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发病前的预警信息,并建立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方法:收集2021-2022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76例最终确诊为子痫前期的患者作为病例研究组,并以1∶2比例收集同期在本机构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正常单胎妊娠者35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对与子痫前期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选取其中显著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能力,并构建相关森林图.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ALB)[OR=0.547,95%CI 0.481~0.622]、BMI 变化量(OR=2.167,95%CI 1.664~2.821)、尿蛋白(OR=2.700,95%CI 1.448~5.033)、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OR=3.030,95%CI 1.369~6.708)、水肿(OR=3.643,95%CI 1.603~8.281)对子痫前期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构建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P=1/1+exp(W),其中W=-13.911+0.603×血清白蛋白ALB(g/L)-0.773 ×BMI变化量(kg/m2)-0.993×尿蛋白(尿蛋白阳性=1,尿蛋白阴性或弱阳性=0)-1.109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FGR=1,未FGR=0)-1.293×水肿(出现水肿=1,未出现水肿=0).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932(95%CI 0.906~0.957),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相关森林图.结论:ALB、BMI变化量、尿蛋白、FGR、水肿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警信息,具备这些预警信息者应纳入重点产检范围,利用该5项指标建立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可以提前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干预,减少子痫前期对母婴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