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建引领:夯实安全生产建设基础——以A电厂为例

    陈鹏付修俊史志辉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党建与本质安全的深度融合、深化"党建+安全生产"建设、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目标,遵循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和思路,通过聚拢团队共识合力,促进党建融入安全工作实效;建立创新性评价方法和安全指标,明晰改进方向,推动安全水平持续登高;搭建党员安全示范岗、责任区、服务队等平台,展现党员带头攻坚落实安全任务;部署防汛及隐患排查,开展思想意识宣传教育;推行多措并举强化人才队伍,加强技术监督和比学赶超.A电厂在安全生产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党建+安全生产"措施,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学习安全指示精神、促进党建与安全生产有机融合、开展党员示范安全专项行动和"红领赋能"指标体系等,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此外,通过"党建+安全生产"活动、技术攻关等方式,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党建引领安全生产电力

    基于教师视角的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

    肖润花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紧紧围绕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内涵、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展开研究,以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促进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实现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教学视角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分析提升路径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孟祥凤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新时代各行业发展的领航者,给予教育领域重要支持,使教育事业不再受限于传统线下课堂模式,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推动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及高效率开展.如今,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主流发展趋势和重要战略选择,推进思政课数字化建设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数字教育发展背景,本文先后从数字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两个方面,就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相关内容展开研究,以期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的困境与不足,确保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

    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胡瑞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目标为坚定党的政治信仰,掌握政治信仰和党的政治建设之间的关联度,确定主要的思想基础,并且大力开展标准化的建设,突出党在新时期下的根本性地位和重要的统领地位,坚定不移完善政治信仰的建设模式,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通过完善理论建设,突出党政治建设的先进性,以此来提高社会发展的凝聚力.

    政治信仰党建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纲要"课程的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化工行业高校为例

    王佳睿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纲要"课程,让精神谱系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引导青年大学生感悟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筑牢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依照化工行业高校的特点,从提升"纲要"课程教学时效、讲好"纲要"课程典型故事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化工行业高校"纲要"课程的多元化立体体验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纲要"课程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立体体验式教学化工行业高校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沈晗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安全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1],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中国全局事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各种社会思潮聚集的集散地,在经济社会经历着深刻历史变革,社会当前思想意识复杂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内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潮相互交锋已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务必全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旗帜鲜明地维护和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四个意识"党委领导维护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政策的发展

    汤一鸣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和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社会公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策的发展,分别从社会政策的特点、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政策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趋势.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政策社会发展

    马克思群众史观对英雄史观的突破与意义

    武映彤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从唯心主义的历史观、鼓吹夸大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贬低丑化人民群众三个方面介绍了英雄史观的内容,继而分析了马克思群众史观对英雄史观的突破,包括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科学看待英雄人物的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阐释了群众史观的意义.

    群众史观唯物主义英雄史观

    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主体意识的培育对策

    杨颖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新时代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已然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政治认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政治权利意识两极分化、政治参与意识被动、政治认同意识盲从、政治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培育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主体意识,应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论结合实际、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自我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优化社会环境.

    高职院校政治主体意识政治认同

    对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的落实进行分析

    龙浩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各方积极配合,确保离退休干部能顺利移交并享受应有待遇.同时,在服务管理方面,重点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通过精准施策和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离退休干部的多元需求,切实保障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和权益.

    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