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侯深渊

双月刊

1000-758X

010-68745321

100086

北京市9622信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Journal Chines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1年在聂荣臻元帅的新切关怀下创刊,聂帅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是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人员的一个学术园地。广泛报道中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也报道有关中国空间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开展学术讨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放电通道长径比对霍尔推力器性能的影响

    李春波郭宁杨三祥高俊...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长度与宽度的最佳匹配关系,提升推力器性能,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LHT-70霍尔推力器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流体模型,研究了阳极工质流率对比冲、推力的影响,并通过与试验数据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放电通道长径比α(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对霍尔推力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电通道长径比的增加,电子温度降低,电子密度增加,电离率上升,离子密度增加,但由于中性原子密度与离子壁面损失增大,工质利用率下降;放电通道出口处电势降、比冲、推力和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由工质利用率、比冲、推力和效率随放电通道长径比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可知,在固定放电通道体积与内径,增加长度时,当放电通道长径比介于1.80~2.05,霍尔推力器性能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将为霍尔推力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长径比放电特性性能参数流体模拟

    一种适用于北斗三号星间扩展用户的定轨算法

    邵瑞强常家超林夏谭双杰...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网络扩展服务航天器的精密轨道确定及时间同步需求,提出了基于多项式轨道拟合方法的轨道确定与时间同步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中使用北斗星间链路双向测量数据必须具备初始轨道和钟差等先验信息的约束,可有效拓宽北斗星间链路使用场景.该算法以多项式表达航天器一段时间的轨道和钟差,并使用星间双向测量数据基于最小二乘算法迭代估计多项式系数,从而完成航天器轨道和钟差解算.利用北斗三号星间链路在轨实测数据的试验表明定轨和时间同步精度均在0.12m以内,有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星间链路自主定轨时间同步最小二乘算法多项式拟合

    基于自适应中心误差熵的相对导航滤波算法

    张爽曹璐杨宝健季明江...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心误差熵准则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非高斯噪声下具有强鲁棒性,但仍面临权值系数如何选择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变权值系数的自适应中心误差熵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将误差矢量引入权值系数更新函数,增强了代价函数对误差的敏感性,提高了算法的滤波精度.将其应用于编队卫星相对导航,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和中心误差熵卡尔曼滤波算法,所提算法在处理线性非高斯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时表现出了良好的滤波性能,具有更高的滤波精度和对非高斯噪声更强的抑制能力.

    卡尔曼滤波自适应中心误差熵非高斯噪声相对导航状态估计

    电离层对月基对地观测平台辐射成像的影响

    袁立男廖静娟董书莉武文波...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基对地观测是一种全新的空间观测手段,其将月球作为搭载平台对地球进行持续长期观测,具有超大可观测范围、高测绘带幅宽、多角度成像、高时间分辨率和长使用寿命等优势.地球电离层位于地表以上至1 000 km的高空区域,是影响月基对地观测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下热红外及微波辐射传输特性,研究开展了地球电离层对月基对地观测平台热红外和微波辐射成像影响分析的工作,并模拟不同纬度区域月基微波辐射亮温衰减值.首先根据Chapman分布定量化分析电离层电子浓度、折射率变化规律,再结合观测天顶角、碰撞频率等参数计算穿过电离层过程中不同高度处衰减及传输路径,最终采用积分方式获取热红外和微波在电离层中能量衰减量.结果表明,月基对地观测平台热红外和微波成像链路中电离层中造成的能量衰减与碰撞频率、热红外波长和观测天顶角有关,且地球电离层对月基对地观测平台微波成像的影响大于热红外成像的影响.此外,低纬度区域月基微波辐射受电离层衰减影响较大,月基微波亮温值降低约1.304 K;中纬度次之.

    月基对地观测热红外微波电离层能量衰减折射率

    基于级数反演的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算法

    席子瑞段崇棣左伟华李财品...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导弹在俯冲阶段存在垂直向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弹头沿曲线运动,导致瞬时斜距十分复杂,造成严重的距离徙动现象,方位向和距离向存在严重的二维耦合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数反演的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算法.该算法根据星弹双基系统特性,搭建了星弹双基轨迹模型,在距离频域方位时域进行多普勒频率校正,再利用级数反演的思想,推导出回波信号的二维频谱表达式,接着在二维频域上进行距离徙动校正和距离向、方位向压缩,确定目标成像位置,完成成像聚焦.最后通过计算量的分析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算法可实现对多目标的探测和区分,对军方察打一体化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中国军事行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距离徙动校正级数反演多普勒频率校正

    面向视频卫星的多目标跟踪技术

    陈海涛马骏李峰鹿明...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面阵探测器的广泛使用,面向视频卫星的多目标跟踪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图结构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在图的构建中,大多数从相邻帧提取线索,而忽略了以往帧的线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端到端的图网络框架,利用从多帧中提取的运动特征、外观特征、拓扑信息等多种线索,对图的节点、边和全局变量进行构建.实现这个统一框架的一个关键原则是为不同的线索和不同的来源(轨迹和检测目标)设计兼容的特征表示和图网络更新机制.该框架以前馈的方式运行,并以在线的方式进行训练.在公共数据集VISO、MOT16、MOT17基准上评测,取得了 99.8%、48.8%、51.8%的多目标跟踪精度,优于其他相关多目标跟踪算法,并通过消融试验验证了各个线索对多目标跟踪性能提高的有效性,未来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军事战争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

    多目标跟踪视频卫星图结构时空信息运动特征外观特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