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范化健康咨询服务模式对产后女性避孕的影响

    蔡杰张玥红王立娟王宾红...
    2816-2820,2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咨询服务模式(CIP)对产后女性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在本院建档的123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n=617例)和CIP组(n=6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避孕指导,CIP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程序推送避孕知识、一对一咨询及分娩期的技术指导,并提供后续随访和技术服务.比较两组产妇在住院分娩期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分娩时、长效避孕落实率,产后3、6和12个月内的非意愿妊娠率、人工流产率及避孕方法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CIP组避孕知识知晓率为9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x2=17.226,P<0.05).CIP组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为2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x2=13.251,P<0.05).干预后,CIP组在产后12个月内的非意愿妊娠率为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x2=7.316,P<0.05);CIP组产后1年内的人工流产率(2.3%)较对照组(5.2%)显著降低(x2=7.316,P<0.05).干预后,CIP组与对照组在短效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药、输卵管结扎术等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P组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及皮下埋植剂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6.390,x2=6.930,x2=4.460;P<0.05).对照组未避孕率显著高于CIP组(x2=26.192,P<0.05).结论:CIP模式通过系统化干预有效提升了产后女性的避孕知识水平,促进了长效避孕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产后1年内的非意愿妊娠率和流产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产后避孕规范化健康咨询服务模式避孕知识非意愿妊娠

    宫腔镜检查术中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环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比较

    吕慧敏张化年春苗
    2821-2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环泊酚复合芬太尼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本院拟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2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0.4mg/kg环泊酚+1μg/kg芬太尼)和高剂量组(0.6mg/kg环泊酚+1μg/kg芬太尼)各128例.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环泊酚用量、不同时刻生命体征、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低剂量组Ramsay镇静评分(1.19±0.65 分)、苏醒时间(6.83±2.56min)、环泊酚用量(27.62±4.29mg)均低于高剂量组(2.76±0.74 分、8.04±2.76min、32.87±4.81mg),麻醉诱导时间(57.39±20.37s)高于高剂量组(51.58±18.48s)(P<0.05).麻醉前(T0)、麻醉 3 min后(T1)、手术结束时(T3)平均脉动压(MAP)、心率(HR)两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扩宫时(T2)低剂量组的MAP、HR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T0、T3时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无差异(P>0.05),T1、T2时低剂量组RR、SpO2均高于高剂量组(均P<0.05).低剂量组术后10min、30min VAS评分(2.04±0.64分、1.29±0.38分)均高于高剂量组(1.82±0.59分、1.16±0.32分),呼吸抑制发生率(4.7%)低于高剂量组(11.7%),术中体动发生率(18.8%)高于高剂量组(6.3%)(均P<0.05).结论:0.4mg/kg和0.6mg/kg两种不同剂量环泊酚复合芬太尼均可满足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需求,0.4mg/kg环泊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具有更短的苏醒时间;而0.6 mg/kg环泊酚镇静、镇痛效果更佳,可减少术中体动发生.

    宫腔镜检查环泊酚芬太尼镇痛生命体征

    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后舒适指数的影响

    刘慧扬周煜卓金学勤
    2827-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肌肉放松训练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后舒适指数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3月-2022年7月拟于本院接受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142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术后护理模式,n=71例)和训练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肌肉松弛训练模式,n=71例),持续干预14d.比较两组Kol-caba舒适状态量表(GCQ)、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检测两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的GCQ心理(24.27±3.14分)、生理(19.67±1.63分)、社会文化(22.97±2.86分)、环境(22.79±2.38分)得分均高于常规组(21.63±2.67 分、17.82±1.47 分、20.42±2.17 分、19.67±1.76 分),两组 CD-RISC、GSES 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且训练组(73.96±6.83分、27.85±3.27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67.14±6.53分、26.14±3.18分),两组血清FSH、β-hCG、E2水平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且训练组干预7d、干预14d后FSH、β-hCG、E2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训练组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腹痛、阴道出血等发症发生率(4.2%)均低于常规组(14.1%)(均P<0.05).结论: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提高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更好改善性激素水平及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异位妊娠手术肌肉松弛训练舒适指数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

