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精准靶点经皮椎体成形术

    钱煜昊卜献忠郭晓辉卜保献...
    385-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单侧入路精准靶点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PVP手术的72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6例采用精准靶点单侧入路PVP(精准组),36例接受常规单侧入路PVP(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精准组手术时间[(28.9±3.3)min vs(46.2±9.1)min,P<0.001]、术中透视次数[(13.2±1.0)次 vs(17.1±2.6)次,P<0.001]、穿刺针调整次数[(3.3±6.5)次vs(4.8±6.5)次,P<0.001]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但前者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后者[(6.3±1.0)ml vs(5.6±0.9)ml,P<0.001],前者骨水泥弥散度显著优于后者[Ⅰ/Ⅱ/Ⅲ,(3/16/17)vs(8/22/6),P=0.004].两组骨水泥渗漏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5.5±0.4)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靶点单侧入路PVP治疗OVCF疗效满意,且具有穿刺路径精准、术中射线暴露量低、组织损伤小、骨水泥双侧弥散充分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精准靶点单侧穿刺

    初次后路腰椎间融合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潘军伟铁博然张凯博刘鸣...
    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因素.[方法]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PLIF术患者468例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后SSI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SSI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468例患者中18例发生SSI,占比3.9%.感染组患者女性占比[男/女,(5/13)vs(232/218),P=0.048]、年龄[(59.7±7.2)岁 vs(56.3±8.5)岁,P=0.012]、术前合并糖尿病[无/轻/中/重,(13/2/2/1)vs(408/19/15/8),P=0.012]及尿路感染[无/轻/中/重,(14/2/1/1)vs(423/23/2/2),P=0.005]、手术时间[(206.3±15.7)min vs(181.2± 12.1)min,P<0.001]、术后引流量[(330.2±53.5)ml vs(292.3±48.6)ml,P<0.001]及引流时间[(2.4±0.5)d vs(2.0±0.4)d,P<0.001]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而感染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135.2±7.4)g/Lvs(139.6±8.6)g/L,P=0.008]及白蛋白[(36.0±3.1)g/Lvs(40.4±3.10)g/L,P=0.019]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1.898,P=0.011),合并尿路感染(OR=1.612,P=0.027),引流时间长(OR=1.426,P=0.015)是术后早期SSI的危险因素;而男性(OR=0.811,P=0.038)和白蛋白水平高(OR=0.676,P=0.002)是SSI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术前合并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引流时间延长是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SSI危险因素.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外科部位感染合并症危险因素

    中上胸椎3D打印导板引导与徒手椎弓根钉置入比较

    姜泽威李志恒金海龙汤舒婷...
    397-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手术治疗的中上胸椎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主动脉、胸髓及神经根损伤.导板组透视次数[(2.8±1.2)次vs(9.5±2.7)次,P<0.001]、单钉置入时间[(2.2±0.5)min vs(3.5±0.7)min,P<0.001]、一次置钉成功率(100.0%vs 90.7%,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但前者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后者[(35 221.4±423.2)元vs(34 358.5±442.9)元,P<0.001].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6.8±3.4)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及ASIA神经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评估,导板组置钉精准率[(0/Ⅰ/Ⅱ),(146/4/0)vs(122/23/5),P<0.001]显著优于徒手组,末次随访两组病例均骨性愈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等.[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下行中上胸椎螺钉置入,提高了椎弓根钉置入的精准性,患者射线暴露少,安全性更高.

