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9-2020年上海地区精子库有生育力男性精液质量及与季节变化关联性研究

    李亚东孙璨朱勇江峰...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9-2020年上海地区精子库有生育力男性精液质量及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捐献志愿者中770例有生育力男性初次精液样本检查数据,以同期上海地区气象学意义季节分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季节变化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春、夏、秋、冬季节各组精液量分别为 3.41±1.57 ml、3.19±1.47 ml、3.20±1.55 ml、3.27±1.57 ml,精子浓度分别为(69.88±32.29)× 106/ml、(67.45±34.25)× 106/ml、(62.36±28.04)× 106/ml、(74.39±34.65)×106/ml,春季组和冬季组高于秋季组(P<0.05);前向运动率分别为(48.02±13.30)%、(47.83±11.53)%、(46.90±12.10)%、(47.31±11.52)%;精子总数分别为(237.41±144.09)× 106/ml、(211.55±141.00)× 106/ml、(200.47±130.77)× 106/ml、(242.54±160.10)× 106/ml,冬季组高于夏季组和秋季组(P<0.05).季节因素影响25~29岁男性精子前向运动率(β=-0.148,P=0.049).结论:本次调查季节因素是上海地区精子库捐精有生育力男性精液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季节因素影响25~29岁年龄者精子前向运动率.

    精子库捐精者精液质量季节变化年龄影响因素

    初次妊娠女性孕期身体意象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苗庄莉陈春美孙茉启...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初次妊娠女性孕期身体意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23年1-10月本院产科门诊收治的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法进行孕期身体意象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回收问卷240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最终233份纳入数据分析,有效率94.2%.结果 显示初次妊娠孕妇孕期身体意象得分为89.67±7.95分,与总分119比较偏中下;社会支持得分为36.64±17.15分,该得分与孕期身体意象得分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度低、孕晚期、居住城市、配偶关系差为初次妊娠孕妇孕期身体意象得分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本次调查的初次妊娠孕妇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意象失调,而城市居住、孕晚期、配偶关系较差及社会支持程度低是孕妇身体意象失调的原因.

    初次妊娠孕妇身体意象影响因素

    门诊HIV阳性妇女宫颈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高金利李月琴马君
    26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妇女宫颈癌(CC)筛查行为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市艾滋病门诊接收的HIV阳性妇女236名为研究对象,调查妇女一般资料、健康素养、既往CC筛查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HIV阳性妇女CC筛查行为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2.4%.218名HIV阳性妇女中既往3年内参加过CC筛查64名(29.4%),未参加过CC筛查154名(70.6%).单因素分析可知,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坚持使用安全套、诊断HIV阳性后持续时间、对CC认知程度、医务人员进行了 CC筛查宣教、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分均可能与HIV阳性妇女CC筛查行为有关(P<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高(OR=0.721、95%CI 0.574~0.906)、家庭人均月收入高(OR=0.690、95%CI 0.528~0.903)、诊断HIV阳性后持续时间长(OR=0.675、95%CI 0.512~0.891)、对 CC 认知程度高(OR=0.619、95%CI 0.446~0.860)、医务人员进行了 CC 筛查宣教(OR=0.518、95%CI 0.317~0.847)、HeLMS 评分高(OR=0.774、95%CI 0.679~0.882)均为 HIV 阳性妇女 CC筛查行为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HIV阳性妇女宫颈癌筛查行为与其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诊断HIV阳性后持续时间、对CC认知程度、医务人员进行CC筛查宣教、健康素养有关,提示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方式展开健康教育,提高CC疾病及筛查认知水平,提升健康素养,促使HIV阳性妇女积极参与CC筛查.

    艾滋病病毒宫颈癌筛查影响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认知度调查研究——基于镇江市的社会调查

    梁爽游文静许豪勤吕年青...
    273-275,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公众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认知情况,为加强阿尔兹海默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6月期间选取江苏省镇江市1259名20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分析公众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认知状况.结果: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症状很了解者仅有14.7%,35.0%不了解;63.8%对此疾病存在一定程度偏见,其中农村地区人群偏见程度更大;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度有关,其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度更高.结论:需加强对公众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阿尔兹海默病早期干预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社会认知度问卷调查

    西医联合温通刮痧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及对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影响

    许春梅周敏婷岑肖丽肖珊...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温通刮痧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及对血清前列腺素F2a(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设计程序分为3组各30例,分别在经期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西医组)、月经干净后予以单纯的温通刮痧治疗(中医组)及西医基础上加以温通刮痧治疗(中西医组);比较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PGF2α、PGE2以及腹部疼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西医组(63.3%)、中医组(83.3%)、中西医组(90.0%)依次升高;3组小腹冷痛、肢体畏寒、腰骶酸痛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中西医组、中医组均低于西医组;3组VAS、CMSS评分下降,且中西医组(3.60±0.77分、17.16±5.08分)低于西医组(4.67± 0.83 分、26.45±6.17 分)和中医组(4.47±0.84 分、23.60±5.94 分);3 组 PGF2α 水平、PGF2α/PGE2 下降,PGE2 水平升高,且中西医组、中医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医组;3组腹部疼痛持续时间均下降且西医组(2.03±1.01d)、中医组(1.56 ±0.79d)、中西医组(1.14±0.55d)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西医联合温通刮痧可有效减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降低血清PGF2α、PGE2水平,提高临床有效率.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温通刮痧布洛芬缓释胶囊前列腺素F2a前列腺素E2临床疗效痛经症状

