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科技期刊刊群融合出版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韩婧韩燕丽
    629-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出版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路径.[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和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典型刊群的融合出版情况进行调研,对比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情况.[结果]科技期刊刊群融合转型有成效,实力强的刊群基本完成深度融合,但整体上成效不够显著,且发展极不平衡.[结论]科技期刊刊群在融合出版过程中应该秉持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顶层设计前考虑内与外、建设平台与运营端口的关系,按照媒体技术、内容生产流程、服务功能一体化的路径实施融合出版,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适度建设的理念.

    科技期刊刊群融合出版一体化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智库发展现状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吕青高强赵素婷何沁...
    635-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我国当前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研究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行摸底调研,反映当前业界对学术期刊出版智库的实践和认知,揭示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智库的发展态势,以期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智库研究和学术期刊出版智库咨询服务,为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研包括学术期刊编辑部、学术期刊学/协会、高校相关院系、学术期刊相关研究院所,以及学术期刊相关企业在内的开展期刊出版领域研究的机构,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当前学术期刊出版智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学术期刊出版智库影响力提升策略.[结果]总体来看,期刊出版领域的智库研究成果产出少、被决策层采纳的少,从业人员规模体量小,智库研究课题的经费来源单一,智库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智库建设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期刊出版智库行业发展的指导,期刊出版领域研究机构应加强成果转化并拓展经费来源,明确从事智库研究工作的使命定位、树立对标机构,加强对期刊从业人员智库研究素养的培养,运用智能化期刊数据平台工具开展智库研究,加强出版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研究机构出版智库期刊出版智库智库影响力

    中文专业化科技期刊办刊策略——以《液晶与显示》为例

    张莹周哲
    64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中文专业化科技期刊的办刊策略与方法,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传播影响力与服务能力.[方法]以《液晶与显示》为例,总结办刊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办刊策略与发展建议.[结果]明确办刊定位,凸显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化编委会,吸纳专业化青年编委;设立区域办公室,组织热点专题;发力科技媒体,设立特色栏目:通过上述举措,期刊的学术指标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被ESCI、Scopus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搭建科研与产业的合作桥梁.[结论]《液晶与显示》的办刊策略可为中文专业化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文期刊专业化区域办公室学术质量传播影响力服务能力

    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编委效应吗——基于管理学期刊的实证研究

    余芊芊尹逸贤张光耀王贤文...
    649-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管理学期刊编委发文的数量和质量,探究学术期刊是否存在编委效应,以期为期刊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管理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例,采用回归分析和因果推断方法,揭示编委发文身份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编委活跃度较低,大部分编委未在任职期刊发表过多论文;编委的发文身份与论文影响力存在显著关系,编委效应有条件地存在.具体来说,编委作为重要作者的论文影响力显著高于普通作者论文,而编委作为非重要作者的论文影响力则显著低于普通作者论文.[结论]建议编辑部提升期刊运作透明度并制定编委投稿政策,以减弱潜在的编委效应.

    编委效应期刊质量建设论文影响力回归分析因果推断

    借助新媒体提高临床实践指南传播力:《协和医学杂志》的探索与实践

    李娜刘洋李玉乐董哲...
    658-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医学期刊借助新媒体平台提高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传播力的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期刊实践经验,分析我国指南传播现状、传统指南传播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医学期刊在指南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并在《协和医学杂志》日常工作中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探索性实践,展示其提高指南传播力的典型案例及效果.[结果]我国重指南制订而轻指南传播的现象较为普遍,传统指南传播策略具有一定局限性.《协和医学杂志》的实践证明,借助新媒体可弥补传统指南传播策略中的不足,有效提高指南传播力.[结论]医学期刊作为指南发布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及平台优势,可在提高指南传播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实践指南传播医学期刊高质量发展

    国内医药卫生期刊应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制度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周志新曹金磊金子涵
    664-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目前国内医药卫生期刊应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收录的258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各期刊应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应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制度建立情况以及制度内容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相关惩罚措施等.[结果]256种(99.22%)期刊已制定应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但仅有29种(11.32%)期刊的制度内容较为完善,期刊对数据造假/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有125种(48.83%)期刊已制定针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措施,且具体惩罚工作机制也有欠缺,存在惩罚措施较为单一、全过程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实际落实效果较差等问题.[结论]国内医药卫生期刊学术不端应对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发布方式需要进一步细化,制度内容有待及时更新、完备性仍需提升.建议国内期刊进一步完善学术不端应对制度,优化学术不端惩罚机制,提升学术不端检出能力.

    医药卫生期刊出版伦理学术不端制度建设惩罚措施

    基于单篇论文学科分类号的高校文科学报学科结构特征分析

    耿海英李佳颐沈哲思
    67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单篇论文的中图分类号分析高校文科学报学科分布,并据此进行学报集群分析,全面了解我国高校文科学报学科结构特征,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109种高校文科学报在2022年刊发的1035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知网获取其中图分类号,通过统计分析、学科结构特征指标计算、构建学科结构相似度矩阵并进行聚类等方法对高校学报的学科结构特征及学科集群进行研究.[结果]高校文科学报发文学科以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为主,多数学报涉及这些学科且学科分布较为均匀;交叉学科论文占比接近30%,主要体现为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学报学科范围广、分布均衡、多样性高,农林类院校学报学科范围窄、分布不均衡、多样性低,理工类院校学报学科多样性有较大异质性;109种高校学报可划分为4个类别,4个类别对学科各有侧重.[结论]不同类型院校学报的学科结构特征差异较大,反映出不同院校学报的学科定位与学科优势不同.根据高校文科学报发文学科侧重,可考虑在单篇论文学科分类基础上开展期刊分类评价.

    高校文科学报学科结构特征中图分类号期刊集群

    多元出版模式下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刘晓玲廖雪琴廖宇郭金忠...
    682-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出版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模式,探索不同出版模式下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影响差异,为期刊影响力提升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对2018-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订阅、混合OA和完全OA 3种出版模式的期刊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不同出版模式下期刊影响力所受的影响差异.[结果]发文量与影响因子呈现倒U型关系;国际合作水平和热点论文数量对影响因子有正向影响,期刊OA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国家层面,美国和中国期刊的影响力相较于其他国家尤为突出;大规模出版商在OA出版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版商规模差异对不同出版模式期刊的影响加剧;快速交流需求高的学科中混合OA期刊的影响力更高.[结论]在OA出版的浪潮中,各出版模式的期刊均需平衡发文质量和数量,加强国际合作,适应国家政策导向,关注出版商规模效应,结合学科特性调整发展策略,在开放出版时代保持和提升学术影响力.

    开放出版出版模式开放获取期刊多元回归分析期刊影响力发文量学科特性

    2017-2022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现状及分析

    余倩
    692-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基本情况,汇总、梳理我国英文期刊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尝试为我国英文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文献调研、数据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我国主办的148种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开展调研和分析.[结果]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数量持续增长,被SSCI收录的数量也明显增长.英文期刊的出版周期仍以季刊为主,主办单位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办单位集中在京沪两地,近七成期刊"借船出海".与此同时,英文期刊还存在总数偏少、近2/3的期刊仅有ISSN号、学科分布不均、政策扶持力度较小等问题.[结论]为建设高品质英文社科期刊,应出台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加强监管引导、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出版传播平台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英文社科期刊高品质期刊科学评价体系出版平台建设

    AI赋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首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付国乐高霏程楷艺
    701-7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