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噪声联合安慰奶嘴干预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效果

    赵亚坤张婧超戚媚
    232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白噪声联合安慰奶嘴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出生拟行足跟采血筛查的新生儿106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干预组(白噪声联合安慰奶嘴干预),每组各53例;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情况、采血前后生理指标、疼痛反应,记录两组新生儿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干预组血滴直径(11.04±1.69mm比7.86±1.03mm)较大,出血时间(2.55±0.40 s比3.64±0.43s)及哭闹时间(44.16±5.21s比92.08±10.37s)均较短,采血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均升高但干预组(137.1±16.1 次/min、48.0±5.1 次/min)低于对照组(153.5±16.2 次/min、56.2±6.1 次/min),SaO2 两组均低于干预前但干预组(92.3±2.7)%高于对照组(91.3±2.5)%;干预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血肿、出血、瘀斑等穿刺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0%)低于对照组(35.9%)(均P<0.05).结论:对足跟采血新生儿给予白噪声联合安慰奶嘴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可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疼痛,降低穿刺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新生儿足跟采血白噪声安慰奶嘴疼痛穿刺不良事件

    围术期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短期影响

    董翠玲江赟
    2326-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后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拟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孕产妇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1例,接受围术期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体温变化、手术相关指标、内稳态情况,采用床边颤抖评估量表(BSAS)量表颤抖情况,低温寒战发生情况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围术期干预后,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后)T1、(胎儿分娩后)T2、(手术结束时)T3时体温(36.62±0.33℃、36.55±0.26℃、36.50±0.41℃)均高于对照组(35.71±0.29℃、35.37±0.29℃、35.31±0.35℃),T3 时的血糖(7.52±1.50 mmol/L)、血乳酸(1.44±0.51 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65±1.75 mmol/L、1.87±0.39 mmol/L),pH 值(7.35±0.04)高于对照组(7.30±0.05),产妇术中失血量(481.4±35.7ml)、麻醉苏醒时间(56.4±6.2 min)均低于对照组(691.6±51.8ml、75.4±5.4 min),血氧饱和度(97.7±1.2)%高于对照组(94.7±1.4)%,产妇 BSAS 评分(1.54±0.28 分)低于对照组(2.01±0.37分),产妇低温寒战发生率(4.9%)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22.0%),产妇护理满意度(97.6%)高于对照组(82.9%)(均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可有效保持前置胎盘孕产妇体温恒定,减少术中失血及麻醉苏醒时间,有助于血氧维持,有利于维持内稳态,减少产妇颤抖、寒战发生,产妇满意度较高.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围术期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体温低温寒战

    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的影响

    赵琳莹董淼
    2331-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4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心理状况[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入院时及出院时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生活质量[国际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QOL-C30)],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术前观察组STAI评分状态焦虑(38.78±3.62分)、特质焦虑(37.31±3.46分)均低于对照组(41.09±3.25分、39.83±3.29分),RPFS评估出院时观察组轻度疲乏比例(36.4%)高于对照组(29.6%),中度疲乏(54.6%)及重度疲乏(9.1%)比例低于对照组(59.1%、11.4%),观察组QOL-C30各项评分及整体评分(70.57±6.18分)均高于人院时(58.41±6.40分)及同期对照组(65.67±6.35分),护理满意和非常满意占比(100.0%)高于对照组(90.9%)(均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情况均良好.结论: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能够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癌因性疲乏,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全方位护理放松疗法术前心理状况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满意度

    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影响

    邓茹月蔡锋成张效银
    2336-2339,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本院建档并定期产前检查的初产妇,根据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在本院推行时间,将2023年1-6月接收的67例初产妇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3年7-12月接收的67例初产妇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适应能力(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育儿胜任感[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母乳喂养成功率(纯母乳、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指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催乳率)、产后抑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情况.结果:产后30 d,观察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评分、C-PSOC评分育儿效能感[(41.28±2.36分)、满意度(46.74±3.08分)],母乳喂养率(91.0%)及母乳喂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7.92±2.18分、44.13±2.84分、77.6%),产后第3 d、8周、24周EPDS评分(7.58±1.21 分、7.49±1.15 分、7.27±1.06 分)低于对照组(8.76±1.28 分、8.14±1.23 分、8.09±1.19 分)(P<0.05).结论:基于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能够促进初产妇角色顺利转变,提高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母乳喂养指标,减少产后抑郁情绪.

    初产妇小组式助产服务产后角色转换母乳喂养抑郁

    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王敏李敏王宁刘玉珍...
    2340-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女性共2000例,所有对象均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FRD)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3种筛查方法任一结果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有病变者行宫颈活检.以宫颈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RD、TCT、HPV、HPV+TCT组的检测效能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FRD检测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90.0%,Kappa值为0.618,AUC为0.869;TCT检测的灵敏度为65.1%、特异度为89.5%,Kappa值为0.485,AUC为0.773;HPV检测的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71.7%,Kappa值为0.387,AUC为0.832;HPV+T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70.2%,Kappa值为0.391,AUC为0.846.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试验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基层宫颈病变筛查.

