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能动履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胡春健侯若英杨丽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释放依法从严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强烈信号,全面揭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态势特点,彰显了检察机关依法全链条从严惩治的鲜明立场,展现了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推动追赃挽损和综合治理的积极作为.本批典型案例共11件,各具亮点,对各地检察办案具有借鉴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从严惩治追赃挽损综合治理

    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回流"人员案件办理实践及思考

    李英闫慕华刘洋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回流"案件存在客观证据均在境外、犯罪嫌疑人辩解难以推翻的现实困境,可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出入境轨迹记录、手机境外WiFi记录、资金交易记录等数据,建立数据信息关联证据模型,夯实客观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针对诈骗团伙持续"回流"情形,可以首案为切入口,明确犯罪团伙组织架构、诈骗手段,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固定其他涉案人员犯罪证据,依法追诉团伙成员.针对被害人难以找寻的困境,引导侦查机关利用大数据信息库检索报案信息,详细甄别案件关联信息确定被害人,全面认定涉案被害人,同时关注对案件关联事实审查,依法全链条打击犯罪行为.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数据信息关联证据模型全链条打击追诉漏犯

    盲发快递诈骗的认定及治理路径

    白磊霍晨雪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加,防骗难度越来越大.行为人虚构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买卖关系,以货到付款形式,通过互联网海量盲发明显低价商品,收取相对高额货款的行为,属于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办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需坚持全链条打击理念,治理重点行业从业人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活动.对于涉不特定多数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案件,检察机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大限度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盲发快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

    虚拟配资交易平台诈骗案件的办理思路及方法

    鲍键卢娅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犯罪分子未经许可开发运营虚拟股票配资平台,并扮演"荐股老师"诱导被害人反向操作、频繁交易,应根据是否诱导投资者产生错误的盈利预期、故意扩大投资者亏损风险,准确区分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检察机关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全流程推进追赃挽损工作,有效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宽严相济等制度政策,将退赃退赔作为是否从宽及确定从宽幅度的重要条件,督促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退赃退赔,破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追赃挽损难题.

    虚拟配资诈骗罪非法经营追赃挽损

    长租公寓暴雷类合同诈骗案件的刑法适用剖析

    金懿曹蓓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经营长租公寓过程中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方式套取租客租金,并以租客的经济利益受损作为风险代价进行所谓"经营",资金链断裂无法履约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评价.此类合同诈骗案件中租客是被害人,案发后租客与房东自行达成民事协议解决纠纷的并不影响被害人的认定.犯罪数额应以收取租金后无法向被害人履约的金额进行计算,同时扣除已部分履约金额和案发前向租客退还的租金金额.

    长租公寓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

    擅自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远桂宝商银涛段厚省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开的个人信息也是刑法的保护对象.判断公开个人信息的处理行为是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能简单地一律归为有罪或无罪,而应当依据该罪的构成要件,特别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区分认定.对此,必须考察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前置法,根据前置法的规定,在未取得信息主体同意的情况下,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只有对信息主体权益有重大影响,才符合该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置法要件.对于虽未取得信息主体同意,但处理行为未对其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行为,由于不符合"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置法要件,不能进行入罪评价.

    公开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权益重大影响

    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困境及纾解

    张广超许洪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的办理,是营造优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内容,关系到非公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针对办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过程中所面临的线索发现难、案件定性难、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转变办案理念,通过建立公检法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拓宽涉非公经济主体控告申诉线索渠道,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邀请专家学者案件研讨等解决案件定性难问题,完善专题会商、联合培训以及案件质量评查等相关配套机制,为非公经济良好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立案监督线索发现定性处置机制完善

    数字检察视野下财产刑执行监督问题探究

    尤猛张庆祥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通过构建财产刑执行大数据监督模型,借力大数据深入挖掘财产刑执行监督线索,推动财产刑执行类案监督,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但在实践中,以大数据赋能财产刑执行检察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如监督理念滞后、监督手段单一、数据共享不畅等.为此,检察人员需要强化数字检察监督理念,积极拓展财产执行监督途径,打破财产刑执行数据孤岛,深化数字检察在财产刑执行监督中的应用.

    财产刑执行类案监督数字检察大数据模型

    "零口供"醉酒型强奸案件证据审查及出庭公诉要点

    罗静方晓霞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醉酒型强奸案件一般多发于相识者及相熟者之间,双方在"是否违背被害人意志"方面往往各执一词,形成"一对一"证据状态.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常识、常情、常理"法则,并借助间接证据构建完整证据体系,运用辅助证据增强司法确信,进而得出唯一结论,排除合理怀疑.庭审时,面对被告人的拒不认罪,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通过结构及技巧性讯问,科学合理布局示证、答辩体系充分还原事实,以法庭教育释法说理共促达成社会共识,实现指控犯罪的目的.

    醉酒型强奸零口供违背被害人意志证据审查

    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抗辩事由与"依法履职"的认定

    谭铁军李轩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行政机关职责,督促其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以实现公益保护,是行政公益诉讼的重要目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要把握好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判断标准.该类案件中行政机关的抗辩事由一般围绕其"依法履职"的标准提出,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标准的认定,在时间上体现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履行职责,在范围上应立足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或诉讼请求,在程度上要穷尽行政手段充分履职.行政机关依法所履之职应当表现为检察机关所厘清的与公益受损相关的职责而非全部职责,以促进受损公益得到有效保护.

    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抗辩事由依法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