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王大成

月刊

1674-7232

life@scichina.org

010-64015399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Journal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B病毒发现60周年,甲子展望新篇章

    曾木圣孙仑泉曹亚
    2221-2223页

    EB病毒与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曹素梅季明芳何永巧贾卫华...
    22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全球各人种普遍感染且终生携带的一类γ疱疹病毒.一般情况不引发疾病,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其感染与多种严重疾病密切相关.了解E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治疗EBV相关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对EBV的自然感染史及其特征进行综述,包括感染途径、潜伏状态和裂解复制过程;进一步分析影响EBV感染的环境和遗传因素;此外,本文还对EBV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概述,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如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等,特别强调HLA等免疫相关遗传基因在病毒致癌中的关键作用.基于EBV血清学、游离核酸及甲基化等新型标志物,探讨这些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为深入理解EBV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提供详实的流行病学依据.

    EBV感染EBV相关疾病流行病学

    EB病毒结构研究进展

    钟玲王昱霏杨澄宇黄洋...
    2245-2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在人类中广泛传播的γ疱疹病毒,其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种肿瘤、自身免疫病及长新冠等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EBV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但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特异的抗病毒药物上市.EBV属于双链DNA病毒,具有疱疹病毒典型的包膜-间层-核衣壳三层结构.近年来,随着结构生物学技术的进步,EBV包膜糖蛋白、间层蛋白及核衣壳蛋白的空间结构得到解析,并且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及衣壳蛋白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阐明,这将为EBV疫苗、抗体及小分子抑制剂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依据.此外,EBV相关蛋白的结构解析将有助于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深入探究病毒蛋白的功能.本文将对EBV结构、病毒组装与释放过程、目前已报道的EBV包膜糖蛋白、间层蛋白及核衣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三类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行综述,旨在为以结构为基础的疫苗及特异性小分子药物设计等提供理论基础.

    EB病毒包膜糖蛋白间层蛋白核衣壳蛋白抗病毒策略

    EB病毒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张华张婷庞德陈颖柔...
    2263-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EB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γ亚科,感染全球超过90%人口.EB病毒感染每年导致数百万非肿瘤和超过20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人类B细胞和上皮细胞是EB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EB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非常复杂,需要多个病毒包膜糖蛋白与不同宿主因子协同作用决定其宿主嗜性.近年来,科学家们对EB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为EB病毒相关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系统介绍EB病毒感染机制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方向,旨在深入理解EB病毒与宿主互作机理及干预靶点.

    EB病毒感染受体恶性肿瘤B细胞上皮细胞

    EB病毒的潜伏-裂解感染:调控机制与靶向策略

    邓红雨卢建红冯琳马健...
    2274-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主要感染人B细胞和上皮细胞.作为一种疱疹病毒,它主要有两种感染类型: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EBV感染绝大部分是潜伏感染,根据EBV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可以分为潜伏感染0型、Ⅰ型、Ⅱ型、Ⅲ型.建立终身潜伏感染是EBV的一大特征,在潜伏感染阶段EBV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的病毒拷贝数.裂解感染指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包装、成熟、裂解宿主细胞、释放病毒粒子、再感染其他细胞.本文综述了EBV潜伏、裂解感染的基因表达谱特征,代表性分子的功能,潜伏-裂解感染转换调控的分子机制,及激活裂解性感染的策略,旨在为通过利用病毒的潜伏-裂解感染的转换机制进行转化研发提供思路.

    EB病毒潜伏感染裂解感染

    EBV感染与代谢重塑的研究进展

    曹亚张哲
    2288-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感染驱动的代谢改变是病毒致癌的重要机制,病毒由于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体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致瘤病毒通过其自身编码的产物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模式,以有利于病毒生存,同时满足肿瘤细胞对代谢的需求,发挥多重生物学效应.为此,在病毒感染相关肿瘤中探讨病毒如何影响宿主细胞代谢通路,阐明其代谢重塑的特点与机制,揭示这种代谢改变的临床意义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人们对病毒与癌变的认识,为发展新的靶向策略提供启示.

    EB病毒致癌宿主代谢重塑

    EBV非编码RNA的功能及其机制

    何江熊炜李欣孙仑泉...
    2298-2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Y疱疹病毒亚科,在人群中广泛流行,与鼻咽癌、胃癌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EBV致瘤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EBV非编码RNA包括EBV长非编码RNAs(EBV long non-coding RNAs,EBV lncRNAs)、EBV编码小RNAs(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和EBV微小RNA(EBV microRNAs,EBV miRNAs).通过与潜在靶基因相互作用,EBV非编码RNA在病毒复制与潜伏、肿瘤细胞存活、增殖、转移和免疫逃逸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EBV lncRNAs,EBERs和EBV miRNAs在EBV相关肿瘤中的功能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靶向EBV非编码RNA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EBVEBV非编码RNAEBV长非编码RNAEBV编码小RNAEBV编码微小RN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免疫机制及临床管理

    刘梦佳王然谢正德
    2311-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原发性EBV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IM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其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包括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可伴有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皮疹等临床表现.IM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目前,对于临床IM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抗病毒治疗并不能获得显著临床效果.本文系统总结了IM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IM的临床诊治和管理提供参考.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

    艾军红王然谢正德
    2321-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EBV感染T和NK细胞所致的一种淋巴增殖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反复发生或持续数月至数年,伴肝脾肿大,外周血EBV-DNA载量升高,可发生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白血病、淋巴瘤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本文综述了CAEBV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为CAEBV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淋巴增殖性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进展

    王颢钧肖倍倍马骏麦海强...
    2330-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原发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隐窝、侧壁和顶后壁.其多发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稳定.鼻咽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EBV在鼻咽癌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依靠鼻内镜病理活检与MRI,PET/CT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与分期.目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化疗与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其疗效.EBV相关标志物在鼻咽癌筛查、预后评估、疗效监测与随访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EBV与鼻咽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治方面的密切联系,并展望了未来鼻咽癌与EBV相关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鼻咽癌EB病毒发病机制综合治疗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