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基层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基层医药

吴孟超

半月刊

1008-6706

cjpmpvip@163.com

0554-6665318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6号

中国基层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1994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主要面向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学术类、综合性、实用型医药卫生期刊,2003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与实践、医药新进展、综述、讲座、健康教育、护理学、病例报告等。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工作者。《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并于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9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pToDate数据库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王芬吴庆彬汪艳丽孙艳...
    1420-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基于临床问题和循证医学的UpToDate数据库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二年级规培生5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以UpToDate数据库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选取典型案例、层层递进式检索、典型病例讨论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习结果和学员满意度.结果 学习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84.80±3.04)分比(77.96±3.80)分]、临床实践考核成绩[(87.44±4.07)分比(82.12±3.32)分]及总成绩[(85.86±2.46)分比(79.62±2.98)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5.06、8.06,均P<0.05);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23/25)比64.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结论 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工作中,采用基于临床问题和循证医学的UpToDate数据库教学方法能提高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有助于加强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教育,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数据库内分泌系统疾病胃肌轻瘫教育,医学病例报告模拟培训

    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对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相关并发症、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

    叶新红叶健晓刘芳
    1424-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对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相关并发症、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到2023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76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4例)及观察组(3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同时进行人T.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急诊监护室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干预前后动脉血气、舒适度、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4.61±0.52)d 比(6.95±0.81)d]、急诊监护室住院时间[(5.12±0.63)d 比(6.95±0.81)d]、总住院时间[(12.31±1.45)d 比(7.11±0.76)d]均短于对照组(t=47.68、39.53、30.18,均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干预前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12.73、16.62,均P<0.05),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128.96、68.26、44.40,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P<0.05).结论 人工气道规范化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氧合状态、预后及提高舒适度,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气道管理护理急诊室,医院呼吸,人工患者舒适度预后

    县域医共体框架下脑卒中人群三级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傅迎岚张淑红夏曙辉江旭霞...
    1429-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县域医共体框架下实施针对脑卒中患者的三级联动延续性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龙游分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是否属于该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管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不属于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管理的患者)和观察组(属于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管理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三级联动延续性护理方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其中运动功能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认知能力利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定,生活质量利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前下肢、上肢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下肢、上肢FMA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下肢、上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23±3.18)分比(22.51±2.46)分,(44.56±4.26)分比(40.07±4.14)分,t=4.42、4.76,均P<0.05].两组干预前SIS、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IS、BI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SIS、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4.21)分比(52.86±3.87)分,(85.19±5.41)分比(73.28±4.97)分,t=3.19、4.81,均P<0.05].结论 在县域医共体的背景下,针对脑卒中人群实施三级联动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医院,县医院间共用服务脑卒中护理运动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相关治疗进展

    泮旭峰吴蓉柴海飞汪杰...
    143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血栓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是一类常见的伴随疾病,可导致致死性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特殊性,通常伴随高危的出血风险,与静脉血栓的治疗背道而驰.虽然目前已有大量的观察性研究及Meta分析支持创伤性脑损伤及脑出血等颅内出血性疾病在出血稳定后早期启动抗凝预防或治疗的可行性,但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因此目前神经外科医师在静脉血栓的药物预防及抗凝治疗方面仍偏保守.静脉血栓预防治疗时机、监测及何时停用等情况仍需高质量研究来确定.

    静脉血栓栓塞脑出血脑肿瘤创伤和损伤抗凝药肝素,低分子量综述

    不同类型药物相关性跌倒发生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方法研究进展

    金海婷俞红
    1437-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跌倒主要是指非故意、不自主及突发的一种体位,倒在比初始位置更低平面上或者地面上.针对与跌倒发生相关的药物很多,多种药物联合不仅增加药物副作用,并且会增加跌倒事件发生率.药物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包括药物的种类、药物的剂量以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均可增加跌倒风险.因此,加强预防管理及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跌倒事件对减少伤害严重度及跌倒发生率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旨在对不同类型药物相关性跌倒发生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药用制剂剂量效应关系,药物药物疗法,联合意外跌倒事故预防综述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2025年重点报道计划

    1440页

    本期导读

    前插1页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