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刘洋暴志国马志强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A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4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FCL组和PRP+AFCL组,各110例,其中AFCL组予以AFCL治疗,PRP+AFCL组在AFCL组基础上予以PRP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瘢痕改善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瘢痕瘙痒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数字评分量表(NRS)]、治疗前后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PRP+AFCL组VSS、POSAS、VAS及NRS评分显著低于AFCL组(P<0。05);PRP+AFCL组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厚度显著小于AFCL组(P<0。05);PRP+AFC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FC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AFCL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表现出较显著效果,能够明显促进瘢痕的改善,有效减轻患者瘙痒疼痛的症状,同时降低瘢痕的血流灌注量和瘢痕厚度,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

    富血小板血浆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增生性瘢痕烧伤

    毫针浅刺联合面部点穴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向晶晶李玲于眉王颖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毫针浅刺联合面部点穴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2023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 102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毫针浅刺联合面部点穴疗法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和面部肌电图指标。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参照组(82。35%)(χ2=10。384,P=0。006)。治疗后试验组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FDI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MAP水平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毫针浅刺联合面部点穴疗法可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面部残疾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毫针浅刺面部点穴疗法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可控负压联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刘思达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控负压联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S)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1月~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参与研究,依据病历号双盲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FURS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可控负压联合FURS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临床有效率、围术期指标、感染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血尿时长、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感染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可控负压联合FURS治疗肾结石可显著提高结石清除率及临床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感染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可控负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肾结石

    CLDN16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伴肾钙质沉着症1例及文献复习

    彭倩倩邱闪梁红英周苏芹...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伴肾钙质沉着症(FHHNC)是一种以低镁血症、高钙尿症、肾钙质沉着症及早期易发生进展性肾功能不全为特征的肾小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罕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被误诊误治。本文报道 1 例CLDN16 基因突变导致FHHNC患儿临床及基因表型特点,并总结CLDN16 基因及CLDN19 基因突变FHHNC疾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该疾病的认识提供更多补充。

    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与肾钙质沉着症CLDN16基因CLDN19基因新突变

    急性脑梗死伴脑淀粉样血管病2例

    张琳韩慧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2 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深入探讨了这两种疾病的临床发病特征。2 例患者影像学上均显示多发性脑叶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特征,而在症状学上则表现为持续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实现早期诊断,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以急性卒中起病的老年患者,建议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以避免漏诊CAA,并减少因盲目采取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本研究旨在提高急性脑梗死与CAA的精准诊断率,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急性脑梗死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脑小血管病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1例

    李欠颖鲁青莲于春水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坏死性溃疡且伴有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嗜中性皮病,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易误诊。本文报道 1 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因误诊于外院先后进行 3 次手术治疗,病情仍在进展,经完善病原学、自身抗体检测、组织病理等检查后明确诊断,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等治疗后患者皮损痊愈。

    坏疽性脓皮病皮肤溃疡诊断治疗

    NSE、CYFRA21-1、CA125及NL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邵新科孙静芳胡露露朱迎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 125(CA125)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25 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 121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NSE、CYFRA21-1、CA125 及NLR水平;研究组按不同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NSCLC患者NSE、CYFRA21-1、CA125 及NLR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NSE、CYFRA21-1、CA125 及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0 期患者NSE水平低于N1~3 期,M0 期患者低于M1~3 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CYFRA21-1 水平高于女性患者,年龄>65 岁患者CYFRA21-1 水平高于年龄≤65 岁患者,鳞癌患者CYFRA21-1 水平高于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 岁患者CA125 水平高于年龄≤65 岁患者,鳞癌患者CA125 水平高于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4 期患者NLR水平高于T1~2 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部位NSCLC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CYFRA21-1、CA125 及NLR联合检测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0。959)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NSE、CYFRA21-1、CA125 及NLR均可辅助诊断NSCLC,且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NSCLC的效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2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非小细胞肺癌

    胆囊结肠瘘5例影像分析

    夏标张天富裴晓蕾王希...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与MRI检查对胆囊结肠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F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与MRI影像特征。结果 本组 5 例均显示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与结肠粘连,其中 4例可见胆管积气。5 例中冠状位重组直接显示瘘道 4 例,诊断敏感度 80。0%(4/5)。4 例瘘道中 2 例合并胆囊结石、1 例合并胆囊积气、1 例合并胆囊积气与胆总管粘连并胆总管多发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1 例与结肠粘连未见明确瘘道。结论 CT与MRI联合应用可发现CCF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CT冠状位重组更易显示瘘道。

    胆囊结肠瘘CT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中药大辞典》中鲜药应用方式的特点与规律研究

    张秀婷李彩霞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发掘《中药大辞典》中鲜药的用药方式及规律,为鲜药的推广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统计《中药大辞典》中鲜药的内服和外用的加工处理方式及使用方法,并对特殊处理的鲜药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中药大辞典》中鲜药内服加工处理方法以水煎和捣(绞)汁为主;外用加工处理方法以捣和捣(绞)取汁为主,使用方法以敷/贴和涂/擦/搽为主。结论《中药大辞典》中鲜药的加工处理方法与使用方法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鲜药的加工处理简便易操作,使用方法及给药途径多样,本研究可为鲜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鲜药应用方式数据挖掘给药方式

    麻醉内镜检查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应用比较

    邓秀梅文清德李叶青杨群...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内镜检查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应用情况,介绍安全有效、节约人力的方法以利于临床工作。方法 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 2023 年 10 月 23~27 日行麻醉内镜检查的 660 例患者常规拔针后使用输液贴进行按压,设为常规组;2023 年 10 月 30 日~11 月 3 日行麻醉内镜检查的 603 例患者拔针后使用输液贴外胶布加压按压,设为加压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两组护士拔针和按压操作时间以及两组护士对拔针后按压效果满意情况。结果 加压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为 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0。9%(P<0。05)。常规组护士拔针和按压操作时间为(64。35±16。71)s,高于加压组的(34。93±4。97)s(P<0。05)。加压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99。7%,高于常规组的 79。8%(P<0。05)。结论 麻醉内镜检查后患者拔针时采用加压按压的方法安全有效,节约人力,可以在消化内镜中心推广使用。

    麻醉内镜拔针按压穿刺点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