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

康健

半月刊

1671-2064

chinakjzh@zgkjzh.com

010-59796075

10002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30号

中国科技纵横/Journal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查看更多>>全新定位“人文科技”,从人文的角度诠释科技和其他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的种种奥秘及变迁规律。融科普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一体,文、史、哲、科相互渗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纬公司:拉曼激光技术应用开启录井新模式

    田宏远
    1-2页

    大庆采油八厂科学布局技术开发

    尤红艳齐淋单红
    3-4页

    "焊花"照亮技术人生——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胜利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电焊工贾学志

    于佳邵明浩
    5-7页

    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与安全防护策略

    毛峰王璐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和安全防护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高电压试验的原理和目的,然后分析了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的原因和种类,接着讨论了高电压试验的方法和标准,最后提出了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的安全防护策略。本研究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电气设备绝缘高电压试验安全防护

    企业供电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

    魏小宁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加,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技术成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从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应用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企业供电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供电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发展应用

    聚焦青工创新,做好激励机制优化工作

    冯泽慧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90后""00后"青年群体已经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精准把握不同层次需求,引导他们聚焦创新,立足岗位,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发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胜利油田青年员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现行激励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尝试从成长、考评、文化三个方面予以激励,并提出具体建议,从而逐步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的青年员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青年员工胜利油田优化措施

    电解水制氢及其应用研究

    宋超谢淑贤张荣顺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已经成为重要任务。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将水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的化学过程,通常使用电能促使这一反应发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意义,并分析电解水制氢技术在电力行业、化工工业、工业生产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电解水制氢应用意义

    人工智能与自适应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优化分析

    张大伟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自适应在线监测系统性能优化的关键议题。在深刻理解性能瓶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优化策略,涉及数据预处理、模型优化以及硬件与软件协同优化等方面。这些策略在大规模、高维度监测数据环境中可以显著提升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希望本文可以为未来监测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自适应性在线监测系统

    基于OpenCV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口识别技术研究

    郑怡廷张宇赵琛辛强...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OpenCV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口识别技术,在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的在役检查过程中,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的管口自动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OpenCV计算机视觉库,采用灰度化处理、滤波处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霍夫变换算法实现管口的识别,以期提高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检查的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为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检查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控制棒驱动机构机器视觉计算机视觉OpenCV

    视觉大模型在轨交隧道缺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方爱国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轨交隧道巡检过程中,人工巡检工作存在的效率低、容易遗漏等问题,提出采用轨交检测车采集隧道内壁信息,结合轨交隧道的相关巡检规范,基于V-MoE视觉大模型开发轨交视觉大模型。与传统的机器视觉相比,在隧道壁潜在风险和缺陷检测方面,该方法的识别类型和识别精度均大幅提升,可以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是视觉大模型在新领域的重要突破。

    视觉大模型V-MoE轨道交通隧道壁缺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