    中上胸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3D打印导板

    本刊提醒作者严防各种形式诈骗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402页

    内镜减压与后路扩大融合治疗腰椎邻椎病的比较

    徐磊刘晓伟魏明哲郭翔...
    403-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融合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对57例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行UBE减压术治疗,26例行扩大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相关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发生神经根外膜撕裂,出现术后下肢一过性疼痛,给予激素、脱水等对症治疗.减压组在手术时间[(84.1±11.5)min vs(149.2±11.4)min,P<0.05]、切口总长度[(2.3±0.4)cm vs(12.3±1.5)cm,P<0.05]、术中失血量[(27.9±4.0)ml vs(266.5±16.0)ml,P<0.05]、术中透视次数[(3.1±0.5)次 vs(5.4±0.5)次,P<0.05]、下地时间[(2.5±0.5)d vs(3.6± 0.6)d,P<0.05]、住院时间[(5.4±0.6)d vs(9.6±0.6)d,P<0.05]、完全负重活动时间[(49.7±3.3)d vs(60.2±1.1)d,P<0.05]均显著优于融合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及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面积及侧隐窝矢状径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组的椎管面积[(160.3±6.6)mm2vs(179.9±1.8)mm2,P<0.05]、侧隐窝矢状径[(3.9±.01)mm vs(4.2±0.1)mm,P<0.05]均显著小于融合组.[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治疗腰椎邻椎病,安全可行,创伤小,不破坏腰椎后方张力带结构,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腰椎融合术邻椎病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术扩大融合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网站开设播客栏目的通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409页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双侧椎旁肌间入路腰椎间融合比较

    裴少保杜怡斌尹宗生
    410-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下与开放经双侧椎旁肌入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BE组采用UBE下手术,而肌间组采用开放双侧椎旁肌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UBE 组在切 口长度[(5.4±0.5)cm vs(7.4±0.9)cm,P<0.001]、术中失血量[(128.7±10.4)mlvs(209.6±15.4)ml,P<0.001]、下地行走时间[(3.2±0.6)d vs(5.8±1.5)d,P<0.001]及住院时间[(9.6±1.3)d vs(11.4±1.5)d,P<0.001]显著小于肌间组,但前者的手术时间[(153.2±12.7)min vs(135.5±10.6)min,P<0.001]、术中透视次数[(5.8±1.4)次 vs(4.5±0.8)次,P<0.001]显著大于后者,UBE组硬膜撕裂发生率(20.6%vs3.0%,P=0.026)显著高于肌间组.随随访时间[(15.2±1.0)个月]推移,两组患者VAS、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 1 个月 UBE 组的腰痛 VAS 评分[(2.7±0.6)vs(3.0±0.5),P=0.029]、ODI 评分[(30.5±4.6)vs(33.6±5.2),P=0.012]均显著优于肌间组,术后3个月UBE组的ODI评分[(21.5±3.7)vs(24.1±4.7),P=0.014]显著优于肌间组.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囊面积、腰椎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Cobb角均显著增加(P<0.05),Lenke分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椎旁肌间入路中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欧宇轩李根朱立新郑欣...
    417-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容易导致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它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骨骼健康的重要隐患.如何准确评估并及时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包括双能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定量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本文对骨质疏松症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定量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关节假体无菌松动发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曾健康乔永杰李嘉欢周胜虎...
    42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常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AL)是导致手术失败和后续翻修手术的关键因素,充分了解AL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目前认为AL的主要发生机制是由于磨损颗粒激活一系列炎症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导致机体的动态骨平衡被打破,从而引发AL.本文分析总结目前AL的研究现状,将其主要分为生物学因素(磨损颗粒、趋化因子、自噬等)和机械性因素(下肢力线、骨水泥与种植体设计、应力遮挡)两大类,阐述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AL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关节成形术无菌性松动自噬磨损颗粒

    距下制动器治疗成人扁平足的研究进展

    段志豪周游
    428-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距下关节制动器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容易操作得到了临床医生一定程度的认可,其作为治疗儿童扁平足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其对于治疗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来说,虽然临床疗效一直存在争议,但仍然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肯定.作者查阅了近年国内外有关距下关节制动器治疗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相关文献,从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畸形分期分型、制动器分型和临床疗效等方面新进展作一综述.

    距下关节制动器成人获得性扁平足分期临床疗效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