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基层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基层医药

吴孟超

半月刊

1008-6706

cjpmpvip@163.com

0554-6665318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6号

中国基层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1994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主要面向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学术类、综合性、实用型医药卫生期刊,2003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与实践、医药新进展、综述、讲座、健康教育、护理学、病例报告等。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工作者。《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并于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9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在肝癌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邓敏吴云辉谢新生
    1761-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在预测和评估肝癌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住院的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肝癌54例,慢性肝病10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FGF21水平,进一步用Pearson相关分析FGF21水平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病情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GF21水平对肝癌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癌组、慢性肝病组血清FGF21水平分别为399.91(293.05,572.65)ng/L、174.16(105.39,255.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2,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GF21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空腹血糖、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GF21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2,P<0.001).根据ROC曲线FGF21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最佳截断值为274.99 ng/L,此时对肝癌的预测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796.结论 肝癌患者在空腹血糖正常时已存在FGF21水平上升,可预测肝癌的发生,其水平升高是肝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肝肿瘤肝疾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糖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Logistic模型ROC曲线敏感性与特异性

    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bFGF、TGF-β1、VEGF、CD3+、CD4+、CD4+/CD8+水平的影响

    张晨张臣王勇尹敦波...
    1766-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CD4+、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康市中医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气虚血瘀证患者86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化疗,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第4周期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治疗前后bFGF、TGF-β1、VEGF、CD3+、CD4+、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第4周期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05±2.82)分比(28.11±3.16)分、(18.24±2.05)分比(22.52±2.45)分、(14.18±1.46)分比(18.67±2.13)分,t=3.86、4.48、4.50,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 PF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86,P<0.05),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42,P<0.05).治疗后观察组bFGF、TGF-β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26、8.15、5.8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15、3.76、3.1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21).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中加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能够调控肺癌患者TGF-β,、VEGF及bFGF,抑制血管新生,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表达,增强免疫功能.

    肺肿瘤肺切除术免疫生活质量疗效比较研究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

    绝经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及临床特点分析

    张书敏付艺璇戚亚兰
    1773-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或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经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的HSIL或宫颈癌患者47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自然绝经分为绝经组和非绝经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感染的高危HPV分型情况.结果 475例患者中,绝经组142例,年龄(57.63±6.23)岁;未绝经组333例,年龄(36.79±6.85)岁.既往无宫颈癌筛查史和因有临床症状而就诊患者比例,绝经组高于未绝经组[23.2%(33/142)比5.4%(18/333),x2=33.03,P<0.05].475例患者中,347例进行了 HPV分型检测,前五位的HPV分型依次为16、52、58、33、18 型.绝经组的 HPV 16 阳性率低于未绝经组[43.8%(32/73)比 61.3%(168/274),x2=7.53,P<0.05],HPV 52 阳性率高于未绝经组[28.8%(21/73)比 13.5%(37/274),x2=9.64,P<0.05],多重感染比例高于未绝经组[47.9%(35/73)比31.8%(87/274),x2=6.63,P<0.05].绝经组3型转化区比例[63.4%(90/142)比 23.4%(78/333),x2=69.52,P<0.05]、宫颈管搔刮的比例[59.9%(85/142)比 33.6%(112/333),x2=28.20,P<0.05]均高于未绝经组.绝经组宫颈癌的比例高于未绝经组[35.2%(50/142)比8.7%(29/333),x2=50.42,P<0.05],绝经组中宫颈癌≥ ⅠB期比例90%(45/50).结论 HSIL或宫颈癌患者中,HPV 16是最常见的类型;绝经组中,HPV52阳性比例高,多重感染率高,宫颈筛查率低,患癌比率高且多属晚期.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人乳头瘤病毒16宫颈肿瘤绝经期阴道镜检查

