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失血的相关因素

    葛志林龙海光钟家云侯信合...
    28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6月行内镜下腰椎融合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TLIF)37例,经椎板间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PLIF)30例,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posterior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PLIF)53 例.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间手术时间、术前Hb、RBC、Hct及凝血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Hb、RBC、Hct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E-TLIF组和E-PLIF组术后上述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PLIF 组术后 1 d Hb[(111.7±12.7)g/Lvs(123.9±16.0)g/L,P<0.05]、RBC[(4.0±0.7)x 1012 vs(4.4±0.6)x1012,P<0.05]、Hct[(34.7±5.0)%vs(36.8±4.7)%,P<0.05]显著低于 E-TLIF 组.UBE-PLIF 的术中失血量[(161.8± 77.9)ml vs(63.8±45.1)ml vs(56.3±30.1)ml,P<0.05]、总失血量[(553.8±459.7)ml vs(257.2±283.1)ml vs(262.5±302.3)ml,P<0.05]、隐性失血量[(392.1±419.2)ml vs(193.4±269.9)ml vs(145.5±205.2)ml,P<0.05]均显著多于 E-TLIF 组和 E-PLIF 组,E-TLIF 组和 E-PLIF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和术前Hct与隐性失血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BE-PLIF手术方式、术前Het是隐性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也存在大量隐性失血可能,其中UBE-PLIF手术隐性失血的风险更大.

    腰椎间融合术单通道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失血量隐性失血

    本刊网站新增继续医学教育版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295页

    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吕成国杨勇孙宜保常晓盼...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年-2021年7月腰椎间盘脱出症在本科接受经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可视组),28例采用不可视环锯(不可视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可视组在手术时间[(63.2±5.3)min vs(75.8±7.4)min,P<0.001]、术中失血量[(51.8±3.4)ml vs(59.2±4.9)ml,P<0.001]、术中透视次数[(4.2±0.6)次vs(10.5±1.2)次,P<0.001]均显著优于不可视组,但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7.4±6.5)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值均显著减少(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椎管占位率显著减小(P<0.05),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Cobb角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观察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椎间孔成形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视环锯实现按需靶向成形,具有减少X线透视次数,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穿刺成形出血量、减低患者术中疼痛感,提升患者术中体验等优势.

    腰椎间盘脱出症可视环锯靶向椎间孔成形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本刊网站新增骨关节健康教育版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302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检测血清Hcy的临床意义

    孟媛姜国红张维民韦标方...
    30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早期临床诊断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在就诊的73例NONFH患者和同期查体的68例健康人纳入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的Hcy水平.比较患者与正常人,以及患者按临床指标分层分组Hcy水平的差异,分析Hcy水平与临床相关资料的相关性,ROC分析Hcy水平判断是否NONFH的价值.[结果]NONFH患者血清中的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36.3±11.8)nmol/ml vs(19.2±13.7)nmol/ml,P<0.001].73例患者分层比较表明,双侧病变的Hcy显著高于单侧病变[(44.2±5.2)nmol/ml vs(29.4±11.7)nmol/ml,P<0.001];股骨头塌陷者Hcy显著高于未塌陷者[(43.7±4.5)nmol/ml vs(24.4±10.1)nmol/ml,P<0.001];随着ARCO分期的加重,血清Hcy 水平显著升高,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15.1±2.4)nmol/ml vs(29.8±9.2)nmol/ml vs(42.1±4.4)nmol/ml vs(46.2±3.5)nmol/ml,P<0.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 Hcy 水平与 VAS 评分(r=0.747,P<0.001)和 ARCO 分期(r=0.791,P<0.001)呈显著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Harr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06,P<0.001).ROC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判断NONFH的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8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结论]NONFH患者血清中的Hcy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表明Hcy是NONFH疾病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同型半胱氨酸生物标志物股骨头塌陷

