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及EGFR基因突变与NSCLC病理特征、靶向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康丽花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特征、靶向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100例,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及EGFR基因突变差异;根据治疗方案,将EGFR基因突变患者分为靶向治疗组(n=24)和常规化疗组(n=22),分析靶向治疗组和常规化疗组治疗疗效差异,同时分析靶向治疗组不同疗效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差异。结果 低分化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女性、无吸烟史、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有吸烟史、非腺癌患者(P<0。05);靶向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靶向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常规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部分缓解(PR)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非PR患者(P<0。05)。结论 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与NSCL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及病理类型有关;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靶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化疗,同时靶向治疗效果与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可能有关。

    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靶向治疗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补液管理中的应用

    韩磊叶丹许钰琳臧桂芹...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1~12 月在我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IVC-CI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液体复苏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降钙素原(PC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IVC-CI评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补液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液体复苏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感染性休克应用价值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周艳菊冯娟梁莉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2 月~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早产合并RDS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试验组采用NIPPV联合LISA治疗,对比两组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后 6h的血气分析指标、操作中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注入PS后 6h,试验组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操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气管插管率、再次使用PS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联合LISA技术能够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减少操作中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冠状动脉单支及多支临界病变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彭沛驰刘庆荣任芳刘华敏...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单支及多支临界病变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特点及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一科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单支临界病变和多支临界病变,同时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检查的 67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支临界病变组患者 47 例,多支临界病变组患者 20 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信息、用药情况、既往史和CPET结果等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术前用药等基线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结果:两组因ST段改变而终止CPET、运动强度达到无氧阈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kVO2/H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max、AT VO2、AT VO2/kg、peak METs、peakVO2、peakVO2/kg、EqO2、EqCO2、RER、ΔVO2/Δ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单支临界病变患者的心脏功能储备优于多支临界病变患者,peakVO2/HR与冠心病缺血程度有关。

    冠状动脉狭窄临界病变心肺运动试验多支病变峰值氧脉搏

    小主动脉瓣环行SJM Regent机械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邓毅权李伦明陈聪李祖媚...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SJM Regent机械瓣膜置换术在小主动脉瓣环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 月~2024 年 1 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 160 例,采用随机盲选的方式选入研究组患者共 120 例,采用SJM Regent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并根据瓣环直径大小分为 17mm组、19mm组、21mm组,每组 40 例,另 4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AVR机械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 3 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数据均有所改善,研究组中 3 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 3 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JM Regent机械瓣膜置换术在小主动脉瓣环置换中,患者心功能、心脏状态及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均能够得到切实改善,同时可有效保障其疾病治疗安全性。

    小主动脉瓣环SJMRegent机械瓣膜置换术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外抗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李波邵秋霞史文凤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 mesylate,NM)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外抗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23 年 10 月~2024 年 3 月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治疗的患者 137 例,根据是否应用NM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6 例)和对照组(71 例),治疗组给予NM抗凝,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抗凝。记录治疗组患者透析前、透析 2h、4h动脉端及静脉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比较治疗组患者透析前后APTT有无差异;通过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透析器内凝血情况,观察NM在体外抗凝的有效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体质量指数、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良反应、透析器血室容积、透析器内凝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静脉端APTT在透析 2h、4h的测定结果较透析前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动脉端APTT在透析 2h、4h的测定结果较透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凝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在MHD患者体外抗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抗凝治疗,对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血液透析患者,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抗凝选择。

    甲磺酸萘莫司他维持性血液透析体外抗凝

    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中有效性及视觉质量改善分析

    李骏腾何丹璐陈明利孟凡超...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对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 2022 年 7 月~2024 年 6 月于我院收治的 106 例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n=53,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n=53,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泪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视觉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炎症因子水平、客观散射指数(OSI)和斯特列尔比(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SDI评分,OSI评分及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SR评分及SIT、BU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干眼症状,减轻眼部炎症反应,提高泪腺功能并改善视觉质量。

    干眼症润房镜普拉洛芬滴眼液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1例

    李宜玲刘伟学张富宝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白银市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以来,我院不断接收来自一、二级医疗机构的胸痛患者,随着就诊患者数量与区域的扩大,不典型病例也随之出现。本研究通过报道胸痛救治单元平台下救治的 1 例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少见病例,为减少此类胸痛患者的漏诊而提供一些临床参考。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胸痛

    本刊对论文中插图的要求

    93页

    误穿锁骨下动脉并置管后应用ExoSeal血管封堵器成功拔管1例

    汪利利郭燕徐义先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锁骨下动脉穿刺置管后无法进行局部充分止血,且在无辅助的情况下取出导管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报道了 1 例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锁骨下动脉意外置管,使用ExoSeal血管封堵器成功拔管止血,术后无不良临床后遗症,为我们在不可压缩部位意外将导管插入动脉的情况提供了新的应对方法。

    锁骨下静脉置管锁骨下动脉血管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