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王大成

月刊

1674-7232

life@scichina.org

010-64015399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Journal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膀胱癌尿液诊断标志物及诊断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刘楮张成俊煜陈泽华潘柏林...
    1439-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膀胱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膀胱镜检和病理学检查,但这些检查有创且痛苦.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试图在尿液中开发和鉴定用于膀胱癌无创诊断的肿瘤标志物.现有的研究发现,尿液中的脱落细胞、DNA、RNA、蛋白质、代谢物、外泌体等成分或标志物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肿瘤残留判断等展示出良好性能和应用前景,而且已有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如UriFind,Bladder Epicheck等.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已被应用于尿液细胞学检查,不但解决了敏感性低的难题,而且能大幅提高诊断效率.本文就近年来尿液诊断标志物和尿液诊断技术在膀胱癌精准诊疗中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膀胱癌尿液标志物DNA甲基化精准诊疗人工智能

    治疗新冠中药中的小RNA可靶向新冠患者的差异基因

    乔翔宇黄凤鸣史晓虎邓兴宇...
    1454-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80%以上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接受了传统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治疗,其临床疗效已有报道.然而,中药治疗新冠病毒病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此前研究发现,中药小RNA(small RNA,sRNA)是中药新的有效成分.本研究对22名采用透解祛瘟颗粒进行治疗的新冠病毒病患者进行了队列分析.观察到服用透解祛瘟颗粒后,数千种草药小RNA进入了患者血细胞中.与此相应,患者体内下调的新冠差异表达基因与血液中检测到的高丰度中药小RNA的预测靶基因高度相关.此外,本研究计算了本草数据库中245种中药饮片所含有的丰度最高的前30条小RNA的预测靶基因占新冠病毒病患者的337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的比例,其中33种中药饮片的预测靶点所占比例超过了50%,这些中药饮片被认为是治疗COVID-19 潜在的有效饮片.其中,来自橘红、瓜蒌皮与佛手的丰度最高的前30条小RNA的预测靶基因被实验证实.本研究不仅阐明了中药对新冠病毒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新的分子机制,也为新冠治疗处方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传统中药透解祛瘟颗粒COVID-19转录物组测序

    小型猪四肢间质通道的三维可视化及与人体经脉的比较

    熊枫宋晓晶黄江伟贾术永...
    1466-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间质中存在长程流动的组织液,可能与经络相关.本团队前期通过在小型猪四肢的循经低电阻点注射一种亲组织液的小分子荧光物质,在体表观察到部分循经迁移的荧光轨迹,解剖发现迁移轨迹主体位于深层间质组织.为比较深层迁移的循经间质通道和人体经脉的关系,本研究首先用经络定位仪测定8只健康小型猪四肢的低电阻点,其中6只小型猪分别进行12条循经低电阻线注射(1条/腿),1只小型猪作非经的对照注射,最后1只小型猪按照人体骨度分寸标记用作横切面位置定位.在低电阻点及旁开高电阻点注射微量荧光素钠后,小型猪注射过量麻药并冷冻肢体.取下四肢经冷冻、包埋后进行整体横切,用装有窄带滤色镜的数码相机与蓝激光照明切换采集横切面的明场与荧光图像,观察荧光信号在横切面的分布特征.从横切面上荧光信号区域组织取材做新鲜组织冰冻切片观察其微观结构.连续横切面图像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结果发现,四肢的低电阻点注射荧光素钠后在横切面上观察到可重复的12条循经迁移轨迹,除前肢三条与人体上肢三阴经类似的循经间质通道向近心端迁移逐渐汇聚成一处外,其余通道相互独立,位置固定.而在旁开非经注射后仅出现接近椭球体的局部扩散,或者扩散到附近的间质通道后继续循经迁移.横切面上的荧光信号位置与传统中医描述的经络循行接近,与针刺的针尖位置基本一致,其微观结构为结缔组织中充满网格状纤维的间隙结构.本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长程连续的间质通道,是中医经络的科学内涵之一.

    经络间质通道三维可视化荧光素钠整体横切穴位针刺小型猪

    理性调控甲醇定向生物合成酵母单细胞蛋白的新策略

    罗会颖姚斌
    1488-1490页

    基于全基因组的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藻苔属对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

    段磊陈红锋
    1491-1492页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