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工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金碚

月刊

1006-480X

zggyjjbjb@cass.org.cn;gjbjb@sina.com

010-68032678

100836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中国工业经济/Journal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工业经济和工商管理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及企业管理干部、经济理论作者为主要对象。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国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到政府决策部门、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业:发展逻辑、现实条件与政策取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杨丹辉李晓华...
    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在向高收入迈进阶段,工业发展表现出相似的结构转变特征,具体包括:工业占比较为稳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增长.但是,后发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面临多方面挑战.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日益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释放和升级的内需、更高的对外开放水平,源源不断地为工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奠定了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基础条件,有能力有条件推进工业行稳致远.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既要高度重视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也要主动布局,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下的多重挑战,把握好全球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要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并举,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政策协同性一致性,坚持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

    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与汇率风险敞口

    何青王偲竹刘尔卓
    2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微观企业在银行和市场之间进行本外币贷款的决策模型,采用2010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A股上市银行和公司的财务数据,检验并探讨了外汇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和企业汇率风险敞口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总体上收紧将降低银行和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相较于企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敞口下降幅度更大.异质性结果表明,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收紧显著降低了重要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和高外部融资依赖企业的汇率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影响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当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收紧后,银行贷款依赖度更高公司的汇率风险敞口下降更多.本文有助于理解外汇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和企业汇率风险的影响机制,同时为其他新兴经济体实施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政策启示.

    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汇率风险敞口信贷渠道银行贷款依赖度

    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生产—融资网络关联与企业产出

    陈国进陈文鹏刘元月赵向琴...
    4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生产—融资网络关联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由企业之间的中间品投入、商业信用关联而形成的生产—融资网络关联是否以及如何放大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并采用Eora数据库提供的中国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由企业生产与融资活动形成的生产—融资网络关联显著放大了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对企业产出的负面影响,并且网络效应的影响大于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直接影响,网络效应主要表现为下游网络效应;机制分析发现,金融不确定性冲击除了造成融资成本提高的直接影响外,还通过生产网络中企业的商业信用萎缩、银行信贷下降影响企业生产要素投入,最终传导至企业产出;生产—融资网络特征对放大效应有不同的影响,生产—融资网络中上游度越低的企业、网络出度更低或者网络入度更高的企业受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更大.本文对监管部门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具有以下政策启示:密切关注并重点防范生产—融资网络关联可能传导和放大金融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和银行部门的流动性,防止企业和银行流动性急剧收缩;特别关注冲击对网络上游度低、网络出度低和入度高等生产—融资网络中薄弱企业的影响.

    金融不确定性生产—融资网络关联商业信用企业产出

    产能过剩与环境规制相机选择——基于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

    陈林陈臻肖倩冰
    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行业产能利用率差异,相机组合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工具以较小的经济成本实现污染防治目标,对于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尝试将行业产能利用率作为外生约束条件,构建了一个基于产能过剩(不足)与环境规制的企业产量竞争博弈模型,论证了产能过剩行业与产能不足行业中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污染减排和经济绩效的异质性影响,并使用中国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产能不足行业,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有效减少企业污染排放,但会降低企业经济绩效;在产能过剩行业,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环境治理效果同样明显,但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从环境治理效果看,正式环境规制的边际政策效应在不同产能利用率行业均大于非正式环境规制.因此,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策略选择需考虑行业产能利用水平,防止过度干预进而加剧产能过剩,使国民经济治理权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于有效发挥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与非经济政策(如环境政策)的协同性,因时因业因地制宜地选择环境规制工具助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

    外部需求、生产技术选择与企业绿色发展——基于生产网络视角

    李荣林廖秋娴熊治
    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国内生产网络视角,从需求侧探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减排的动因,通过建立一个生产技术选择内生决定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揭示了外部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技术选择,从而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使用份额移动法构建企业层面的外部需求冲击指标,并结合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构建外部需求冲击的上下游溢出效应指标,从实证上检验了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外部需求扩张导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大于竞争效应,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自身污染排放强度,并且企业外部需求扩张的影响也可以沿着国内生产网络溢出到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从而间接降低其他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此外,外部需求冲击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主要通过促使企业选择更先进和环保的生产技术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外部需求、国内生产网络和企业绿色发展之间背后的逻辑关系.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维持外部需求增长稳定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外部需求企业绿色发展生产技术选择国内生产网络