    宫颈癌筛查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对GDM孕妇自我管理意识及血糖控制效果

    韩佳彤于周李蓉郑琦...
    2345-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跨理论模型护理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1年7月-2023年6月接收的GDM孕妇120例,按双数、单数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孕妇自我管理意识、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等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自我管理意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6.55±1.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2±1.35)%均低于对照组[(7.36±1.38 mmol/L)(6.35±1.3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低血糖、子痫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1.7%)低于对照组(13.3%)(均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护理有效提高了 GDM孕妇自我管理意识与行为,对孕期维持血糖水平平稳,降低并发症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跨理论模型护理自我管理意识血糖控制并发症

    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GDM伴亚临床甲减孕妇的干预效果

    邱娟娟黄春美
    2349-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伴亚临床甲减孕妇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GDM伴亚临床甲减孕妇124例,随机数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门冬胰岛素+左旋甲状腺素),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群组孕期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血糖指标及心理状态变化,记录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心理状态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20.54±2.88分)、焦虑自评量表(22.63±3.01分)均低于对照组(31.27±3.14分、33.24±3.30分),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19.4%),流产发生(0)低于对照组(6.5%)(均P<0.05).结论: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应用在GDM伴亚临床甲减患者中,能帮助患者稳定控制孕期血糖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及心理状态,明显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亚临床甲减群组孕期保健模式甲状腺功能血糖妊娠期并发症心理状态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郑建英熊矿辉李朋张轶欧...
    2353-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71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3个月后复查结果统计PFD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F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发生盆腔器官脱垂9例、尿失禁5例、性功能障碍4例,总发生率为25.4%;盆底功能异常组年龄>45岁、产次>2次以及术后未进行规律盆底肌功能锻炼占比均高于盆底功能正常组(P<0.05);年龄>45岁(OR=1.709,95%CI 1.062~2.752)、产次>2次(OR=1.539,95%CI 1.048~2.260)、未进行规律盆底肌功能锻炼(OR=1.471,95%CI 1.188~1.821)均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F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FD发生率较高,且受年龄、产次以及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等因素影响,临床应积极开展术后盆底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盆底肌功能锻炼的认识和依从性.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EMs患者血清CA125、EMAb水平及与术后复发关系

    王云华余霞黄蓉
    2358-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及与术后复发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EMs患者112例病历资料,根据术后2年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2)和未复发组(n=8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A125、EMAb水平,并分析血清CA125、EMAb水平与EMs术后复发关系.结果:两组术后血清CA125、EMA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复发组(24.68±4.61 U/ml、0.32±0.07 ng/L)均高于未复发组(18.45±6.03 U/ml、0.25±0.06 ng/L)(均 P<0.05).两组痛经史、人工流产次数、既往宫腔操作史、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多发病灶、临床分期、临床病理类型、术后妊娠情况、CA125及EMAb表达等均能有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有痛经史(OR=3.025)、临床分期≥Ⅲ期(OR=3.077)、CA125阳性表达高(OR=2.3556)、EMAb阳性表达高(OR=2.323)均为影响EMs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EMs患者血清CA125、EMAb水平升高,可能为术后治疗复发评估潜在血清学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糖类抗原125抗子宫内膜抗体术后复发

    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清IL-16、IL-10、PCT水平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价值

    刘雪宋秀云王占晖王凌燕...
    2363-2366,2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6(IL-16)、(IL-10)、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用于诊断疾病严重程度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2例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16、IL-10、PCT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6、IL-10、PCT诊断新生儿肺炎价值.根据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n=61)及重症组(n=31),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IL-16、IL-10、PCT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IL-16、IL-10、PCT对新生儿肺炎患儿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 IL-16(336.82±100.51 ng/L)、IL-10(12.74±3.71 ng/L)、PCT(6.34±2.18μg/L)均高于对照组(123.65±29.74 ng/L、8.94±1.87 ng/L、3.51±1.33μg/L),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IL-16、IL-10、PCT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4、0.815、0.873(均P<0.05);重症组血清IL-16、IL-10、PCT均高于非重症组,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6、IL-10、PCT诊断新生儿肺炎患儿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964、0.757、0.866(均P<0.05).结论:血清IL-16、IL-10、PCT水平能有效诊断新生儿肺炎,且对判断新生儿肺炎患儿严重程度有一定应用价值.

    新生儿肺炎血清学指标白介素-16白介素-10降钙素原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