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673-5234

cjpd@vip.163.com

0537-2342934

272033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分析

    郑淳何凌云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以期为临床防控院内感染及优化抗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 866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鉴定检出病原菌,对比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和未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差异.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结合患者用药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 86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175例并发院内感染,感染率9.38%.其中116例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包括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共检出病原菌175株,革兰阴性菌占58.29%,革兰阳性菌占40.57%,真菌占1.14%.革兰阴性菌102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菌19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流感嗜血杆菌12株,阴沟肠杆菌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株;革兰阳性菌71株,包括肺炎链球菌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溶血性链球菌3株;真菌2株,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合并与未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未产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75例院内感染患者中,未预防用药70例,单一预防用药78例,联合预防用药27例.给药时间:术前1 h以上12例,术前0.5~1 h 23例,术前0.5 h内30例,术中给药40例.1 691例未合并院内感染患者中,未预防用药396例,单一预防用药997例,联合预防用药298例.给药时间:术前1 h以上220例,术前0.5~1 h 325例,术前0.5 h内467例,术中给药283例.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与肺部基础疾病密切相关,病原菌分布存在一定特点.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其中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率较高,而肺炎克雷伯菌则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院内感染与抗菌药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

    急性肾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朱晓光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AKI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并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HAIs情况.通过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谱.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AKI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300例AKI患者中,HAIs的发生率为32.66%(98例),共分离出1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8.77%(67株),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8.07%)和大肠埃希菌(21.93%).革兰阳性菌占35.96%(41株),其中MRSA占16.66%.真菌感染占5.33%(6株),以白色念珠菌(3.51%)为主.耐药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48.44%,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2.87%.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44.00%.MRSA对万古霉素保持100%敏感,但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21.05%.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2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插管时间延长(OR=1.70,95%CI:1.45-1.99,P<0.01)、使用广谱抗生素(OR=6.07,95%CI:2.86-12.88,P<0.01)、高龄(OR=1.07,95%CI:1.01-1.12,P=0.012)是 AKI 患者 HAIs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AKI患者中,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延长插管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和高龄是HAIs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结果表明,应加强对高危AKI患者的感染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HAIs的发生率和相关不良结局,优化临床管理策略.

    急性肾损伤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危险因素

    现代病原微生物技术发展中的生物安全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霍柯言王瑶李文一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病原微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24年修订的《生物安全法》,分析了现行法律框架在应对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和不足.通过梳理国内外生物安全法律的演进历程与现状,本文揭示了法律体系在技术适应性、风险评估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滞后性.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建立动态法律调整机制、完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和透明度的多项改进建议.文章通过对技术规制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及全球治理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了一套应对现代病原微生物技术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法律框架.这一框架旨在提高法律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执行力,从而确保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维护公共健康与全球生态安全.为未来的生物安全法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生物安全法风险评估法律调整机制国际合作信息透明公众参与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车媛媛李博盛敏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发关注,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直接侵害心肌细胞及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衰.针对此病,临床诊断依赖于心电图、心脏磁共振等检查,而治疗则侧重于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及支持性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新型冠状病毒心肌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综述

    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林艳马微吕金凤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殖支原体(Mg)感染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Mg是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的微生物.在女性中,其感染与多种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Mg感染是宫颈炎的重要病因,可上行引发盆腔炎,在尿道炎、阴道炎方面,Mg感染也会导致相应症状,且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其诊断主要依靠核酸检测法,治疗多采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随着检测技术发展,对Mg感染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性认识不断深入,这将为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依据.

    生殖支原体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耐药机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