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法"施行背景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史卫忠范向利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通过,及时回应了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迫切需求,吸收了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并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更重要的职责.检察机关应以这两部法律施行为契机,更好地承担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履行监督促进这两部法律落实的法定义务,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检察高质量发展

    修订后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与未检工作

    宋英辉袁崇翔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相较原法在许多方面作出了细化、更新,相应地,检察机关的未检部门需要根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根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以及法律监督职能的规定,未检工作在监督职能、工作重心、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转变.

    未成年人保护法入职查询制度监督职能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泛化保护路径

    刘艳红阮晨欣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基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得以确定并使得权利进入诉讼模式.检察机关通过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起诉的督促、支持起诉职责,通过对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和涉公共利益的提起公益诉讼职责,共同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发展.修改后采取较为开放式的规定,应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等精神理念,未成年人群体可诉讼权利保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倡泛化解释.通过全面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体系、多机构协同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群体公共利益的国家监护职能作用,创新探索实践路径.

    未成年人保护可诉讼权利检察公益诉讼实践路径公共利益

    我国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管实证探析——以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为切入点

    谈倩李轲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在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时使用第三方监管机制,契合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体现了程序正义,也符合企业现实需要.第三方监管在实践中呈现为检察机关联合行政机关监管模式、独立监控人或者合规监督员模式,以及第三方监管人+企业合规监督管理委员会模式.为建设好、使用好第三方监管机制,检察机关应在明确第三方监管人的程序定位、工作原则及其与相关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在多个刑事诉讼阶段开展企业合规工作;明确第三方监管人的选任及管理方式、费用支付方式,并确立可量化和差异化的企业合规管理情况审查标准;改良单位意志因素,并给予涉案企业相应激励.

    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管机制企业合规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案异判"的理论反思与司法回应

    王安胡峻峰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案异判"是阻碍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正确认知这一现象,需界定"同案"的内涵,并从诉讼当事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角度研究"同案异判"的司法呈现.产生"同案异判",既有立法缺陷、地域差异、认知局限等表层原因,也有成文法的不周延性、社会科学的复杂多变性和认知的螺旋式上升性等深层原因.应通过健全多层次裁判标准、提升类案识别区分技巧、完善类案强制性检索制度、增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力度和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等途径,纾解"同案异判",最大程度实现司法公正.

    同案异判司法公正类案认知

    刑法第341条第1款"情节严重"标准探析

    徐建军隋莉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节严重"是危害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但现行"情节严重"的认定与罪刑法定原则不符,相关司法解释和文件之间不协调,处理个案时存在现实障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类犯罪打击的力度和精准度.建议制定专门的关于危害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犯罪的司法解释,采用数量作为"情节严重"的评价标准,增强评价标准的明确性和量刑的可操作性及规范性.

    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改革至今,审查方式、审查程序等方面已日益完善,审查效果进一步提升,但由于理念更新不够、规范性指引缺位、权利救济虚设等问题,导致审前羁押率较高的现象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在"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下,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更新理念、完善制度、权利救济、机制融合等途径,发挥主导责任,减少不必要逮捕,合理降低羁押率.

    捕诉一体羁押必要性审查逮捕降低羁押率

    涉知识产权犯罪办案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浦东新区检察院工作情况为例

    逄政付红梅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呈逐年增加态势,表现出侵权网络化、商标犯罪团伙化、侵权领域不断扩展和知识产权犯罪与食药品安全叠加的特征.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同时,检察机关面临企业内控不严,侵犯网络著作权保护查办难度大,知识产权案件侦办的证据固定难、犯罪数额认定难、法律适用难等问题.检察机关应充分利用涉知识产权网络平台,推进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形成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标准,推进知识产权案件认罪认罚工作,进一步探索诉前调解,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获得感,积极延伸,自觉、主动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检察保障.

    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诉前调解行刑衔接

    数字检察引领下民事诉讼类案监督的实践与发展

    金庆微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改革给民事诉讼类案监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绍兴市检察机关创新运用数字检察思维,自主研发"民事裁判文书智慧监督系统",通过"上下一体"的类案挖掘机制、"人机结合"的类案监督方法、"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类案监督方式,重点对民间借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责任赔偿和婚姻财产等领域开展类案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对此,检察机关应通过树立以数字化为引领的类案监督理念,建立以类案类判为纽带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以类案监督点为核心的识别机制、构建以分类分层为重点的成案机制,不断完善民事诉讼类案监督.

    数字检察类案监督民事诉讼监督

    寻求突破的行政检察

    宋京霖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检察经历了近三十年与民事检察捆绑式发展之后,"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的形成标志着行政检察开始摆脱过去的发展路径依赖,着力挖掘自身职能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寻求突破.突破不仅体现为将行政诉讼监督原有三项业务做得更实,也体现为推动行政诉讼监督职能的延伸,但突破以行政诉讼为核心的传统建构模式,行政检察还需要经历一段三方深度磨合发展期.

    检察监督行政检察行政诉讼行政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