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洋非法倾废公益诉讼办案实践

    樊光裕王成芳方剑明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非法倾废是一种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沿海工程项目各方基于成本考虑,往往铤而走险,海上非法倾废易发多发.而由于海上倾废具有隐蔽性强,污染物扩散快的特点,致使办理此类案件存在线索发现难、证据固定难、损害鉴定难等困扰.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检例第111号"指导性案例,充分发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通过联合调查手段多维度破解调查核实难题,以一体化办案机制凝聚检察合力,成为该领域案件办理的成功实践.

    民事公益诉讼海洋倾废联合调查检察建议

    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维护高铁运营安全

    康聪玲易小斌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运营安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铁运营安全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的,检察机关可以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指定铁路运输检察机关管辖铁路运营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既可以发挥专门检察院的管理体制优势和办理涉铁案件的专业优势,又可以更有效凝聚铁路、地方和诸多行政机关的工作合力.涉及多级、多地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的,可以对具有统筹协调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提高监督效果,节约司法成本.

    行政公益诉讼高铁运营安全预防性公益诉讼跨区划管辖

    检察公益诉讼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探索

    吴开艳郭付明丁舒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属于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环境"范围.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未依法履行监管、保护职责的,检察机关应发挥行政公益诉讼职能督促其依法履职.对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可以结合办案促进相关政策转化和地方立法完善.案件办理过程中,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好传统文化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落实好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行政公益诉讼传统村落保护地方立法乡村振兴

    刑法解释视角下自动投案的认定与分析

    蒋涤非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对于"一案两投"案件自动投案的认定有较大争议,原因在于解释方法使用不当.具体适用解释方法时应在得到初步解释结论后再使用其他解释方法对结论进行校验.在自动投案的认定上,应先形式后实质,即先判断"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形式要件是否成立,然后再判断"主动性、直接性"的实质要件是否成立,不应跳过形式要件直接进行实质要件认定.

    自首自动投案刑法解释

    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中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夏凉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增多,同时还牵连出不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刑事司法解释应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同时对一定程度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和制作、伪造信用卡的行为独立成罪.对于在整个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中所涉及的处置公民个人信息的电信、金融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应按照中立的帮助犯理论,视具体情况分析处置,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主观无罪过或过失(无罪)、间接故意(不起诉)与直接故意(定罪处罚)三种情形.网络电信诈骗同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般应予数罪并罚.

    网络犯罪公民个人信息共犯中立帮助行为罪数

    网络爬虫技术滥用的刑事责任

    刘荣王爱强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爬虫是高效收集、分类、整理海量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当网络爬虫使用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将其作为犯罪工具,严重扰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秩序,会构成计算机相关犯罪,同时网络爬虫具有收集信息的功能,可能会侵害到公民个人信息等多种法益.网络爬虫技术滥用的行为一旦已经达到相关司法解释立案追诉的标准,就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行为主体的刑事责任.应将违法所得和经济损失作为"情节严重"的认定依据.在审查方法上,要厘清相关行为,明确因果关系,并对危害后果进行全面评估.

    网络爬虫技术滥用刑事责任经济损失

    商标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案件中法律适用问题分析

    韩成军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商标的真实使用,发挥商标的功能和作用,清理长期搁置不用的注册商标,避免浪费商标资源,而非惩罚商标注册人.人民法院在审理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注册人不必过于严苛,对商标注册人提交相关证据的时段、实际使用的商标对核准注册商标进行细微改变的使用、注册商标的实际使用人变化、类似商品上的使用等,审查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商标撤销注册商标实际使用类似商品

    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评价机制的理论证成与实践路径——以"金东经验"为样本

    魏干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醉驾入刑以来,虽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但其案件数量剧增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为醉驾案件出罪或适用轻刑、缓刑探索一套可行性方案势在必行.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建立的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评价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通过谋篇布局、优化要素、多部门联动等举措实现公益服务评价机制,不仅高效实现醉驾案件的分流和办理,而且最大限度地保障醉驾行为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醉驾案件的发生,因此是一条具有较高示范引领价值和借鉴推广意义的醉驾案件社会治理模式.

    醉驾公益服务社会治理实践路径

    检察机关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多元化路径

    王维成卢山刘岷洋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困难,人民群众的有些矛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检察机关做实行政检察工作,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可以依托检察机关既监督法院公正司法、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一手托两家"优势.重视控告申诉等窗口部门的前台作用,收集行政争议案件线索,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多方面了解争议方诉求,重视和发挥好调解这一"东方经验"的作用,采取协调化解等手段,寻求双方、多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践行为人民司法和行政检察"穿透式监督"理念,切实减轻当事人讼累,实现诉讼经济,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行政检察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调化解穿透式监督

    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的实践阐释

    周晓东姚鲁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开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规范侦查活动、提高诉讼效率、防范冤假错案、维护司法权威.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厘定重大案件的范围、明确异地羁押核查主体、解决侦查机关通知不及时、存在抵触情绪等困难,从而保障该制度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和价值.

    刑事执行检察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