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新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新科技
中国高新科技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国高新科技/Journal ZHONG GUO GAO XIN KE J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N技术的安防监控系统优化与性能提升研究

    曹佳庆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通过基于PON技术的安防监控系统的优化,提升系统性能,以满足日益复杂和高效的监控需求.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深入探讨PON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防监控系统的特殊需求进行性能提升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PON技术的优化与性能提升,安防监控系统在系统架构、数据传输、实时监控和数据存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

    PON技术安防监控系统优化

    用好薄膜光伏技术走出中国特色光伏发展之路

    吴琛亮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碲化镉为代表的薄膜光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特征,如弱光性好、排放更少、具有建材属性等,已具备大规模商用的各方面条件.在中国,面临晶硅的成本优势,薄膜光伏技术应当考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政府应当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进入正轨.而业界则创新应用技术、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形成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与多个行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中国特色光伏发展之路.

    薄膜光伏碲化镉差异化新发展模式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康宝来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模型设置为独立形式,控制限制较多,导致平衡控制电压偏差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设计与研究.根据当前的测试需求,先计算平均功率,构建分相控制结构,然后采用多目标的方式,打破传统平衡控制存在的局限,设计多目标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模型,最后采用双向切换平衡判别的方式来实现控制处理.测试结果表明:针对选定的三条电路,分别在注入零序电压和负序电压时,测定得出的平衡控制电压偏差均控制在 1.5 以下,说明此次结合实际的测电压平衡控制需求,设计的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更为高效,控制效果明显提高.

    光伏发电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压调整平衡控制控制方法

    新能源储能电池箱结构强度优化研究

    张露阳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新能源储能电池箱的结构强度优化问题,通过采用CAE计算机辅助模拟程序,建立电池箱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变化模型测试.基于该模型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包括静态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等,以全面评估电池箱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根据分析结果指出电池箱在应力变化下的形变问题,以及结构性能的薄弱点,并针对电池箱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案.该研究为新能源储能电池箱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提升新能源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新能源储能电池可靠性结构性能

    火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技术分析

    张真春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基地,其锅炉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因此,对火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从锅炉设备的选型、基础设计、安装工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对火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技术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火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技术选型基础设计

    基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技术研究

    施锦月张郁贾露露许健...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该系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技术,设计了集智能监控、故障诊断、自愈控制、优化调度于一体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真实配电网络的部署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SAIDI和SAIFI指标分别降低 72.93%和 76.99%.

    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故障诊断

    智能控制系统在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中的应用

    于全波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控制系统是比分散控制系统更智能、更灵活、更可靠的控制系统形式,能够改善分散控制系统无法应用先进算法、重复报警等现象,使超超临界百万机组的运行更稳定、更经济,更符合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文章从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态方案入手,分析更适合机组的算法,探讨数据进入算法前的预处理,目的在于提升超超临界百万机组的控制智能化水平.

    智能控制系统超超临界百万机组算法数据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欧阳进徐磊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 3%MDI、5%MDI和 7%MDI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车辙试验研究不同掺量MDI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MDI改性剂的加入增大了基质沥青的黏弹性,提高了基质沥青的软化点,降低了针入度指标;不同掺量MDI改性剂的加入均增大了基质沥青的车辙因子指标G*/sinδ和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值.其中,7%MDI改性沥青在车辙因子G*/sinδ=2.2kPa水平对应的临界温度最高,其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提升程度亦最大,7%MDI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可适用于相对更高温度环境中的沥青路面设计与应用.

    道路工程聚合物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管网整合案例研究

    张新华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分析深圳R+P模式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方面的成效.结果表明,这种整合模式显著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并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管网整合案例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应对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和环境挑战时.

    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管网R+P模式城市规划经济效益

    黑龙江地区深季节性冻土工程特征时变性分析

    姜祺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冬季严寒,深季节性冻土普遍发育.冻深范围内土体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落,这种冻融变化规律会使得土体的工程性质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围绕黑龙江地区某高铁勘察项目,对深季节性冻土的工程性质特征展开研究,通过选取不同试验段开展钻探、触探、物探多种勘察,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土体的性质存在不同变化趋势.

    季节性冻土时变性综合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