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的教育路径

    郝文佳莫家欢占晨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确保中华民族长远繁荣的关键策略.在高校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成为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其意义、必要性和重难点,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教育路径.深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助力建设社会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王燕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内核和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将其融入到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中,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和价值保障.因此,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进而探索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

    边疆民族地区"三线建设"遗址盘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赵文静赵宜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线建设是云南经济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中央"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选址方针,大批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选择布局在远离城镇的边远乡村.20 世纪 80 年代,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改造阶段,工厂从乡村搬迁的同时,遗留下大量兼具历史、技术、审美等价值的工业遗产.这些遗产构筑起独具历史风貌的文化景观和公共空间,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有望成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和新兴动能.

    三线建设乡村振兴边疆民族地区工业遗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建构的旨趣、逻辑与路径

    黄修卓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范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具体应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范式的教学形态.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要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遵循历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范式为引领,解决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与学生成长需求之间的矛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范式建构

    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孙嘉婧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 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此,他指出,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使命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五重向度

    朱巧丽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生行稳致远的奋斗方向,是教育铸魂育人的定向机制.在新时代新征程,更要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之本;注重价值引导,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魂;加强实践锻炼,砥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行;提升协同效应,形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制.

    理论学习价值引导实践锻炼协同效应制度建设

    理工类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路径

    高媛孙云龙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党和国家的建设迈向新征程,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补给.加强理工类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充实执政力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力保障,是打造坚强基层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党建工作虚化、缺乏科学系统的后续教育和评价机制、党性锤炼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狠抓落实党建工作,构建党员持续教育和考评监督机制,强化党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砥砺的有效路径.

    人才强国战略理工类高校学生党员队伍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米热班·艾尼瓦尔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训练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革和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积极心理学盛行的背景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积极心理学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探索

    高校思政课建设成就及创新路径

    仝泽华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在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和办学的重要任务.自习近平总书记 2019 年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政策体系、教师队伍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建设成就.目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机制

    张明伟司萌萌李睿瑞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秀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的精神源泉以及生动教材.本文在全球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从历史、实践以及价值逻辑维度探讨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关联,从现实图景、主体认知、教育体系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培育的现实困境,最后从思想文化引领机制、课程教育机制、实践活动机制以及文化交流机制等多维度进行探索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机制路径.

    优秀乡土文化家国情怀培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