    基于循证干预实践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分娩体验的影响

    朱鸿燕施子晔冯栋婷
    2832-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循证干预为初产妇制定合适的自然分娩干预方案并观察其运用效果.方法:检索关于自然分娩干预的国内外干预证据,为初产妇制定自然分娩循证干预方案.选择本院2023年7月定期产前检查的初产妇82例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接受循证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初产妇分娩体验.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90.5%)与对照组(82.5%)无差异(P>0.05),产后24h出血量(158±7.2ml)少于对照组(167±7.6ml),分娩体验问卷总分(74.67±6.22分)及情感体验(15.47±1.14分)、身体体验(14.52±1.01分)、分娩过程(15.47±1.32 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0.05±10.20 分、14.05±1.24 分、13.12±1.22 分、14.05±1.52 分)(均P<0.05).结论:循证干预实践有利于促进初产妇产后恢复,提高其分娩体验.

    初产妇循证干预分娩体验产后出血分娩方式

    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在胎膜早破孕妇干预中的效果

    赵娇娇赵庆霞查淑青
    2837-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在胎膜早破(PROM)孕妇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PROM孕妇,随机从常规干预孕妇中抽取48例纳入对照组,从实施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的孕妇中抽取48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围生期母婴不良结局、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37.16±7.21分、35.14±6.17分)低于对照组(45.31±8.67分、44.06±8.86分),观察组自然分娩率(43.8%)高于对照组(16.7%),剖宫产率(31.3%)低于对照组(54.2%),围生期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3.3%),护理满意度(97.9%)高于对照组(83.3%)(均P<0.05).结论:对PROM孕妇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配合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胎膜早破结构式心理干预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负性情绪剖宫产母婴不良结局

    目标导向性健康宣教结合个性医学营养疗法对GDM患者产后糖脂代谢转归的影响

    韦秀菊李智敏江燕覃秀...
    2841-2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性健康宣教结合个性医学营养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脂代谢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的60例采用目标导向性健康宣教+个性医学营养疗法干预的GDM患者作为目标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个性医学营养疗法干预的GDM患者60例作为常规组.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行为改变评分变化,统计两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检测干预前与产后12周糖脂代谢、胰岛功能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体重管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评分均升高且目标组评分高于常规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目标组(3.3%)低于常规组(13.3%)(均P<0.05).产后12周,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和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且目标组(5.01±0.44 mmol/L、7.20±0.51 mmol/L、6.67±0.43 mmol/L、5.64%±0.59%)均低于常规组(5.54±0.63 mmol/L、7.94±0.69 mmol/L、7.38±0.51 mmol/L、6.27%±0.74%),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B 细胞功能指数均升高且目标组(1.64±0.28 mmol/L、64.01±7.73)高于常规组(1.39±0.26 mmol/L、56.85±6.84),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且目标组(1.15±0.22 mmol/L、4.35±0.58 mmol/L、2.18±0.32、2.98±0.72 mmol/L)低于常规组(1.49±0.31 mmol/L、4.63±0.67 mmol/L、2.64±0.37、3.34±0.81 mmol/L)(均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健康宣教结合个性医学营养疗法可有效促进GDM患者行为改变,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改善产后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目标导向性健康宣教个性医学营养疗法糖脂代谢不良妊娠结局

