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及相关治疗展望

    伍学强惠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生态系统,包括多种免疫细胞、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Fs)、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等.研究TME内部的免疫细胞及信号传导通路对于探索肿瘤治疗靶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拟通过对TME中的免疫细胞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综述,以期为肿瘤免疫、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征稿启事

    7,封4页

    锌转运蛋白-9抑制高脂食物诱导小鼠前列腺炎的机制研究

    辛储林陈名阳胡亚荣苏娟...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锌是否能够抑制高脂食物诱导的前列腺炎症,并阐明其具体机制.方法 将 3 周龄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食物组、高脂食物组和高脂食物+锌组(硫酸锌灌胃),各 10 只,饲喂 10 周后处死小鼠.称量小鼠体质量及前列腺质量,计算小鼠的前列腺指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促炎因子IL-6 和TNF-α以及锌转运蛋白-9(ZnT-9)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普通食物组相比,高脂食物组小鼠的体质量(P<0.001)、前列腺质量(P<0.001)及前列腺指数(P<0.01)均显著升高,高脂食物+锌组小鼠的前列腺质量(P<0.01)、前列腺指数(P<0.05)显著低于高脂食物组.高脂食物组小鼠前列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较普通食物组显著增多,与高脂食物组相比,高脂食物+锌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显著减少.与普通食物组相比,高脂食物+锌组中IL-6 和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5),ZnT-9 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高脂食物组相比,高脂食物+锌组中IL-6 和TNF-α表达显著减少(P<0.05),ZnT-9 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锌抑制高脂食物诱导的小鼠前列腺炎症,机制可能与ZnT-9 的上调有关.

    前列腺炎高脂锌转运蛋白-9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关于假冒本刊的严正声明

    13页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的重金属暴露与卒中风险预测的研究

    许冬刘聪慧苏芳慧邱思峥...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脑卒中和非脑卒中人群重金属含量差异,并构建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以尝试结合重金属含量预测脑卒中风险.方法 收集 2009~2018 年NHANES调查统计的人群数据,使用随机降采样法将数据调整为平衡数据集,按照 7:3 的比例将所有样本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并训练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三个基于不同原理的机器学习模型,并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准确度、精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的多种方式来评价模型性能,最后基于博弈论中shapley值的方法来评价每个特征对于模型的共享程度,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并分析重金属含量在模型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种族、教育程度、家庭贫困收入比、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在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性别因素在本研究人群的两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构建的三个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取得了最佳表现(AUC为 0.8087),根据shap值可以看出重金属含量与脑卒中的关系按照贡献度从高到底依次是铅、镉、汞、锰,并且从热图看出不同样本会选择不同重金属含量参与模型的预测.结论 脑卒中和非脑卒中组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可用于构建可解释的机器学习脑卒中预测模型.

    脑卒中机器学习重金属博弈论Shap值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建国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3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 97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射治疗后是否发生急性RIHD,将患者分为RIHD组(n=30)和对照组(n=67).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发生急性RIH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响因素对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急性RIHD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RIHD组患者舒张压高于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人数比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史人数比例、B型钠尿肽(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LVEF水平是急性RIHD发生的保护因素,高BNP是急性RI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F和BNP单独预测急性RIHD发生的AUC分别为 0.680(95%CI:0.575~0.785)和 0.716(95%CI:0.613~0.820),二者联合预测急性RIHD发生的AUC为 0.797(95%CI:0.702~0.891).结论 LVEF和BNP水平是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发生急性RIHD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心脏损伤影响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24页

    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构建

    毕大磊郅树升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 年 8 月~2022 年 8 月于我院行腹股沟疝腹腔镜术的 59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表以 2:1 将患者分为学习集(398 例)、测试集(199 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2~72 个月,将学习集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无复发患者纳入无复发组.比较学习集、测试集一般资料;比较学习集复发组、无复发组一般资料;经Cox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及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能力、临床净获益.结果 学习集、测试集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7 例患者术后复发率为 10.55%;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HR=2.818,95%CI:1.703~4.663)、体质量指数(BMI)(HR=2.259,95%CI:1.209~4.222)、长期便秘(HR=3.080,95%CI:1.642~5.779)、嵌顿疝(HR=2.614,95%CI:1.159~5.897)、内环口内径(HR=2.557,95%CI:1.398~4.677)、使用可吸收结扎线(HR=2.396,95%CI:1.293~4.443)、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HR=0.556,95%CI:0.368~0.839)是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Cox回归方程:h(t,x)=h0(t)exp(1.036x1+0.815x2+1.125x3+0.961x4+0.939x5+0.874x6-0.587x7);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预测学习集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42(95%CI:0.914~0.962),灵敏度为 92.68%(95%CI:80.13%~98.53%),特异度为 94.96%(95%CI:92.13%~97.12%),预测测试集术后复发的AUC为 0.926(95%CI:0.880~0.958),灵敏度为 86.36%(95%CI:65.12%~97.15%),特异度为 90.40%(95%CI:85.13%~94.3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学习集、测试集的Calibration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4,P=0.165;χ2=0.905,P=0.097);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学习集、测试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 0.915(95%CI:0.847~0.983)、0.907(95%CI:0.869~0.945);DCA显示学习集、测试集分别在风险阈值0~0.98、0~0.96 内获取临床净收益.结论 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术前BMI、长期便秘、嵌顿疝、内环口内径、使用可吸收结扎线、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在预测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复发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

    老年腹股沟疝复发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

    34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神经母细胞瘤相关的新生物标志物

    张霞石光张兆敬侯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索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相关的新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用GEO2R分别筛选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GSE39262 和GSE66586 数据集中NB细胞与对照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韦恩图将两组DEGs取交集,利用仙桃学术在线生信分析工具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图,并通过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使用R2 基因组分析和可视化平台(R2 Genomics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Platform)整理的NB组织转录组数据对Hub基因进行筛选验证.结果 本研究从GSE39262 数据集中共筛出 845 个DEGs,从GSE66586 数据集中共筛出 2 980 个DEGs,韦恩图分析出 392 个共有DEGs.GO/KEGG分析提示,上述共有DEGs主要参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NA复制起始前复合物、单链DNA解旋酶活性、细胞周期、DNA复制和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从PPI网络中筛出 10 个核心基因CCNB1、CDC6、KIF2C、BUB1B、CDC20、KIF20A、CCNA2、TOP2A、CDK1 和RRM2.10 个Hub基因的验证结果显示,BUB1B、CCNB1、CDK1 和KIF2C与NB患者的预后及COG风险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BUB1B、CCNB1、CDK1 和KIF2C在高风险NB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会成为未来研究NB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神经母细胞瘤生物信息学生物标志物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