    固定式与支架式宫内节育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续用率比较

    滕英陈星岳茗肖武冰雪...
    28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UD)在育龄女性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续用情况.方法:以2022年1-6月使用国家免费IUD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访置入后1、3个月的IUD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和续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宫颈松弛、宫颈宽大、既往IUD脱落史、分娩后或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IUD等特征的"特殊人群"使用不同类型IUD对随访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使用固定式或支架式IUD者分别为1060人和1589人,固定式IUD组中特殊人群535例(占50.5%),支架式式IUD组中特殊人群288例(占18.1%).放置后3个月特殊人群中固定式IUD月经改变和白带异常的发生率较支架式IUD组低(16.8%比18.8%,3.0%比3.5%,均P<0.05),续用率较支架式IUD组高(97.7%比92.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一般人群中,放置后1个月固定式IUD发生月经改变的风险相较于放置支架式IUD低(OR=0.62,95%CI 0.45~0.85);放置后3个月固定式IUD组发生白带异常的风险均较低(一般人群OR=0.50,95%CI 0.29~0.80;特殊人群OR=0.43,95%CI 0.24~0.72);发生IUD脱落/异位的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一般人群OR=1.41,95%CI 0.52~3.53;特殊人群OR=1.57,95%CI 0.61~3.83).结论:固定式IUD在白带异常和月经改变方面的表现较优于传统的支架式IUD;在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中,固定式IUD均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

    宫内节育器月经改变白带异常腰腹疼痛

    地屈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PCOS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及性激素影响

    张琦荃吴恬
    28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地屈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及血清AMH、F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14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均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卵泡个数、卵巢体积、抗苗勒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4.9%),观察组与对照组FPG、FINS、HOMA-IR(2.14± 0.49、3.19±0.97)、卵泡个数(7.11±0.76 个、11.19±1.24 个)、卵巢体积(23.18±3.04ml、31.51±4.13ml)、AMH(20.96 ±4.52 pmol/L、28.75±5.64 pmol/L)、FSH(5.19±0.51 mIU/ml、5.56±0.63 mIU/ml)、T(40.76±5.38 nmol/L、51.65 ±6.24 nmol/L)、LH(3.27±0.83 mIU/ml、5.54±1.01 mIU/m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6.5%)无差异(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PCOS疗效提高,可纠正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卵巢功能,降低血清AMH和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地屈孕酮吡格列酮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性激素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网上投稿

    编辑部
    292页

    举宫杯指引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吴春林王中显龚世雄
    29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举宫杯指引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方法在妇科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6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30例为举宫杯指引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常规组为35例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阴道伤口残端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7±5.4min)、术中出血量(26.8±10.0 ml)、肛门排气时间(11.2±2.2h)、术后住院中位时间[5.0(5.0,5.0)d]均低于常规组(86.0±7.1min、57.0±8.5ml、17.9 ±2.1h)[5.0(5.0,6.0)d](均P<0.05);观察组未出现膀胱、输尿管损伤及阴道残端感染,常规组分别出现1例输尿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和2例阴道残端感染.两组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阴道残端感染率无差异(P>0.05).结论:举宫杯指引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初步证实该方法在妇科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举宫杯指引临床应用

    剖宫产术I-TAP阻滞应用对术后的镇痛效果

    董晓莉吴继敏岳松涛
    298-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结果:I-TAP组VAS评分术后2h(1.29±0.32分)、4h(2.02±0.53分)、8h(2.84± 0.82分)、16h(2.31±0.72 分)、24h(2.33±0.52 分)均低于 TAP 组(1.67±0.46 分、2.55±0.70 分、3.62±1.00 分、2.97± 0.81分、2.65±0.74分),PCA总按压次数(12.12±2.69次)、PCA有效按压次数(5.88±1.46次)均少于TAP组(14.46 ±4.57次、7.03±1.25次),两组术后1d血清PRL水平均升高,且I-TAP组(318.26±40.15μg/L)高于TAP组(251.65 ±32.67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9.3%)与TAP组(14.0%)无差异(P>0.05).结论:I-TAP阻滞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优于TAP阻滞,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减少PCA按压次数,提高术后PRL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应用.

    剖宫产术I-TAP阻滞TAP阻滞术后镇痛泌乳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