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法惩治文物犯罪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周惠永曹东李志婷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法严厉惩治新形势下的文物犯罪行为,最高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选编了 5 件典型案例.本批案例在涉及常见多发罪名、反映文物犯罪突出特点、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经验方法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有益参考.

    文物犯罪倒卖文物盗掘古墓葬盗掘古文化遗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涉漏罪漏犯文物犯罪案件办理思考

    姚伟张旭艳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是一个民族永恒的记忆,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漏罪漏犯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挥提前介入作用,对证据收集中存在的难题,制定相关证据指引,细化证据收集标准,及时调取、查证相关旁证,进一步完善证据体系,实现全链条打击.对于专业性问题可邀请专家,听取其意见,解决文物定名、出土区域认定等专业问题.同时要会同相关单位或者部门,通过以案促治形成文物保护合力.

    倒卖文物漏罪漏犯证据指引保护合力

    检察机关办理倒卖文物犯罪案件难点与要点

    苗婧刘雅妹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行为人明知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所获取的文物,仍多次收购且拒不交代文物去向的,可综合全案证据,认定其具有牟利目的,以倒卖文物罪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应当树立数字检察思维,充分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破解漏罪漏犯发现难题,挖隐案、缴文物,依托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形成保护合力,促进源头治理.

    倒卖文物牟利目的数字检察综合治理

    以拍卖手段倒卖文物犯罪的办案路径

    李新刚王昭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文物管理制度适用于文物的考古发掘、收藏流转及出入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上述任何环节的犯罪行为均会侵害文物管理制度所保护的法益.通过变造文物骗取拍卖许可后欲以拍卖"合法"手段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文物本体和文物管理制度已经产生了现实的、紧迫的、具体的侵害,应当认定构成倒卖文物罪.明确倒卖文物犯罪行为的手段,准确认定犯罪形态,符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刺破拍卖文物行为的"合法"外衣,实现依法全方位保护文物资源.

    倒卖文物罪变造文物拍卖文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依法惩治文物上下游犯罪及相关职务犯罪实践

    林晶雷晓晓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始终保持对文物盗销链条的从严惩治态势,通过引导侦查取证,加强与公安、监委等部门协作配合,深挖盗掘、倒卖、渎职等上下游违法犯罪线索,全链条打击文物犯罪.检察机关深化融合履职,依托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等方式,推动文物行政部门建立补偿机制,强化文物源头保护,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文物犯罪职务犯罪全链条打击溯源治理

    涉水下古文化遗址犯罪案件办理重点及启示

    沈标陈康娇詹金洲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经综合评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犯罪情节确实轻微且符合法治精神、立法原意的,应决定不起诉,做到法理情有机统一、罪责刑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增强检警协作配合,能动发挥监督职能,联动多部门加强对水下古文化遗址等国家文物的多渠道、全方位保护,并改变"坐堂办案"的习惯,主动通过公开听证、法治教育、专家说法等方式强化释法说理.

    多次盗掘水下古文化遗址罪责刑相适应公开听证

    内定型串通投标的法律适用——基于实质刑法观的立场

    王超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定型串通投标的定性分歧本质上是解释论和刑法观的分歧.依据内定型串通投标的行为表现与内在动因,将其置于实质刑法观的视域下分析,具有论理及法律适用上的妥当性."投标人被动参与"的内定型投标,投标人不构成串通投标罪,招标人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招标人与投标人共谋"的内定型投标,招标人与投标人原则上均构成串通投标罪.在罪责的认定上,对串通投标的共同犯罪人可以依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区分主从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串通投标的,应在串通投标罪与滥用职权犯罪之间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串通投标罪共谋实施型被动参与型实质刑法观

    出售麻精药品以贩卖毒品罪论处的路径检视

    郑法梁蔡雅芝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出售麻精药品以贩卖毒品罪论处的定罪路径较为混乱.应厘清毒品与麻精药品的关系,从贩卖毒品罪的立法原意出发,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确定行为人明知是管制的麻精药品而向吸毒、贩毒人员贩卖或者被购买人用于特定犯罪活动的,以贩卖毒品罪论处.具体适用时,应对行为人对麻精药品的认识内容和认识程度、是否有以毒品替代物出售的故意、是否存在非法用途等予以考量.

    麻精药品贩卖毒品罪主观故意非法用途

    企业员工非法收取货款行为的定性

    刘艳尹清芳谭继魁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企业员工非法收取货款行为,是认定为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还是职务侵占罪存在争议.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前提下,若货款被认定为"财物",则其不应归入挪用资金罪或职务侵占罪的范畴.认定合同诈骗罪需在成立诈骗罪的基础上,具有体现市场交易关系的合同,符合"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财物"的客观要件.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限于书面合同,即便是口头合同,只要发生在生产经营领域,侵犯了市场秩序,同样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

    私收货款合同诈骗罪诈骗罪

    涉技术手段网络盗窃案办理难点与思路

    余红徐佳刘松茂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非法使用所实施的盗窃犯罪不断增多,对传统司法适用提出了法律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挑战.在侦办该类犯罪过程中,司法机关面临犯罪主体难锁定、涉案资金流向难追踪、可用电子数据证据难获取等诸多困境.需要通过梳理证据关联关系锁定犯罪主体、深挖细查线索查清涉案资金去向、规范电子数据取证确保证据真实合法等,解决该类犯罪司法办案难题.

    虚拟货币网络盗窃资金流向电子数据司法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