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吴弦光、李建军

月刊

1006-9771

cjrtponline@263.net

010-67567673,87569723

100068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髓圆锥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孙浩瑜高轶吴娟廖利民...
    33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寻找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膀胱活动低下(UAB)患者脊髓圆锥信号的异常.方法 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从北京博爱医院招募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2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尿动力检查,根据患者尿动力灌注期膀胱收缩情况,将病例组分为UAB组和OAB组.同时招募健康受试者8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T10~L5脊髓MRI平扫+DTI序列扫描.通过DTI序列对比MRI平扫节段确定脊髓圆锥位置,提取圆锥中段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各项异性(RA).结果 UAB组12例,OAB组11例.病例组盆底电生理检查均存在异常.盆底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UAB组与OAB组间骶反射弧神经传导有显著性差异(P = 0.036).DTI扫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DC升高(t = 2.185,P = 0.037);UAB组FA降低(t = 3.439,P = 0.005),ADC显著升高(t = 4.582,P<0.001).结论 对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DTI有助于寻找脊髓是否存在潜在的病变.FA和ADC是很有价值的脊髓圆锥损伤的诊断指标.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活动低下脊髓圆锥弥散张量成像

    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葛颖赵沃娃张路舒璇...
    339-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冻结步态的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冻结步态与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门诊选取60~80岁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并发冻结步态分为冻结步态组(n = 43)和非冻结步态组(n = 89).采用冻结步态问卷(FOGQ)、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5次起坐试验(FTSST)、等速肌力测试、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进行评定.结果 冻结步态组BBS评分小于非冻结步态组(Z =-2.354,P<0.05),TUGT、FTSST、UPDRS第二和第三部分评分以及帕金森病生活质量指数(PDSI)明显大于非冻结步态组(Z>3.074,t = 2.748,P<0.01).FOGQ评分与BBS、UPDRS第二和第三部分评分,以及PDSI显著相关(|r|>0.392,P<0.001).结论 冻结步态的发生影响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跌倒风险.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运动生活质量

    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

    马乾峰李立张伟丁健...
    345-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23年5月至7月,采用Qualisys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南京师范大学15例右侧FAI患者协调性和变异性进行测试.采集并截取步态周期数据,运用Matlab计算耦合角和耦合角标准差,比较在不同硬度地面上的差异.结果 在冠状面,髋-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大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膝-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小于软地面(P<0.05);在矢状面,髋-踝关节和膝-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大于软地面(P<0.01);在水平面,髋-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摆动前期和髋-踝关节承重期均大于软地面(P<0.05).与硬地面相比,软地面上耦合角标准差仅在矢状面髋-膝关节承重期小于硬地面,其余均大于硬地面(P<0.05).结论 FAI患者在三维面内各步态阶段在软地面上表现出更多的远端主导,即踝关节内翻跖屈优势增加,髋关节优势减少;协调变异性普遍高于硬地面.表明FAI患者在软地面上步行时会增加复发性外踝扭伤风险.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地面硬度步态协调模式协调变异性

    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干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

    梁馨文韩亚兵王世林潘玮敏...
    352-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n = 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n = 13)组和LI-PJT+BFR组(n = 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2.218,P<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3.262,P<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2.485,P<0.05),3组中LI-PJT组最低(F>5.042,P<0.05);各组CAIT评分显著改善(t>5.227,P<0.001),3组中LI-PJT组最低(F = 4.640,P<0.05).结论 LI-PJT+BFR可改善功能恢复期FAI大学生下肢动态姿势控制能力,效果与HI-PJT相似.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血流限制训练增强式跳跃训练

    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的疗效

    刘萍及翔王林平黄富表...
    36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 = 20)和B组(n = 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功能评定量表(PEDI)、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和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COPM)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t|>3.194,P<0.01),除ABC评分外,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t|>2.122,P<0.05).结论 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ASD儿童的感觉处理障碍和社会交往功能.

    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性聆听作业治疗社会交往

    案例学习法结合Seminar在物理治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朱兰郭川黄思思季盼盼...
    368-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eminar结合案例学习法在物理治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不定向招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1)和试验组(n = 21).试验组采用Seminar结合案例学习法,对照组采取单纯案例学习法,共3个月.观察两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试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t>2.421,P<0.05);试验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推理思维、提高师生互动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身整体能力以及教学7个方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6.667,P<0.05).结论 在案例学习法的基础上结合Seminar可提升物理治疗实践教学效果.

    物理治疗实践教学康复胜任力Senimar案例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