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港湾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港湾建设
中国港湾建设

刘亚平

双月刊

1003-3688

zggwjs@126.com

022-28348642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号

中国港湾建设/Journ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创刊于1981年,主管单位为交通部,主办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正刊157期,各种增刊、专辑20余种,信息流量逾千万字。读者面已扩至亚、非、欧、美洲;国内除港口、航道、水运工程领域外,水利水电部门、道桥工程部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读者也与日俱增。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水路运输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是水路运输类期刊影响面较广的期刊。《中国港湾建设》将保持其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风格,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热诚地为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的同行们服务,为港湾建设的技术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法海洋卫星与ERA5数据在中国邻近海域的波高对比分析

    刘剑浩陶爱峰徐莹王岗...
    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搭载的高性能海浪谱仪SWIM获得了连续、大范围的海浪数据.CFOSAT海浪波高数据在全球范围已开展了许多验证与校准工作,但大多是与站点数据的比对,将卫星数据应用于面域波浪场特性研究时缺乏与已有成熟数据集的对比.通过将中国邻近海域作为研究区域,对CFOSAT与ERA5数据的有效波高进行对比,分析了二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CFOSAT数据与ERA5数据在波浪的面域观测上表现相似,相关性较高;二者有效波高的差值呈现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节的数据离散程度较大,春夏季节较稳定;随海浪高度的增加,CFOSAT与ERA5数据的差异明显增加.

    中法海洋卫星ERA5数据集SWH对比分析

    礁坪上单桩在孤立波作用下的受力状况研究

    丁广佳吕迎雪黄明汉肖理...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RANS数值模拟,并与物理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基于试验数据和RANS模拟结果,研究了岛礁地形上孤立波传播的水动力特性及其对礁坪上单桩的作用力,并探讨了不同坡度和入射波高下孤立波对单桩作用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桩基础选址和防护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孤立波岛礁单桩OpenFOAM压力

    水胶比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王伟陈伟乐绍林余睿...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修正后的Andreasen-Andersen模型,用碱激发矿粉完全替代胶凝材料设计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分析了不同水胶比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体积稳定性能的影响,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断面进行了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降低,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加;以碱激发矿粉作为胶凝材料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明显提高;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结构更加致密,具有优异的微观形貌.

    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碱激发矿粉力学性能微观形貌体积稳定性

    秀英港7号、8号泊位重力式方块码头修复加固方案研究及应用

    李送根杨青柏韩鹏洲
    21-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秀英港7号、8号泊位码头存在失稳倾覆风险,为保证码头的正常使用和生产,提出码头修复加固方案.针对码头基床掏空区域,设置水下钢筋笼并抛石,侧面采用石坝封堵,形成局部封闭区域,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并进行二次压浆的方案进行修复;针对方块倾覆区域,设置预制L形挡板,侧面采用橡胶气囊封堵,形成局部封闭区域,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并进行二次压浆的方案进行修复.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钢筋笼抛石L形挡板橡胶气囊封堵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二次压浆

    基于HEC-RAS的平陆运河河口段流速模拟及疏浚施工影响分析

    李庆覃振罡林振良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口段水流形态复杂多变,不利于组织河道疏浚施工的问题,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为例,应用HEC-RAS一维非恒定流水力学计算模块,构建运河河口段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糙率进行率定及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青年水闸(闸下)水位及流量特征,设定闸下4种流量(水位)工况,模拟分析河道流速的变化.结果表明:HEC-RAS模型在感潮河段模拟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随断面流量的增加,石江墩河段S26-S32流速响应迅速,流速大值平均值较其他河段高约34.0%.研究成果可为运河河口段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平陆运河HEC-RAS软件流速模拟航道疏浚

    船坞坞口基坑的组合围护结构变形实测及数值分析研究

    杨连佼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船长兴造船基地2号船坞工程坞口基坑位于上海长兴岛,该区域地质条件为典型软土地基.基坑开挖深度为16.0 m,采用了一种钢板桩和钻孔灌注桩组合围护形式,搭配5道水平支撑组成支护结构.为了研究该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实施效果和变形特性,依托该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侧移特性,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坞口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对其变形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由于钢支撑施加了较大的预应力,基坑围护结构实测侧移呈现S形,空间效应方面,基坑长边的围护侧移大于短边,且由于刚度不同,钢板桩侧的侧移大于灌注桩.通过对比计算和实测侧移,数值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坞口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特性,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基坑围护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

    组合围护形式坞口基坑实测变形数值模拟

    不规则波条件下波浪周期对海堤越浪量的影响

    黄飞扬陈羿名栾华龙
    39-4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海堤设计中越浪量计算的精度,特别针对长周期不规则波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运用FLUENT模型,对海堤越浪过程进行了准确模拟,并在不同波况下计算了海堤越浪量.通过对EurOtop(2018)越浪量计算公式的修正,大幅度提高了长周期波浪条件下越浪量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波浪周期对海堤越浪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长周期不规则波的情况下,修正后的计算公式更为可靠.这一研究为海堤设计提供了更精确的越浪量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海堤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越浪量UDF水动力特征斜坡堤

    珠三角地区典型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研究

    王祥秋罗晓栋郑土永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硬化土本构模型对珠三角地区软土地下工程数值分析的适用性,基于4种不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本地区典型淤泥质土力学性态及其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侧向卸荷及排水条件对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强度参数c'、φ'值以及刚度参数Eref50、Erefur和m影响显著,但对破坏比Rf的影响较小.对于固结不排水侧向卸荷条件,珠三角地区典型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主要参数为:参考割线模量Eref50为2.34 MPa,参考切线模量Erefoed为1.59 MPa,参考加-卸载模量Erefur为11.67 MPa,破坏应力比Rf为0.98,刚度应力水平相关幂指数m为1.84;其中:Eref50r约为Erefoed的1.47倍,Ererur约为Erefoed的7.34倍.珠三角地区某软土深基坑工程实践证明,硬化土本构模型适用于模拟该地区软土力学性态.

    硬化土本构模型应力路径排水条件模型参数

    计量单位——SI基本单位

    50页

    不同应力路径下天然沉积软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朱楠吕海军刘天韵张晓晓...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应力路径对天然沉积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对原状天津软土和衡水湖软土开展物理力学指标、颗粒分析、常规三轴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天然沉积软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结构性和胶结特性改变软土的应力应变特征,排水剪切下结构性和胶结特性较弱的天津软土表现出近似重塑土的应变硬化特征,而结构性和胶结特性较强的衡水湖软土表现出原状土典型的应变软化特征;天然沉积软土具有结构性和胶结特性,可承担一定的拉应力并产生膨胀变形;衡水湖软土黏粒和胶粒含量较高具有明显的胶结特性,在轴向卸载路径下抗剪强度更高且膨胀变形更大.研究结论可为天然沉积软土的设计计算和本构模型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天然沉积软土三轴试验应力路径应力应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