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刘春涛

双月刊

1671-6205

huxizazhi@vip.163.com

028-8542238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及华西医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主要以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案报道、临床病理讨论、影像学诊断分析、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与通讯及国外进展等形式,报道国内外呼吸与危重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每期常设栏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与气道炎症,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睡眠与呼吸,感染性疾病,肿瘤,危重监护等。根据杂志全年报道计划,每期开设l-2个重点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呼吸与危重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理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elphi-AHP法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使用关键技术评价表构建

    刘祥敏吴颖杨翠敖冬梅...
    685-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使用关键技术评价表,为科学评价患者吸入装置使用技能提供参考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确定操作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项条目的权重并进行赋值.将形成的评价表用于患者临床评估,通过临界比值法检验各条目的区分度.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24%、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88、0.99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71(P<0.001)、0.654(P<0.001).最终形成包括10个操作条目的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使用关键技术评价表.层次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比例CR为0.088<0.10,满足一致性检验.排名前5的关键操作步骤为药物准备(权重:0.150)、呼气(权重:0.142),含住吸嘴(权重:0.144)、吸气(0.145)、屏气(0.145).用于临床患者评估后显示条目区分度较好(t≥3,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使用关键技术评价表科学可信,方便实用,可作为评价患者吸入装置使用技能的客观评价工具.

    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关键技术操作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CT改变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唐光孝刘雪艳李春华王惠秋...
    691-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患者胸部CT病灶变化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为评估患者病情变化、预测患者转归和评价疗效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020年3月15日间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灶在CT图像的吸收情况分为三种类型,明显持续吸收型为A组;稳定缓慢吸收为B组;进展后吸收型为C组.根据病灶吸收情况分析其CT变化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患者47例,其中A组18例、B组14例、C组15例.入院首次、疗程中、治疗末次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水平,均表现为A组>B组>C组.在病灶吸收时,CD4+T淋巴细胞较高,平均为(544.43±163.34)cell/ul;病灶少量变化和病灶增多时,CD4+T淋巴细胞不同程度下降.在治疗过程中,A、B两组CD4+T淋巴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以上,其中A组CD4+T淋巴细胞平均升高134cell/ul,升高幅度低于B组(192 cell/ul)和C组(149 cell/ul);末次T淋巴细胞均达到正常水平,但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在复查时,52次病灶吸收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544.43±163.34)cell/ul,31次病灶少量变化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339.06±145.98)ceWul,16次CT病灶进展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230.50±95.24)cell/ul,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患者肺部病灶进展增多时,提示其自身免疫功能较差,需加强免疫调节.反之,病程中检测到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时,要注意病灶进展的风险,及时复查CT观察病灶变化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水平T淋巴细胞CTCD4+

    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一例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黄基峰汪钰滨陶雨寒张渝聆...
    696-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抗凝药物治疗决策,提升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肺栓塞"及"出血"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以"Pulmonary embolism"AND"Hemorrhage"为检索词检索 PubMed、Ovid Medline 及 Embase 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结果 患者为21岁男性,主诉为"右肾挫伤5天,呼吸困难1天".腹部CT提示:右肾边缘不清,肾周见片团状混杂稍高密度影,增强后右肾内见多发强化降低区,多系右肾挫裂伤;腹部超声:右肾周查见范围约10.6 cm × 2.8 cm的低回声区.CT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干分叉处、双肺上叶及下叶肺动脉分支见充盈缺损.血气分析(面罩给氧10 L/min,氧合指数120):pH 7.456,PCO2 24.9 mm Hg,PO273.2 mm Hg.肌红蛋白79.21 ng/ml,肌钙蛋白T 58.7ng/L,BNP 2062 ng/L.考虑诊断肾挫裂伤合并肺栓塞,先后经普通肝素(首剂予以肝素负荷剂量80IU/kg静脉注射,其后以12-18 IU/kg/h持续静脉泵入)抗凝11天、序贯以低分子肝素0.8mlq12h抗凝14天,辅以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复查血气分析氧合改善,调整抗凝药物为口服利伐沙班20 mg qd抗凝6个月,后复查CTPA肺栓完全吸收,停用抗凝药物,期间,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查腹部CT提示右肾周片状低密度影范围缩小,密度稍增高,肾周出血明显吸收,保肾成功.经上述数据库检索,共检出26篇文献报道3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高危出血合并急性肺栓塞,其中死亡3例,好转27例.结论 肾挫裂伤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在严密监测下,小剂量肝素抗凝安全,有效.高危出血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权衡出血性疾病与肺栓塞引起不良预后的风险之后,需要在抗凝与出血之间摸索平衡点,在参考相关指南的前提下,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

