与竞争制度不断创新的历程.在我国不断完善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中,审查范围已扩宽至"起草法律"阶段,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应审尽审和全覆盖;审查工作机制按照"自我审查为主+会同审查为辅+外部监督"的模式正在逐步完善,使工作机制权责逐渐科学合理;审查标准在遵循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商品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影响生产经营行为标准的基础上,已从"列举"模式向"列举+兜底"模式转变,从基于形式的审查走向实质性审查;审查监督保障机制让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有保障,强化了公平竞争审查的制度刚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正在为我国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治保障.

    公平竞争审查审查范围审查工作机制审查标准监督保障机制

    人工智能的垄断风险及其规制

    杨东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连接主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数据和算力资源,往往集中控制于少数科技巨头手中.同时,依托人工智能的数字平台在市场力量的传导方面更具优势,并具有潜在的用户剥削及算法歧视等风险.数字平台是人工智能的组织基础,算力和数据是人工智能的资源基础,内容输出与用户行为预测是人工智能的行为模式.三者的滥用可能引致垄断风险,应当适用数字经济"平台-数据-算法"(PDA)范式进行分析与解构,并通过构建竞争促进型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以开放平台原则划定人工智能必需设施,以共票理论构建人工智能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形成人工智能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引导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

    人工智能垄断风险算力PDA范式共票理论

    健全中国特色反垄断执法与金融监管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焦津洪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反垄断的观点认为,对于金融市场这类高度受监管的领域,《反垄断法》不适用.但随着各国经济金融不断发展,反垄断与金融监管逐渐交融.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反垄断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同关系愈加密切,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机构针对金融市场的各类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执法行动,有力维护了金融稳定,助力市场信心的恢复,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应把完善金融领域反垄断执法体制机制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引领,加强金融领域反垄断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健全金融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法治保障,强化金融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金融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典型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推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步伐.

    金融反垄断反垄断与行业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中国特色

    常态化监管下经营者竞争合规的内部管理与外部推动

    王先林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营者的竞争合规是竞争法律制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趋势.在常态化监管的背景下,经营者应当进行常态化的竞争合规,将竞争合规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竞争合规属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经营者内部的事务,经营者有效的内部管理是经营者竞争合规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但同时,合理的外部引导和激励是经营者竞争合规的有力推动.这在近期修订后的《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中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竞争合规常态化监管合规管理合规激励

    平台互联互通的反垄断监管问题研究

    丁茂中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互联互通的反垄断监管指向平台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这往往会涉及向竞争对手开放平台问题,对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行业未来发展等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规范平台互联互通的反垄断监管.必需设施理论的应用必须严格遵守《反垄断法》的相关规范要求,不能脱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的要件.除了要考虑主体身份要件、行为模式要件、抗辩事由要件以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的认定还宜考虑竞争影响要件.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合理择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处罚强制平台开放和经营者承诺制度督促平台开放.

    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政府监管反垄断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