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新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新科技
中国高新科技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国高新科技/Journal ZHONG GUO GAO XIN KE J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压器有载开关吊芯装置设计研究

    邵琨陈佳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有载开关吊芯的吊装装置,此装置主要包括支撑单元、吊装单元、夹持单元 3 部分.支撑单元的底座、上支撑柱和斜支撑梁共同承担支撑装置及变压器有载开关的重量和荷载;吊装单元中的吊装工具通过防滑装置悬挂于横梁上,起重轮位于上支撑梁处,链条绕设在吊装工具和起重轮上,其中的一端与挂钩工具相连;夹持单元用于实现方便的吊装和检修操作,在吊装时将可伸缩夹持工具收起,然后将变压器有载开关的吊芯吊装到指定位置后放下夹持臂夹住吊芯.在实验中发现:应用该装置后,有载开关C级检修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该装置具有有效性.

    变压器有载开关吊芯吊装装置支撑单元吊装单元夹持单元

    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处理技术在化工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谢燕蔓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包括高盐高COD在内类型的工业废水.高盐高COD废水盐分高,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较难治理.文章介绍了一种高盐高COD废水的治理技术,该处理工艺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运行效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高盐高COD废水化工废水MVRUASB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陈琤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对不同综合利用技术的分析和比较,为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环境友好处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同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综合利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利用技术在降低环境风险和经济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研究提出了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以期为危险废物管理和环保决策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危险废物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建设清洁、美丽环境奠定基础.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下水道管网有毒有害气体智能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赵文亮王欢王家强周建林...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种有害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了对下水道管网多组分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对浓度进行智能分级预警预报并可实现联动应急处置.同时,该智能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采集后的分析与应用,解决了下水道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的监管问题.为此,文章研究的系统设计主要在于开发设计多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实时监测、分级预报警及报警应急处置等智能功能,指导管网清掏及风险预防工作,从而提升环境质量.

    下水道管网有毒有害气体预警预报实时监测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花境营造与自然融合的设计思考

    朱毅龙柏云王钢言光辉...
    116-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为例,阐述株洲市湘江风光带花境营造与自然融合的意义,提出二者融合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设计思路,从植物选择、配置方式、空间布局、营造特色和后期管理 5 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花境营造自然融合设计

    基于城市空间布局角度的城市碳中和对策研究

    任智超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变暖、生态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文章从碳中和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碳排放和碳汇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总结了我国目前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障碍,理清碳中和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关系,并初步提出城市发展中通过区域一体化、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推动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建议.

    碳中和碳达峰碳捕捉区域一体化产业转型城市发展

    智能光控技术在城市照明中的节能与环保策略

    朱龙龙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于评估智能光控技术在夜间能源利用效率、光污染减少及提高居民夜间生活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城市照明中取得显著成果.在夜间,系统能够自动降低照明亮度,避免过度照明,平均实现了 15%~30%的能源节约.同时,通过实时监测人流情况,系统在有人活动的区域实现了智能调高亮度,提高了照明质量,进一步降低了光污染.智能化调光方案不仅提高了城市照明的能源利用效率,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为宜人的夜间环境.

    智能光控技术城市照明节能环保

    反硝化滤池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周珊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硝化滤池通过结合物理过滤与生物脱氮过程,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化物,从而减少对水体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反硝化滤池进行了一定论述,明确了其主要功能、结构特点及构成要素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反硝化滤池的应用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反硝化滤池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反硝化滤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反硝化滤池市政污水深度处理

    工业紫外线杀菌水处理

    熊活进刘崇政高山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及废水乱排放问题,探讨了紫外线杀菌在工业产水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中压紫外线杀菌原理、系统组成和杀菌流程,然后通过取样测试杀菌效果和运行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中压紫外线杀菌改造后,水中细菌总数杀灭率在 99%以上,再生水菌落和水处理菌落数明显降低,可忽略不计.

    中压紫外杀菌水处理反渗透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影响研究与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分析

    张庆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已建地铁车站对规划线路区间隧道下穿的预留有多种形式.文章结合成都不同的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和下穿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直径 8.3m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监测值进行归纳总结,对车站预留下穿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后续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安全控制及车站预留规划隧道下穿条件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下穿地铁车站车站预留隧道下穿条件车站内力重分布既有线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