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陈星李海立孙仙红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资源助力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丰富育人内涵,打通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依托红色文化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学形式,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及影响力.文章首先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意蕴,然后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探索红色文化融入的实践路径,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校思政教学红色文化实践路径

    "大先生"型高校辅导员的时代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

    陈玉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教师如何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典范,是目前各大高校的研究重点,而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研究的重点目标.本文从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探究了"大先生"型高校辅导员的时代内涵以及培养途径,为高校培育优秀辅导员奠定了基础.

    "大先生"高校辅导员培养路径

    基于鲁班精神的高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究

    陈玉洁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内容生硬、系统性欠缺等问题,通过深入挖掘鲁班精神视角下育人元素和典型案例,将鲁班工匠典型的"爱国情怀、精益求精、务实敬业、开拓创新"作为核心思政主线,实施"一课一鲁班",发掘古今鲁班人物,以典型事迹为载体,融入学习情境.从理念、目标、育人元素、教学案例多个方面对《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进行探讨,力求塑造新时代鲁班.

    鲁班精神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园林建筑

    红色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模式探讨

    杜晓亮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红色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探讨了其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红色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红色精神在近现代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随后提出四种有效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模式、促进跨代互动的传承方式、数字化与技术的融合模式、情境模拟的体验学习模式.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青少年奠定基础.

    红色精神中国近现代史传承与发展教育策略

    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下"四史"教育路径

    樊亚蓉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在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下,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可实现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和定制化培养,旨在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的特点、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下"四史"教育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四史"教育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四史"教育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教学研究

    宫传刚赵兴旺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深化地球科学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核心思政元素,以刻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民族自豪感等为辅助思政元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为主要目标,明晰了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实现方式.引用珠峰高程测量、北斗精神和南海深海勘探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地球科学实践案例,增强课程实用性和吸引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重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地球科学观、科研观和职业观,为测绘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创新途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领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为高校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的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辜桃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夯实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价值塑造力.在实践层面,应抓住融入关键,提升教师素养;找准融入切口,满足学生需求;挖掘融入内容,激发情感认同;丰富融入方法,提升育人实效.

    伟大建党精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论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洪艳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作为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的故乡,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长河中,山西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用献血和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革命老区精神,拥有众多革命文物和丰厚文化资源,属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为新时期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发挥两者协同育人的实效,将其全面纳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历史素材、文化素材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内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打造红色文化之旅.基于此,本文就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行探究,以此为参考.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的动因和路径探析

    姜顺婕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四史"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是抵御错误思潮的关键武器,是厚植爱国情怀的必然选择,也是丰富思政课体系的现实需求.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为培养德才兼备、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深刻领会开展"四史"教育的重大意义,理解开展"四史"教育的动因,充分利用好"四史"教育这面旗帜,探索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的科学机制和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四史"教育育人实效.

    "四史"教育路径探析高校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李海涛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价值内涵丰富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本文首先阐明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价值,然后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创新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的联动机制,推动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育人体系.

    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