    营养风险指数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石利利倪增峰杨莉洁郝彩霞...
    1778-1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营养风险指数(NRI)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MM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NRI分为高NRI组(≥ 83.5)76例和低NRI组(<83.5)44例,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I对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高NRI组相比,低NRI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更晚期,血清C反应蛋白(≤ 10mg/L)、血红蛋白(≤ 120 g/L)和白蛋白(≤ 35 g/L)占比更低[24(54.55%)比 56(73.68%),38(86.36%)比45(59.21%),43(97.73%)比 46(60.53%),x2=4.59、7.21、20.13,均P<0.05];低NRI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高NRI组(x2=4.22、37.51、20.38,均P<0.05),中位总生存期(OS)亦显著低于高NRI组(x2=68.0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RI预测MM患者3年存活的AUC值为0.796,当NRI>82.35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98%和53.97%.结论 NRI评分能有效评价初诊MM患者的营养状态,对患者3年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营养状况预后预测ROC曲线

    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焦振华秦琛琛
    1784-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癌(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确诊的CC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盆腔磁共振平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与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扫描,运用双盲法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患者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和DCE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间的不同,评价多模态MR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Ⅰb期及以下患者ADC值明显高于Ⅱa、Ⅱb及Ⅲ期以上患者(F=7.90,P<0.01),Ktrans、Kep、Ve值均低于Ⅱa、Ⅱb及Ⅲ期以上患者(F=8.12、7.64、3.13,均P<0.01);Ⅱa期患者ADC值为(0.84±0.15),高于Ⅲ期以上患者的(0.76±0.07)(t=1.88,P=0.035),Ktrans、Kep、D.值分别为(0.29±0.09)、(0.53±0.13)、(39.08±7.30),均低于 Ⅲ 期以上患者的(0.39±0.12)、(0.69±0.18)、(49.04±6.72)](t=-2.64、-2.85、-3.94,均P<0.01).G1级患者ADC值高于G2、G3级患者(F=4.26,P<0.05),Ktrans、Kep、D*值均低于G2、G3级患者(F=8.14、6.83、6.81,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患者组织学分级与ADC值呈负相关(r=-0.32,P=0.003),与 Ktrans、Kep、D*值呈正相关(r=0.43、0.35、0.28,均P<0.05).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评估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弥散磁共振成像肿瘤分期肿瘤分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比较

    杨敏白玲李丽丽
    1789-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CPHD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功能代偿与否分两组,其中62例心功能代偿期患者纳入对照组,54例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采取DCG检查,对比两组DCG表现中ST段改变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律变异性指标[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标准值(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值(SDANN)]、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T段抬高率更高[16.67%(9/54)比3.23%(2/62),x2=6.07、P=0.014]、ST段下移率更高[83.33%(45/54)比40.32%(25/62),x2=22.31、P<0.001],观察组 ST段下移位移时间更高[(22.35±6.34)min比(17.76±5.24)min,t=3.07、P=0.003]、ST段下移位移幅度更高[(0.26±0.14)mV 比(0.16±0.09)mV,t=3.21、P=0.002]、ST段抬高位移幅度更高[(0.31±0.08)mV 比(0.15±0.06)mV,t=2.62、P=0.027],两组ST段抬高位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发生率更高[33.33%(18/54)比 14.52%(9/62),x2=5.72、P=0.017;14.81%(8/54)比 1.61%(1/62),x2=7.02、P=0.008;61.11%(33/54)比20.97%(13/62),x2=19.43、P<0.001;12.96%(7/54)比 1.61%(1/62),x2=5.79、P=0.016],两组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SDNN、SDANN、TS更低[(41.36±10.72)ms 比(72.25±21.36)ms,t=9.62、P<0.001]、[(41.36±12.17)ms 比(74.36±21.28)ms,t=10.05、P<0.001]、[(5.31±3.27)ms/RRI 比(6.86±4.14)ms/RRI,t=2.21、P=0.028],TD、TO 更高[(0.09±0.03)ms/bpm 比(0.06±0.02)ms/bpm,t=6.40、P<0.001]、[(0.94±0.73)%比(0.66±0.77)%,t=2.00、P=0.047],两组间 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能有效监测CPHD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且心功能失代偿期的CPHD患者的DCG可见明显ST段改变,其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明显增多,DCG能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后续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肺心病心脏功能试验心电描记术,便携式心律失常,心性心率

