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22gk@sina.com

010-66848868/9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鹏博骨肿瘤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承办的骨肿瘤骨病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广大骨科临床医师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骨肿瘤骨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及领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骨肿瘤骨病临床有指导作用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成果。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的骨肿瘤骨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骨肿瘤骨病的学术交流。投稿内容: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各种骨与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及科研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及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的文稿。本刊采用临床论著、专题、讲座、综述、进展、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短篇报道、案例报道等形式,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                   Brief introduction                 ZHONGGUO GUZHONGLIU GUBING  ‘The Journal of Bone Tumor and Disease of China’ is a medical periodical authori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Association and Beijing Pengbo Institute of Bone Tumor, and undertaken b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target readers are orthopedic doctors and surgeons, basic science researchers engaging in related areas, and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This journal acquaints readers with clinical working experience, advance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relevant basic theories and findings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to clinical work on bone diseases. It integrates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unites clinical work and basic science. It also reports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bone tumors and dise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fore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among doctors.   Contributions are requested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bone tumor, osteopor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disease of all kinds; new development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concerning orthopedic and related basic research. This journal supplies information to readers through treatise, special topics, lectures, summaries, exchange of experience, discussion on clinical pathology, analysis of and comments on difficult cases, reports of cases et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数字化皮瓣外科的展望

    张熔基史纪黎庆张建政...
    401-403页

    外科皮瓣打印,三维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

    自体足拇趾甲皮瓣移植修复重建手指指甲的疗效评估

    武竞衡童德迪荣艳波曹梦琪...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带血管的自体足拇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方法,探讨手指指甲的临床修复重建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5 例手指指甲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指甲缺损大小及足趾趾甲大小,采用带血管的自体足拇趾甲皮瓣游离移植的方法对指甲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并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及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术后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5 例患者的移植指甲及甲皮瓣全部成活.1 例患者于术后 24 h 呈现动脉危象,经移植血管重新吻合后,移植指甲皮瓣的血运恢复.所有患者手指的远端指间关节基本可正常活动,修复后的指甲生长正常;供区足部可承受负荷行走,步态基本正常,未受显著影响,足底不存在溃疡现象.术后全部患者经 3~12 个月的随访,综合评分优 12 例,良 3 例,参照 Zook(1984 年)指甲修复的评定标准,优良率为 87.5%,患者均满意术后疗效.结论 采用自体带血管的足拇趾甲皮瓣可移植修复重建指甲缺损和修复神经,最大限度改善手指的外观和功能.

    指(趾)甲创伤和损伤游离组织瓣显微外科手术

    关于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志谢

    408页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九例报告

    朱雷武竞衡赵风景卫顺学...
    409-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18年 7 月至 2022 年 11 月,我院手外科 9 例采用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6 例,女 3 例,年龄 27~58 岁,平均 40 岁.外伤机制:重物轧伤 5 例,电动锯切割伤 3 例,热压伤 1 例.本组创面面积 3.0 cm×4.2 cm~4.0 cm×6.0 cm,切取皮瓣面积 4.0 cm×5.0 cm~5.0 cm×6.5 cm,9 例皮瓣小腿供区皆可直接缝合.结果 9 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 6~30 个月,色泽、质地与手部皮肤相似,皮瓣感觉 S3,7 例皮瓣无明显臃肿,2 例皮瓣有部分臃肿,小腿瘢痕隐蔽,其中有 3 例患者供区瘢痕增生.结论 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解剖恒定,供区隐蔽,皮瓣血运丰富,有效抗感染,皮瓣下脂肪含量少,游离移植覆盖手部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手损伤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更正

    陈荣
    412页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不同类型创面中的应用

    江峰华栋王凌吴苏州...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不同类型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19 年11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科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各类复杂创面的患者 14 例,男 10 例,女 4 例;年龄 6~77 岁,平均 51 岁.其中前臂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损伤进行 Flow-through 皮瓣桥接 2 例、手足踝关节创面运用不带深筋膜的修薄皮瓣9例、膝关节软组织缺损运用带阔筋膜瓣进行深部组织重建 3 例.其中游离移植13 例,带蒂转移修复 1 例.结果 术后 14 例穿支皮瓣及供区均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36 个月,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良好,不臃肿,均未进行再次修薄整形,皮瓣感觉恢复 S2 级5 例,S3 级 7 例,S3+级 2 例.结论 个性化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不同类型创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外科皮瓣穿支皮瓣四肢修复外科手术

    数字与统计学符号的使用方法

    418页

    V-Y推移皮瓣与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下肢复合软组织缺损的对比分析

    赵红阳汤武兵郭祯何诚...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携带穿支的 V-Y 推移皮瓣与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19 年 9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 组采用携带穿支的改良 V-Y 推移皮瓣覆盖创面,B 组采用经典的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覆盖创面.术后随访 6~12 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术后皮瓣愈合时间、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的皮瓣存活率为 100%,B 组的皮瓣存活率为 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愈合时间及切口总长度均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 B 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直径 5 cm 左右时,V-Y 推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优于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浪费皮瓣、瘢痕短等优势.

    穿支皮瓣下肢软组织损伤

    锁扣带袢钛板与单枚皮质骨螺钉治疗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

    李林张浩陈楚鹰陈晓鹏...
    424-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锁扣带袢钛板和单枚皮质骨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治疗的 61 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下胫腓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锁扣带袢钛板组(A 组)与单枚皮质骨螺钉组(B 组).其中 A 组 28 例,B 组 33 例,比较两组患者早、中远期功能结果,下胫腓联合影像学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分析影响早期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 1 个月 A 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17.2±1.2)分高于 B 组(15.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 3 个月 A 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为 91(80~98)分,高于 B 组 80(6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 6 个月、12 个月时两组 AOF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和 3 个月两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是术后 1个月踝关节活动度<15分(P=0.011)和术后 3个月踝关节 AOFAS评分<90 分(P=0.03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锁扣带袢钛板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与单枚皮质骨螺钉同样安全有效,但早期功能结果优于螺钉固定,中长期结果相当,螺钉固定是影响早期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踝关节骨折骨折固定术,内下胫腓联合损伤

    关于作者姓名、单位在论文中的脚注方法

    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