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进校本课程的"春天"

    涂玉霞
    1页

    中小学教材研究要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

    顾明远
    6,10页

    风华正茂行远自迩,激扬文字向史而新——记《中国教师》编委会换届暨创刊20周年座谈会

    孙昕
    7-10页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基于对山东省52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

    张春莉缪佳怡丘霖婕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适应程度、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反思与评价、课程支持六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山东省52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新课标的认可度与适应度较高,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行为也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几点制约因素:学生评价与课程标准相脱离;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有心无力;硬件设施与实践场所不足;教师培训零散化、形式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基于上述结果提出发展建议:推动育人为本、素养导向的学生评价变革;构建发展引领、多元动态的教师评价体系;加强区域课程资源的辐射共享与转化整合;开展需求导向的系统性教师培训;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向乡镇地区倾斜.

    区域课程实施义务教育现状分析

    今天我们如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中小学传统经典教学的理论及相关问题

    王立刚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重要作用.经典的本质是在历史上形成了逐渐层积的思想体系,所以经典学习的主要落脚点不是单纯的背诵或附庸风雅,而是为了提升对于中国文化体系中重要话题和重点概念的理解,提升对汉语理解的深度.在当代基础教育的环境下,对传统经典的认识与利用需要探讨三个方面:要不要注解传统经典?要不要用现代汉语"翻译"传统经典?要不要保证传统经典文本教学的完整性?在开展传统经典教学方面,也要探讨三个方面:要不要高声诵读传统经典?要不要背诵传统经典?要不要使传统经典融入当代价值与教育方法体系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经典教学方法诵读注解

    多元立体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23页

    基于学校文化建构校本课程路径探析——以养正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例

    王元玲施建根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建构的源头.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以"志正"文化为背景,以目标导航,架构课程思路图谱;应儿童所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养正课程体系.学校通过统筹课程实施方式、重构课程实施场域、丰富课程评价方式,促进课程高质量实施,达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养正课程

    基地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与未来展望

    陈立今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中小学基地课程建设正在迅速展开.本文就笔者带领教研组开展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结合日常在一线的交流见闻,尝试论述基地课程应如何定位、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等问题,提出基地课程要侧重课程建设,内容要源于现实国家课程的学习需要,要尽可能立足于已有的教学探索等实施策略.

    基地课程原则趋势

    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金少良郭志滨
    32-34页

    专题教育校本课程价值取向:问题解决与高品质探究

    赵彦鹏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专题教育侧重于培养公民基本素养,与时代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价值更加突出,是社会活动视域下学科课程的重要拓展与有益补充.《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提出专题教育,明确实施方式.各地中小学应坚持有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核心素养的主导思想,以协同育人的视角、拓展补充的路径,将国家层面的中小学专题教育实施纲要、指南、意见等顶层设计转化为校本课程行动,有效配合国家课程,增强课程育人合力与质量;运用综合课程思维,突出实践性育人要求,体现主题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特点,以问题解决陪伴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中小学专题教育问题解决跨学科主题教学高品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