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王艺蓁田丽琼唐源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在临床中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伴或不伴有发热,因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导致延误病情。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辅助检查手段的更新,早期识别和完善相关检查使得CDS的诊断变得相对容易。现报道我科收治的 1 例老年CDS患者,并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颈痛寰枢关节CT物理因子治疗

    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

    庄碧梅彭颖征蔡思怡林禹...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2023 年于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 14 例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7 例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6 例进行了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 例仅进行了MRI平扫。分析肿瘤的形态、边缘、信号/密度特征、强化模式以及周围结构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4 例患者均表现为单侧睾丸肿瘤,9 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12 例同侧精索增粗且强化明显,3 例为成人发病。其中2 例进行了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1 例发现腹膜后转移。7 例肿块累及睾丸白膜。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明显的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较大病灶伴有囊变和坏死。3 例成人患者的病灶较大,伴有出血和坏死,周边结节样区域强化明显。11 例患者的血清α-胎蛋白(AF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 例术前未检测AFP。结论 单侧睾丸肿块,同侧精索增粗且强化,病灶边缘结节样明显强化,结合血清AFP水平升高,应考虑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T2WI序列上多发结节样稍高信号及DWI序列上的不均匀高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睾丸卵黄囊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光学体表引导技术在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摆位精度中的应用

    韩洋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光学体表引导(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技术与常规体表标记摆位方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摆位精度,以评估光学体表引导技术在提高治疗摆位精度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 2023 年 7 月~2024年 7 月于我院接受放疗的 40 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组,20 例)使用体表标记线对线摆位,B组(SGRT组,20 例)使用光学体表引导系统辅助摆位。治疗前采集CBCT图像并配准,获得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2。1±1。6)mm、(2。2±1。7)mm、(2。3±1。8)mm;B组分别为(1。6±1。3)mm、(1。8±1。4)mm、(2。0±1。5)mm。X、Y方向上的误差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应用SGRT技术显著减少了X方向和Y方向的摆位误差。该技术不会增加患者的电离辐射剂量,可作为常规影像引导放疗(IGRT)的有效补充,其非侵入性特点降低了治疗摆位对体表标记的依赖,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建议在治疗中使用SGRT技术,以提高治疗精度和整体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乳腺癌光学体表体表标记摆位误差

    利妥昔单抗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杨蕾郭瑶尝来保勇蔡凌旸...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利妥昔单抗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评价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国内外药品说明书、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指南等循证依据,建立利妥昔单抗的DUE标准,回顾性分析与评价我院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出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病例 129 例,用药前适应证不适宜的 66 例(占 51。16%)、免疫组化未记录的 3 例(占 2。33%);用药时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6例(占 51。16%)、预处理不规范的 63 例(占 48。84%)、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7 例(占 5。43%);用药后临床有效率 44。96%,不良反应发生率 13。95%。结论 通过建立利妥昔单抗DUE标准,及时发现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利妥昔单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合理用药安全有效性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稿约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