    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的多中心分析

    沈濬徐大鹏王晓东郭志雄...
    308-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童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4月在无锡、苏州地区4家三级医院住院治疗的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与术前和术后其他计量资料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手术时间为因变量,分析年龄、体质指数(BMI)、Baumann角、骨折旋转程度、急诊室闭合复位恢复患肢长度、术前等待时间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根据偏回归系数的大小,评价相关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儿VAS评分、最大肘屈曲ROM、最大肘伸直ROM和MEPS均显著改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室复位恢复患肢长度与手术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433,P=0.001).此外,手术时间与术后8周ROM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31),与术后 6 周(r=-0.356,P=0.020)、8 周(r=-0.320,P=0.037)和 6 个月(r=-0.301,P=0.045)的MEPS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Y)与急诊室复位恢复患肢长度(X1)和BMI(X2)相关,回归方程为Y=54.6-24.5X1+14.09X2.[结论]急诊闭合复位恢复患肢长度和患者BMI是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急诊室复位恢复患肢长度能减少手术时间,获得良好的预后,而高BMI患儿的手术时间会延长.

    儿童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急诊闭合复位恢复患肢长度体质指数手术时间

    本刊提醒作者严防各种形式诈骗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313页

    镜下清理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

    陈长松刘彧尹华东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KOA患者110例,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5例.联合组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PRP治疗,清理组仅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联合组肿胀VAS评分[(4.0±1.1)vs(4.5±1.0),P<0.05]显著低于清理组.随访12个月以上,联合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清理组[(45.2±6.2)d vs(50.1±7.2)d,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WOMA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 12 个月联合组的 VAS[(1.3±0.4)vs(2.1±0.6),P<0.05]、WOMAC[(25.0±5.2)vs(31.5±5.0),P<0.05]、Lysholm评分[(90.5±8.0)vs(85.3±8.1),P<0.05]均显著优于清理组.辅助检查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LR-4、MMP-9、SDF-1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 1 个月,联合组的血清 TLR-4[(7.0±2.0)ng/ml vs(8.4±2.2)ng/ml,P<0.05]、MMP-9[(26.0±7.0)pg/ml vs(30.1±7.3)pg/ml,P<0.05]和 SDF-1[(453.4±47.2)μg/L vs(495.8±52.2)μg/L,P<0.05]显著优于清理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联合PRP治疗可减轻中度KOA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液TLR-4、MMP-9、SDF-1水平有关.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富血小板血浆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两种固定的比较

    张绍华张青松汤明廖广阳...
    320-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螺钉与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情况,43例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垫圈固定(螺钉组),另外29例采用切开复位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缝线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螺钉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缝线桥组[(53.8±10.1)minvs(65.2±11.1)min,P<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2.6±2.9)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以及膝ROM和后抽屉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两组复位均为优,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缝线桥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螺钉组[优/良/差,(21/0/0)vs(13/2/2),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K-L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钉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或者粉碎性骨折,建议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可取得更好的骨折固定效果.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松质骨螺钉双排锚钉缝线桥

    影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临床效果的因素

    康乐范琳琳崔建强胡宇宁...
    326-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2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8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顾氏分级评价临床状态,依据末次随访时患者顾氏评级将患者分为优良组和不佳组,采用单因素比较的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未出现切口感染、不愈合等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6.5个月.末次随访根据顾氏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恢复情况,优46例,良25例,可11例,差7例,优良率为79.8%.评定为优和良的患者共71例划入良好组;评定为可和差的患者共18例划入不佳组,单因素比较表明:不佳组的糖尿病史[是/否,(10/61)vs(7/11),P=0.017],肘部外伤史[(5/66)vs(10/8),P<0.001],术前疾病程度[轻/中/重,(9/43/19)vs(0/6/12),P<0.001],肘骨性关节炎[(5/66)vs(5/13),P=0.013]均显著高于优良组.但是,两组在年龄、性别、患侧、原发性高血压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结果表明:糖尿病(OR=4.652,95%CI1.091~19.832,P=0.038)、肘部外伤史(OR=10.111,95%CI 2.252~45.398,P=0.003)、术前疾病程度(OR=4.193,95%CI1.138~15.456,P=0.031)是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临床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肘部外伤史、术前疾病程度重是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临床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卡压尺神经前置术预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