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套取版权类"虚假诉讼的识别与检察监督

    金庆微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套取版权类"虚假诉讼系虚假诉讼在版权领域的特定表现形式,具有涉案作品独创性较低、被告以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中小微企业为主等特征.对此,可借助大数据对裁判文书进行分析、挖掘,融合运用"审查+调查+侦查"方式予以识别.对于"套取版权类"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件的审查,要在准确认识著作权登记证书性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是否构成作品和著作权权利归属两个方面分析原告是否为真实的著作权人,进而认定是否系虚假诉讼.

    套取版权类虚假诉讼识别审查要点

    民事支持仲裁制度探析

    易醉斌王淋苏李嘉程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职能和特殊群体权益保护,以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为参照,创新性地开展民事支持仲裁工作,在实现劳动争议领域的司法公正、助力特殊群体维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事支持仲裁工作也面临法律规定缺位、司法实务不统一、案件类型单一等困境,检察机关有必要从确立基本原则和程序、探索案件适用范围、构建多元协作机制方面完善民事支持仲裁制度的路径.

    民事支持仲裁检察机关特殊群体协作机制

    行政检察人员规范发表再审庭审意见的要点

    潘基俊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检察人员对如何立足履职特点规范发表庭审意见存在一定困惑.规范发表庭审意见是提升行政抗诉案件质效的必然要求,是厘清实践误区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打造规范化庭审的应有之义.庭审意见应立足角色定位凸显行政诉讼监督职能,立足抗诉意见凸显行政抗诉监督质效,立足争议化解凸显定分止争的价值导向.为推进发表庭审意见的规范化建设,建议出台规范性文件,完善《法律监督意见书》文书格式,优化业绩考评,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强化制度保障.

    行政检察庭审意见监督质效

    完善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对策分析

    李华伟原佳丽王钰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其实质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是对行政权监督的补强,应恪守权力边界,防止走向一般监督.当前存在案件来源单一、监督手段单一、监督领域较为集中、调查核实权运用不足等困境,对此应从强化府检联动、规范推进反向行刑衔接,拓宽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刚性,明确监督内容、强化补强作用,加强协作配合、拓宽线索来源渠道等方面着手,推进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规范、有序开展.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检察建议行刑反向衔接协作配合

    行政公益诉讼中"监督管理职责"认定的司法逻辑

    王莲可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既包括执法检查、行使处罚权、强制执行权等监督职责,也包括建立管理制度、直接参与公益修复等管理职责.司法实践中,应先从职能上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具有履职的主体资格,再从职权上判断是否具备履职之手段对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体进行认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对"监督管理职责"内涵认识片面的问题,应以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为契机,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内涵,同时检察机关办案时要增强对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及对行政机关履职能力进行充分判断,以提高办案的精准性.

    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管理职责双重内涵司法判断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中调查权的运行困境与完善建议

    白鹤居晨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证据材料的调查收集是确保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有序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调查权在诉前程序运行中面临法律依据不充分、性质存在争议、刚性不足等问题.建议在公益诉讼专门立法中对调查权予以规定,明确调查权权力属性,并赋予检察机关进行司法惩戒、特定情况下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性措施的权力,以促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调查权

    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实践困境与完善

    蒋亚芳陈莹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十一)》确立了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制度,但实践中办案流程存在争议,情节认定存有质疑,低龄未成年人处遇难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影响了制度运行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理清相关法律争议,完善配套措施,明确办案流程和工作标准,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提升专门矫治教育实效,从而完善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工作.

    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情节恶劣教育矫治专门学校

    检察机关贯彻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原则的实践

    李弘博张铁英梁国武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向保护原则"是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基本原则.贯彻双向保护原则,检察机关既要充分保护社会利益,对涉罪未成年人惩处和约束,又要考虑涉罪未成年人利益,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和挽救.目前,贯彻双向保护原则还存在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力度不够、办案效果不理想、履职不全面等问题.要增强检察工作主动性,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重大、恶性、多发暴力犯罪,积极拓展工作维度,促进未成年犯罪社会治理,创新技术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适应未成年人保护新形势,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

    未成年人检察双向保护综合保护犯罪治理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演变及理论供给

    朱丽欣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先例为法源的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先例无拘束力的大陆法系国家,先例的参照均已成为常态.大陆法系国家基于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的需要,援引判例论证裁判理由成为重要的裁判说理方式,判例与立法的互动促进了立法发展,判例与理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并通过程序制约促进了判例在司法中的应用.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参照发展至今,亟待加强其理论供给,理论供给既有其必要性,也是义务设定,理论供给的正当性面向与重视部门法理学的发展需要同步跟进.

    指导性案例参照正当性理论供给

    信息动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