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场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王静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场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符合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及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此次论述中,客观分析了网络场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然后针对网络场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策略提出了建议.

    网络场域大学生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背景下国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闫瑶瑶张玉琼黄可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主题检索方式,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主题%='大数据'or题名%='大数据')AND(主题%='高校'or题名%='高校'))AND(主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or题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出的文献为依据,分析学界和业界有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重点梳理和总结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数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分布,并通过对文献主题进行分析,以期寻找一条目前形势下适合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路径.

    档案管理模式综述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医联动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赵相茹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中家庭-学校-医院三个主体,分析家校医合作模式的必要性.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家校医联动存在的困境,最后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家-校-医"合作机制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究.从而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家校医联动

    延安时期中共在农民教育中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黑晨怡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民教育中关注农民物质利益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为新时代农民教育中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为农民幸福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教育农民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在关注物质利益的同时加强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满足物质利益与满足精神文化利益相结合,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延安时期农民教育物质利益新时代

    论革命文化融入"纲要"课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李秋晨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内容相符、功能契合、目标同向.基于"纲要课"的历史底色和课程属性,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阵地,应从革命文化中获取立德树人的深厚力量.在实践进路上要基于文化育人的基本要求,将革命文化有机融入"纲要"课,即凝聚党管思政共识,优化课程系统;对标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由灌输法转向多维复合教学法;注重革命文化课题研究,提供融合发展的学科引擎.

    革命文化"纲要"课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社会热点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与反思

    宋金照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社会热点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政治观念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对传统思想政治观念的挑战与变化,而且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同时激发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认识和提升.面对这样的背景,深入探讨社会热点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对于指导大学生正确形成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政治观念,促进其心理健康,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社会热点事件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影响与反思

    融媒聚合视域下高校"微思政"网络育人模式初探

    孙桐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育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本文从微时代对高校网络育人的挑战入手,明确了创新网络育人模式迫在眉睫,其次,以学生网络使用习惯与需求的变化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为调研方向分析"微思政"网络育人模式的优势,最后探索如何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创新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融媒聚合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各类媒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网络育人微时代"微思政"

    警察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开展路径研究

    陈龙时付强
    21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警察院校培养警察人才储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培养合格警察人才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警察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开展路径意义重大.首先论述了警察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课程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的开展路径,以期为提高警察院校军事理论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警察院校军事理论路径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北省内河航运业的恢复与发展策略探究

    吴羽寒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河北省内河航运业也亟待恢复与发展.河北省各级水务部门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通过重视航运安全、优化船货关系、改革运营模式等策略,规范了管理制度,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内河航运效率与经济收益.

    内河航运恢复发展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话语概念的认知状况分析——基于安徽省部分高校的教学问卷调研

    周琦钧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问卷星"网络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话语的认知程度、习得体验和认知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新时代思政话语关键词的认知现状进行数据分析.通期望得到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化的思政理论概念等宣讲,仍期望思政课课堂和思政课教师发挥应有的大作用.

    大学生思想思政教育思政话语概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