    3D打印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陈辉刘路坦牛国旗周功...
    1795-1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3D打印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LD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TED治疗,观察组在3D打印辅助下完成PTE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穿刺次数等手术指标和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穿刺次数[(2.17±0.6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5.01±2.15)次],观察组手术时间[(64.31±8.3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1.89±8.72)min],观察组X线透视次数[(12.27±2.61)次]少于对照组[(19.20±2.67)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0、3.63、10.16,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MacNab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6.67%(29/30)、93.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0).结论 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可有效辅助PTED术中穿刺成形,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辐射,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椎间盘移位腰椎内窥镜检查椎间孔切开术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打印,三维手术时间

    谵妄预测模型框架下风险等级预防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沈佳燕姚钧
    1800-1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谵妄预测模型框架下风险等级预防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ICU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行谵妄预测模型框架下风险等级预防干预,两组干预时间4周.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49.97±29.86)h]、谵妄持续时间[(2.79±1.03)d]、谵妄发生率[3.23%(2/62)]、ICU住院时间[(7.57±2.14)d]及病死率[1.61%(1/62)]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的(170.78±34.28)h、(4.12±0.98)d、33.87%(21/62)、(10.21±2.85)d、19.35%(12/62)(t=3.60、7.37,x2=19.29,t=5.83,x2=10.40,均P<0.001);观察组入睡难度评分、睡眠深度评分、再入睡难度评分、夜间觉醒评分、整体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8.48、-4.57、-4.50、-5.26、-5.86,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信心评分[(28.75±4.87)分]、家庭关怀度评分[(7.62±1.13)分]及干预满意度[91.94%(57/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75±4.87)分、(7.62±1.13)分、77.42%(48/62)](t=-7.79、-12.74,x2=5.03,均P<0.05).结论 谵妄预测模型框架下风险等级预防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控制谵妄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信心、家庭关怀度和干预满意度.

    谵妄模型,组织管理预测风险调节重症监护病房呼吸,人工睡眠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

    安徽省淮北地区883例产前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

    陈琼琼陈娟玉马鸿雁李梅...
    1805-1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淮北地区产前胎儿的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检出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淮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883例为研究对象,孕妇均有产前诊断指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无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后进行羊水细胞双线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羊水标本培养成功率为99.55%(879/883);异常核型检出率为9.22%(81/879),数目异常占比76.54%(62/81),结构异常占比17.28%(14/81),嵌合体占比6.17%(5/81).产前诊断指征分组及各组异常核型检出情况如下: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唐氏筛查)高风险组为2.56%(8/313),非侵入式产前基因检测(NIPT)高风险组为 36.57%(49/134),B超提示异常组为4.23%(9/213),高龄(≥35 岁)组为6.90%(10/145),孕妇或其配偶染色体异常组为25.00%(4/16),不良孕产史组为1.72%(1/58).结论 产前诊断对检出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意义重大,淮北地区检出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类型中数目异常比例最高,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检出率不同,其中NIPT敏感性最好.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羊水染色体唐氏综合征基因检测

    限制性与非限制性输血用于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周佩艳方晓丹
    1810-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输血阈值(限制性输血与非限制性输血)对早产儿贫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贫血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阈值不同分为对照组(限制性输血)和研究组(非限制性输血),每组40例.记录患儿生命体征指标,统计患儿输血及康复情况,观察患儿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末次输血后24 h心率[(142.41±8.39)次/min]、呼吸频率[(43.51±5.27)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0.78±8.15)次/min 和(48.76±5.49)次/min],而血氧饱和度[(96.21±1.47)%]显著高于对照组[(94.59±1.82)%](t=-5.29、-5.77、6.38,均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输血次数和输血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首次输血日龄、脱氧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奶量达足量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46±2.91)d、(14.92±3.16)d、(16.34±3.36)d、(20.59±3.41)d 和(31.72±5.5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85±3.27)d、(19.57±3.42)d、(21.86±3.58)d、(24.07±3.82)d 和(36.49±5.76)d(t=-10.63、-7.35、-8.47、-5.63、-6.05,均P<0.001).研究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5%(5/40)、7.5%(3/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和25.0%(10/40)(x2=5.59、4.50,均P<0.05).结论 限制性输血策略用于治疗早产儿贫血,并不会增加输血暴露风险,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生命体征,促进患儿快速康复,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婴儿,早产贫血输血生命体征预后心率动脉压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