    7S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哺乳技能、母乳喂养信心及产后开始泌乳时间的影响

    何蕊蕊吕旭明
    2847-2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7S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哺乳技能、母乳喂养信心及产后开始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待产初产孕妇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3例、7S管理组55例,分别给予常规干预或7S管理模式.评估对比两组哺乳技能、母乳喂养信心、产后康复情况、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7S管理组与常规组哺乳技能(29.88±3.62分、26.22±3.42分)、喂养情感(66.72±6.01分、60.29±5.88分)、喂养认知度(26.01±3.11分、22.31±2.58分)、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上升,且7S管理组高于常规组;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下降,且7S管理组低于常规组;7S管理组住院时间(3.20±0.90d)、血性恶露持续、开始泌乳时间(15.30±3.31h)、子宫入盆时间均短于常规组(5.36±1.02d、20.60±4.02h),护理满意度(94.6%)高于常规组(81.1%)(均P<0.05).结论:初产妇采用7S管理模式干预后哺乳技能、母乳喂养信心提升,开始泌乳时间缩短,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增强.

    初产妇7S管理模式哺乳技能母乳喂养信心开始泌乳时间

    超声及CDFI鉴别诊断早期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临床效果

    余燕华赵楼萍边焕杰陈阳...
    2853-2856,2860,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早期宫角妊娠(CP)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ITP)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 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10例临床资料,经病理结果诊断,CP 52例纳入CP组,ITP58例纳入ITP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特征及CDFI参数.结果:CP组阴道出血占比(90.4%)高于ITP组(39.7%),宫腔完整占比(32.7%)、子宫内膜包绕占比(82.7%)、孕囊外凸占比(23.1%)低于ITP组(94.8%、100.0%、77.6%),周边肌层完整占比(94.2%)高于ITP组(25.9%),孕囊周边肌层厚度(6.20±1.65mm)、搏动指数(1.25±0.35)、阻力指数(0.58±0.10)大于ITP组(3.05±0.94mm、0.97±0.23、0.49±0.08),舒张末期最低流速(0.19±0.06)小于ITP组(0.24±0.07)(均P<0.05).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超声和CDFI鉴别诊断CP、ITP的kappa值为0.827,灵敏度88.5%、特异度77.6%、准确率82.7%.结论:阴道超声和CDFI对早期CP、ITP鉴别诊断有较好价值.

    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诊断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彩超诊断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效果分析

    张翠红李天华
    2857-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超在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诊治的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均行经腹彩超、经阴道超声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符合率及病种诊断效果.结果:病理检查300例中,子宫内膜增生占比32.7%,萎缩性内膜占比13.0%,子宫内膜癌占比7.3%,子宫内膜息肉占比28.7%,子宫黏膜下肌瘤占比18.3%;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恶性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经腹部彩超(59.1%)、经阴道超声(77.3%)、2项超声联合(100.0%)依次升高(P<0.05);对子宫内膜病变病种的检查准确率,经腹部彩超、经阴道超声、2项联合检查依次升高(P<0.05).结论:经阴道联合经腹部彩超在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中良性、恶性鉴别诊断效果提高,且经阴道超声检查效果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

    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鉴别经阴道超声经腹部彩超临床效果

    剖宫产后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

    郭颖宁飞燕
    2861-2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有关因素,构建并评价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本院就诊的剖宫产后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者300例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建模集(210例)与验证集(90例),依据术中有无出现大出血分为术中大出血组与非大出血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大出血影响因素,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效能,H-L检验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300例均顺利实施人工流产,建模集因个人因素退出2例、资料收集不全4例,纳入204例;验证集资料收集不全1例,纳入89例;共纳入293例.293例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为24.6%(72/293),其中建模集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为24.0%(49/204),验证集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为25.8%(23/89).建模集中大出血组与非大出血组年龄、剖宫产次数、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胚胎停育情况、孕囊平均直径、孕囊距瘢痕距离等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剖宫产≥2次、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小、孕囊平均直径大、孕囊距瘢痕距离短是剖宫产后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建模集根据列线图预测术中大出血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验证集AUC为0.896.建模集、验证集校准曲线均显示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孕妇年龄大、剖宫产次数、孕囊平均直径大、孕囊距瘢痕距离短、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小均可影响剖宫产后意外妊娠人工流产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校准度,有助于临床早期预防与处理.

    剖宫产后妊娠人工流产术术中大出血影响因素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