    肺栓塞肾挫裂伤出血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基于新版CFIR框架的系统评价

    魏嘉辛厚双龙黑鹏王刚...
    703-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肺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ProQuest、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30日.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新版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的5个维度为基础,分析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共2620例慢阻肺患者.以新版CFIR框架为基础提取11项肺康复疗效的促进因素,10项阻碍因素,并编码为创新领域、外部因素领域、内部因素领域、个体特征领域和实施过程领域5个领域.结论 通过应用新版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对影响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疗效的因素进行评估,为慢阻肺患者制定康复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采用跨学科、宽领域、多团队的全面康复策略,以促进慢阻肺患者肺康复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医疗体系的双重最佳获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肺康复促进因素阻碍因素

    烟草烟雾暴露通过TNF-α/Caspase-3/GSDME通路介导细胞焦亡促进骨骼肌萎缩

    谭玉芬熊国林叶园园黄翠碧...
    710-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Gasdermin-E(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烟草烟雾(CS)暴露诱导的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暴露于烟草烟雾24周,构建肺气肿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腓肠肌中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用烟草烟雾提取物(CSE)处理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建立体外骨骼肌萎缩模型.进一步采用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和GSDME抑制剂Dimethyl fumarate(DMF)处理C2C12细胞.观察抑制Caspase-3/GSDME后对CSE诱导的骨骼肌萎缩的影响.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骨骼肌细胞,观察TNF-α对Caspase-3/GSDME蛋白表达和肌管的影响.Western blot用于测定Caspase-3和GSDME蛋白的表达水平;Hoechst33342/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色检测PI阳性细胞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C2C12细胞的LDH释放量;免疫荧光检测C2C12肌管直径变化.结果 CS诱导小鼠腓肠肌萎缩的同时伴随着GSDME介导的焦亡增强(P<0.0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SE组C2C12细胞cleaved-caspase-3、GSDME-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I阳性率和LDH释放率增加,肌管直径减小(P<0.05).分别抑制Caspase-3和GSDME均可明显改善CSE诱导的骨骼肌细胞焦亡和肌管萎缩(P<0.05).TNF-α促进肌管萎缩和骨骼肌细胞cleaved-caspase-3、GSDME-N蛋白的表达.结论 CS可以通过TNF-α激活caspase-3/GSDME通路介导的焦亡,促进骨骼肌萎缩.

    烟草烟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萎缩与功能障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Gasdermin-E焦亡

    肺移植受者发生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朱岩兰美娟梁江淑渊蔡凌云...
    719-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肺移植受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Scopus、ProQuest数据库中关于肺移植术后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4和Stata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肺移植受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67%(95%CI 0.59~0.75,I2=92.44%,P<0.001),肺移植受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有3个,存在重新插管(OR=5.34,95%CI 3.07~9.28,I2=0%,P<0.001)、使用机械通气(OR=4.25,95%CI2.95~6.12,I2=0%,P<0.001)、使用体外生命支持(OR=2.13,95%CI 1.69~2.67,I2=0%,P<0.001).结论 重新插管、机械通气和体外生命支持的肺移植受者,术后更易发生吞咽障碍,护理人员可结合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措施,降低肺移植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

    肺移植吞咽障碍危险因素Meta分析

    重度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王夏燕凌继祖叶新华
    727-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间歇性低氧大鼠的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间歇性低氧及其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大鼠,构建重度间歇性低氧模型,为正常对照组、间歇性空气对照组和5%间歇性低氧8周组,每组6只,观察海马CA1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变化.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间歇性空气对照组、5%间歇性低氧4周组、5%间歇性低氧6周组和5%间歇性低氧8周组,每组6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结果 重度间歇性低氧大鼠的海马CA1区线粒体可见双层膜或多层膜,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化,其呼吸功能明显减弱,膜通透性升高,膜电位降低.Morris水迷宫中,各组大鼠之间的游泳速度无明显差异;随着间歇性低氧作用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找到隐藏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重度间歇性低氧时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线粒体结构破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发生.且随着间歇性低氧损伤时间延长,认知障碍程度加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间歇性低氧认知障碍海马体线粒体

    以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成人肺结核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一例

    陈豪胡容王洋
    734-736页

    胸腺瘤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丁利回岳红梅刘维英濮家源...
    737-740页

    代谢组学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帆宋琳韩锋锋
    741-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