    土地"放管服"改革与跨区域合作创新效率

    李建成黎婉玉黄丹蕾张莉...
    10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科技进步的组织方式向基于知识创新联合生产的模式演进时,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中央基于审批权限的土地"放管服"改革如何导致地区间企业合作创新效率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合作伙伴所属区位的政府获取土地审批权限后,显著促进了本地与不同地区间的企业合作创新专利总量、合作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平均合作创新效率提升.机制上,土地审批改革通过降低土地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技术比较优势行业规模等直接渠道为本地企业赢得合作优势.间接渠道上,一方面,土地审批改革加强了本地在技术空间中的知识溢出,强化了企业通过合作将知识溢出内部化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土地审批改革前地区间比较优势行业的差异下,改革推动了地区间相同或相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而产生差异化的技术需求.最后,本文讨论了在合作关系空间联动下实现地区间共同繁荣的可能,发现两个地区均能从因土地审批权改革引致的合作增长中获益,获益程度因伙伴区位土地审批权限变化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同.

    合作创新土地审批权下放伙伴网络关系高质量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地区经济安全水平

    齐文浩宋长兴蔡宏波
    11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日益凸显,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一对外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异质性现象.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所处区位、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安全基础产生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及经济安全基础较好地区的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经济安全水平赋能效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矫正资源错配、促进经济集聚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路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认识 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基于"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基本原则,为加快提升地区经济安全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开放地区经济安全发展和安全

    契约制度、生产复杂性与工业机器人兴起——基于内部化优势视角

    蒋为李锡涛龚思豪
    13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工业 自动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契约制度层面为解析其兴起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通过将企业与劳动力的不完全契约关系和机器人的所有权关系引入企业任务生产方程之中,从内部化优势视角构建契约制度与工业机器人兴起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基于1993-2019年跨国多维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国家契约制度和行业生产复杂性对全球工业机器人兴起的影响.研究发现,契约制度质量较低的国家在生产复杂性更高的行业会采用更多工业机器人,契约制度是塑造全球工业机器人兴起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凭借对工业机器人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契约不完全带来的交易成本,通过所有权关系获得占有和使用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内部化优势,从而导致各行业自动化发展的差异.本文为一国合理协调工业自动化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实现工业自动化与就业优先双重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契约不完全契约制度内部化优势工业机器人

    地方政府债务与债券信用利差

    梁上坤文雯江韫瑶
    15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②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显性扶持"和"隐性担保"行为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③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高以及位于政府干预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④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越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政策会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债券信用利差角度,系统地探索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企业信贷资源的影响和机制,对于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启示,研究结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债券信用利差偿债压力显性扶持隐性担保

    数字平台企业的边界塑造机制:嵌入式案例研究

    王节祥郭斌江诗松贺锦江...
    17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平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开展"只做平台"还是"兼做自营"的业务边界塑造,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议题,但相关的学术讨论十分有限.本文采用嵌入式案例设计,对两家数字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六个业务单元做归纳分析.研究发现:处在突破临界规模、强化用户粘性和开拓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平台业务呈现出不同的边界塑造机制:数字平台企业在突破临界规模阶段的战略情境是追求"快速增长",单纯依靠平台企业自身的有限资源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对供方业务实施自制的重要考量是交易成本,供方业务的信息不对称和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平台企业越倾向"兼做自营";在强化用户粘性阶段的战略情境是追求"持续增长",是否对供方业务实施自制受到交易成本或资源能力与网络效应交互作用的影响,越能带来交互增强,平台企业越倾向"兼做自营";在开拓生态系统阶段的战略情境是追求"品质增长",平台企业自身已积累起丰富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对供方业务实施自制主要受供方业务上平台资源能力优势和培育水平的影响,水平越高,平台企业越倾向"兼做自营".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平台企业边界塑造机制的演变与平台交易和创新属性存在关联.本文基于平台网络效应特征,拓展了对经典企业边界塑 造机制适用性的认识.

    数字平台企业边界塑造交易成本资源观网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