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省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省党校学报
贵州省党校学报

唐宗举(兼)

双月刊

1009-5381

llyshj@sina.com

0851-3602681

550028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

贵州省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

    欧阳向英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十个坚持",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

    习近平外交思想"十个坚持"大国外交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与认同凝聚

    乌小花李安然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聚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意涵.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化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和共同身份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在文化自信自强中全面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文化认同

    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维度

    秦志龙张利珍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文化篇,内容极为广博、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具有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内涵、现代化强国内涵和文明内涵.其中,意识形态内涵是其蕴含和遵循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及其逻辑展开;现代化强国内涵是其把握和遵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律及其逻辑展开;文明内涵是其揭示和遵循的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及其逻辑展开.

    习近平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现代化强国文明

    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张艳涛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自身建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蕴涵丰富的道理学理哲理,其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世情而言,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党的建设的时代呼唤;就国情而言,是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就党情而言,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为"十三个坚持".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着力提升"政治三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十三个坚持"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朱继东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备受关注.笔者带着课题组分别于2016年和2023年对北京、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市的统战部门、宣传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商会等单位、部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副总经理层级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结合多年的研究积累,在对比7年来的变化并深入剖析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西方渗透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一个研究综述

    马亮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而其建设成效如何则需要测度、评价与改进.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测度与评价的文献日益增长,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综述,重点探讨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是如何评价的,如何评价数字政府建设产生的各类影响,以及如何对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进行诊断与优化,并提出未来该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应聚焦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测度与评价的典型领域,厘清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的形成机理,研究数字政府建设成效不彰的"中梗阻",并提出数字政府建设成效优化的路径与策略.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绩效评估

    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论析

    胡仙芝李莉徐佳虎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检视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现状,发现还存在选人机制不科学、人才识别难,育才机制跟不上、人才成长慢,引才机制不灵活、人才管理僵化,市场机制运用不当、人才竞争无序,管理制度不科学、人才满意度低等堵点卡点.打通束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诸多堵点问题,需要树立战略性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的高层理念,建立科学的选人、引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与制度,并优化人才环境,建立能使一流人才发挥作用的国际化机制等.

    新质生产力人才管理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演进逻辑与实践进路

    马学广林之涵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经济范式的框架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科技创新的突破,更体现了技术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它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遵循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不断突破传统生产力的局限,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式提升.同时,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也推动其不断演进和完善.在实践进路上,可以通过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策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新质生产力传统生产力技术—经济范式科技创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历史演进、主要经验与实践进路

    裴韬武李春顶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是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通过梳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从中获得新时代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即校准发展定位,勇担时代重任;加强制度革新,畅通国内循环;对标国际规则,促进内外循环;坚持自力主导,实现对等开放.这为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自主发展、自主开放局面积累经验.

    新发展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开放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其传承路径

    周东平
    9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静态规范及动态实践.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逻辑,可围绕核心问题并从以下五个论题分别探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具体转换方式:中国传统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问题;中国传统法政关系的交互影响模式;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原理;中国传统法律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冲突、融合方式;中国具体法律实践中的传统智慧,并阐明各论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法律体系文化冲突与融合法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