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基层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基层医药

吴孟超

半月刊

1008-6706

cjpmpvip@163.com

0554-6665318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6号

中国基层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1994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主要面向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学术类、综合性、实用型医药卫生期刊,2003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与实践、医药新进展、综述、讲座、健康教育、护理学、病例报告等。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工作者。《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并于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9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根管封闭糊剂单尖法在椭圆形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俞凌燕王惠娟
    1441-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爱汝特根管封闭糊剂(IROOT SP)单尖法在椭圆形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椭圆形根管充填治疗的牙髓病患者100例(患牙100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观察组使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恰填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观察组的超填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54、4.40,均P<0.05).观察组的充填物残留(颊舌侧、近远中侧)量百分比、操作时间分别为(0.23±0.12)%、(0.37±0.12)%、(236.52±27.12)s,均低于、短于对照组的(0.28±0.12)%、(0.45±0.16)%、(284.56±28.15)s(t=2.08、2.83、8.69,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9.96±0.23)分、(1.23±0.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65±4.52)分、(4.56±1.01)分(t=24.51、23.29,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x2=14.58,P<0.001).结论 IROOTSP单尖法根管充填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牙髓疾病根管充填根管充填材料生活质量疗效比较研究

    种植体周围不同黏膜厚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张侃裘实祁燕芳
    1446-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种植体周围不同黏膜厚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绍兴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单牙种植固定修复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种植体周围黏膜厚度分为薄龈组(n=40)和厚龈组(n=35).在薄牙龈组,40颗种植体植入骨面下1.5 mm处;在厚牙龈组,35颗种植体植入骨面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存活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骨改建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薄龈组的种植体存活成功率为75.00%(30/40),明显低于厚龈组的94.29%(33/35)(x2=5.17,P<0.05).负重后9个月,薄龈组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值为(0.16±0.04),高于厚龈组的(0.14±0.02);薄龈组的骨改建值为(1.03±0.21),低于厚龈组的(1.25±0.3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3.48,均P<0.05).薄龈组感染、出血、咬颌无力、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0/40),高于厚龈组的5.72%(2/35)(x2=5.17,P<0.05).结论 黏膜厚度≥ 3 mm、种植体植入骨面下的种植体存活成功率更高,可以更好地维持骨组织的稳定性,减少骨吸收,增加骨改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牙种植体,单牙牙龈假体和植入物骨质吸收影响因素分析

    奥硝唑联合米诺环素封闭治疗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荣振
    1451-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奥硝唑联合米诺环素封闭治疗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泰安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慢性牙髓炎患者82例(90颗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45颗牙,采用奥硝唑+米诺环素封闭治疗)、对照组(41例,45颗牙,采用米诺环素封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记录患者牙齿疼痛、咬合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x2=5.08,P=0.024).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D、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9±0.22)mm比(3.09±0.42)mm、(0.81±0.09)分比(1.36±0.17)分,t=16.98、19.17,均P<0.001];联合治疗组龈沟液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4±0.21)µg/L 比(2.10±0.31)μg/L、(4.14±0.51)mg/L 比(6.05±0.71)mg/L,t=15.41、14.66,均P<0.001];联合治疗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2.85±13.79)Ibs 比(117.14±12.64)Ibs、(90.16±9.34)%比(81.05±8.75)%,t=5.59、4.78,均P<0.001].联合治疗组咬合不适、牙齿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x2=4.05,P=0.044).结论 奥硝唑联合米诺环素封闭治疗慢性牙髓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情况,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咀嚼功能,降低根管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疗效显著.

    牙髓炎窝沟封闭剂牙周指数咬合力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质奥硝唑米诺环素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456页

    沙利度胺治疗口腔黏膜疾病所致不良反应44例分析

    薛晓娟黄静冯斌王维刚...
    1457-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沙利度胺治疗口腔黏膜疾病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别、特征、临床症状,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报告的44例沙利度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不良反应发生年龄与性别的相关性、发生时间与性别相关性、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附件、不良反应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沙利度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1%(44/21 329),以女性患者居多.50.00%(22/44)的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但相对较为集中,以皮肤及其附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为主,主要表现为皮疹、头晕等.结论 沙利度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针对育龄期人群,应高度关注其潜在的致畸性,同时也应当不断探索拓宽监测渠道,提升患者居家用药安全.

    口腔黏膜口腔疾病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药物监测沙利度胺

    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龋源性露髓乳磨牙的效果比较

    刘玮佳许乐谢玲
    1463-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龋源性露髓乳磨牙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合肥市口腔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患牙62颗,采用简单随机分配的方法均分为两组(牙髓切断组和根管治疗组),每组31颗牙,分别采用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和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术后6、12、18个月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术后6、12、18个月治疗的成功率,牙髓切断组分别为 100.0%(31/31)、100.0%(31/31)、96.8%(30/31),根管治疗组分别为 100.0%(31/31)、93.5%(29/3 1)、80.6%(25/31),牙髓切断组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治疗的成功率均高于根管治疗组,且术后18个月时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结论 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相较于根管治疗术治疗龋源性露髓乳磨牙的效果更理想和稳定.

    龋齿牙髓暴露牙髓切断术根管疗法生物医学和牙科材料磨牙治疗结果

    艾考糊精透析液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效果观察

    王雪莲周艳雪
    1468-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考糊精透析液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透析液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观察组采用艾考糊精透析液,两组透析2个月.观察两组糖代谢指标、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容量负荷参数(舒张压、收缩压及超滤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7.56±0.97)mmol/L、(7.64±1.55)%、(8.49±1.42)mmol/L、(2.02±0.39)mmol/L、(3.10±0.47)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27±1.25)mmol/L、(8.77±1.89)%、(9.39±1.64)mmol/L、(2.30±0.44)mmol/L、(3.46±0.55)mmol/L(t=3.05、3.14、2.82、3.23、3.38,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6/47),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x2=4.55,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83.75±8.55)mmHg(1 mmHg=0.133 kPa)、(142.35±15.78)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88.79±8.90)mmHg、(156.20±16.19)mmHg,但观察组超滤量[(638.77±64.21)mL]高于对照组[(590.41±60.34)mL](t=2.77、4.16、3.72,均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艾考糊精透析液腹膜透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糖脂代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调整患者容量负荷状态.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透析液碳水化合物代谢脂类代谢血压血糖甘油三酯类胆固醇

    miR-4472靶向PIN1调控NF-κB/STAT3信号通路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俞丰朱雯刘珏应勤来...
    1473-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4472靶向脯氨酸异构酶(PIN1)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HIE)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究主导单位为嘉兴市第二医院,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选取Spargue Dawley(SD)大鼠6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六组,各组间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正常对照组、HIE模型组、抑制对照组、miR-4472抑制组、抑制miR-4472+干扰对照组、抑制miR-4472+干扰PIN1组,每组10只.采用Rice-Vannucci法建立HIE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采用Long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采用TUNEL检测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测定NF-κB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HIE模型组比较,miR-4472抑制组和抑制miR-4472+干扰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而抑制miR-4472+干扰PIN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比较,抑制miR-4472+干扰PIN1组[(2.13±0.54)次]低于模型组[(3.56±0.71)次]、抑制对照组[(3.61±0.87)次]、miR-4472 抑制组[(5.47±1.29)次]和抑制 miR-4472+干扰对照组[(5.58±1.32)次](t=5.07、4.57、7.55、7.65,均 P<0.05).大鼠 Longa 评分比较,抑制 miR-4472+干扰 PIN 1 组[(3.03±0.30)分]低于 HIE 模型组[(2.45±0.54)分]、抑制对照组[(2.38±0.69)分]、miR-4472 抑制组[(1.27±0.46)分]和抑制 miR-4472+干扰对照组[(1.29±0.51)分](t=2.97、2.73、10.13、9.30,均P<0.05).大鼠海马神经凋亡率比较,抑制miR-4472+干扰PIN 1组[(25.34±6.16)%]低于HIE模型组[(18.42±5.46)%]、抑制对照组[(17.95±4.38)%]、miR-4472 抑制组[(8.89±2.10)%]和抑制 miR-4472+干扰对照组[(9.13±2.57)%](t=2.97、2.73、10.13、9.30,均P<0.05).与HIE模型组比较,miR-4472抑制组和抑制miR-4472+干扰对照组大鼠NF-κB和STAT3蛋白灰度值降低,而抑制miR-4472+干扰PIN1组大鼠NF-κB和STAT3蛋白灰度值增加(均P<0.05).结论 miR-4472靶向调控PIN1促进HIE损伤,其机制与激活NF-κB/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缺氧缺血,脑微RNAs脯氨酸异构酶类NF-κB转录激活因子3

    慢性胃炎Hp感染状况、菌株分型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郭彩云张娟娟张永利
    1479-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菌株分型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乌海市人民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2022年1-7月诊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 500例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Hp检测结果、菌株分型,Hp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胃黏膜病变情况.以Pearson相关分析菌株类型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胃炎Hp感染的因素.结果 Hp感染7 549例(65.65%).家庭人数≥ 3人、农民和工人、经常喝生水、经常吃腌制食品、不喝茶、年龄≥ 50岁、病程≥ 2年等患者的Hp阳性率分别高于家庭人数<3人、干部、不经常喝生水、不吃腌制食品、喝茶、年龄<50岁、病程<2年的患者(均P<0.05).患者主要感染Hp高毒力Ⅰ型菌株(55.65%).不同菌株类型患者的无上皮内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浸润癌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33、7.65、11.39、54.89,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无上皮内瘤与菌株类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539,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病程≥2年等均是影响慢性胃炎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0.002).结论 家庭成员多、农民和工人、经常喝生水及食用腌制食品者可增高Hp感染率,喝茶可降低Hp感染率.慢性胃炎常易感染Hp高毒力Ⅰ型菌株.无上皮内瘤与菌株类型呈正相关.年龄≥50岁、病程≥2年是慢性胃炎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流行病学研究Logistic模型年龄因素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杨晶晶简静雯陈凌英胡娟娟...
    1484-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营养不良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确立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有无肢体障碍、血红蛋白、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共15个影响因素,按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和正常组,分析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利用回归分析构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50例中,年龄(59.34±6.46)岁;女性83例,男性67例.其中,发生营养不良66例,发生率为 44.00%;年龄(x2=4.03,P=0.045)、BMI(t=6.33,P<0.001)、饮酒(x2=3.90,P=0.048)、住院次数(x2=9.45,P=0.024)、巴塞尔指数(x2=7.78,P=0.020)、有无肢体障碍(x2=4.64,P=0.031)、血红蛋白(x2=4.38,P=0.036)及GCS评分(x2=9.83,P=0.007)等成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龄、BMI<18.5 kg/m2、饮酒、住院次数>5次、Barthel指数<40分、肢体障碍、血红蛋白异常及GCS评分≤11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均P<0.05).预测营养不良发生的C-index为0.85 1,95%CI(0.809,0.892),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62,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72.1%.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危险因素为高龄、饮酒、住院次数>5次、肢体障碍、血红蛋白异常,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保护性因素为BMI>23.9 kg/m2、Barthel指数>60分、GCS评分≥ 14分.采用预测模型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脑血管障碍吞咽障碍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因素分析,统计学列线图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