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96-2223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Journal China Scientific Data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及东盟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集专题》卷首语

    邱玉宝贾国强杜小平孙希延...
    1-2页

    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及东盟十国河流、湖库面域矢量及其覆盖率数据集

    彭崇泰邱玉宝赵宁贾国强...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径流是水循环中的重要过程,流域中河流的分布信息对该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和东盟十国属于多云雨、山地特点突出的区域,对比已有的河流面域数据产品,发现对该区域的河流信息表征不足。为获得更为精确的河流分布数据,满足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评估,本文采用欧亚大陆河流矢量数据(2010)及欧空局(ESA)全球土地分类数据(2020)陆表水体产品,通过融合形成综合河流矢量数据,再采用膨胀和收缩缓冲分析方法,解决河流不连续问题,并制作了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及东盟十国河流面域矢量数据。通过对ESA 土地分类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同区域的湖泊面域矢量数据。最终,本文计算了河流和湖泊的覆盖率,并生成1km格网的河流和湖库覆盖率数据集。与HydroRIVERS数据集,以及4种水体遥感数据集(Global Surface water,Esri Land Cover,Dynamic World V1,GRWL)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数据集在研究区对河流水系的表征能力更强,比原始输入数据集具有更丰富的细节,表现为:本数据集填补了欧亚大陆河流矢量数据(2010)中缺少的山区支流部分,解决了河流不连续、缺失等问题。本数据集为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及东盟十国的水体提取提供基础的先验数据,在洪水预报、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服务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灌溉、能源等社会经济活动。

    中国广西、云南、贵州东盟十国河流水系面域矢量数据集覆盖率

    2015-2022年漓江流域12天时间分辨率地表水体面积数据集

    梁怡邦邱玉宝贾国强赵宁...
    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喀斯特地貌在广西地区分布广泛,具有汛期降水强度大、水文过程迅速且时空异质性高等特点。水是重要的生态基础和自然资源,及时、准确地获取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旱涝灾害的快速评估以及实现各个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数据集以广西桂林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前地表水体监测频次低、水体提取方法受限于样本信息以及在复杂地形区域内提取精度较低等问题,结合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2光学等多源遥感数据,基于雷达和光学传感器成像原理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阈值进行矢量分类的方法,剔除了绝大部分地物阴影的干扰,构建了 2015-2022年漓江流域时间分辨率为12天、空间分辨率为10米的地表水体面积数据集,共包括196期地表水体矢量数据。通过对数据集的空间分布和定量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数据集对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入、出水口以及复杂地形区域内小型水体等的提取精度较高,总体精度达到92。73%,Kappa系数为0。85。本数据集可用于支撑漓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管理,能够为应急管理、灾害防治、水利开发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地表水体面积Sentinel-1/2矢量分类漓江流域

    2001-2020年中国广西及东盟区域1 km分辨率降尺度月度降水数据集

    赵宁邱玉宝贾国强孙希延...
    3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广西及东盟区域位于亚洲东南部,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洪涝灾害频发,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高分辨率、高精度降水资料可有效支撑区域水资源、农业、灾害及生态等管理和研究。本研究以2001-2020年全球降水观测计划降水数据(GPM IMERG)为因变量,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地表蒸散发(ET)、地表温度(LST)、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STER)海拔(ELV)等解释变量,引入考虑变量随地理环境影响变化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构建空间分辨率为10km的年尺度模型,经过测试选取验证精度良好的指数核函数。通过回代,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解释变量,构建了 2001-2020年中国广西及东盟区域1 km年度降水数据集,并进一步采用比例指数法获得研究区2001-2020年1 km月度降水数据集。采用2001-2020年2679个地面观测站点数据对降尺度数据集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偏差分别为0。792、74。610mm、-0。122%。本数据集能够有效反映1 km分辨率下的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差异性,可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灾害模拟等研究领域。

    降水广西及东盟区域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PM)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核函数

    2018-2020年广西甘蔗10 m分辨率种植分布数据集

    陈森政叶回春聂超甲雒培磊...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物种植分布的提取是作物监测的基础,及时准确地提取出甘蔗种植分布对甘蔗监测及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采用主被动遥感协同方法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开展了广西甘蔗种植分布提取方法研究,并结合多年调查的地面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 2018-2020年广西甘蔗种植分布。该方法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得到的2018年广西甘蔗种植分布总体精度达92%,Kappa系数为0。85;2019年广西甘蔗种植分布总体精度达94%,Kappa系数为0。88;2020年广西甘蔗种植分布总体精度达94%,Kappa系数为0。88。本数据集可作为广西甘蔗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数据,也可为广西甘蔗生产管理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甘蔗Sentinel-2数据主被动遥感协同决策树分类广西

    香蕉枯萎病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集

    叶回春陈森政郭安廷聂超甲...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蕉枯萎病被称为香蕉"癌症",目前已严重威胁着全球香蕉生产。及时精准地识别香蕉枯萎病植株对疫株除治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香蕉枯萎病的无人机遥感识别方法,本研究在广西隆安县的一个香蕉种植农场,选择有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区域,获取了香蕉枯萎病遥感综合实验数据,经过整理和预处理制作了本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了无人机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香蕉枯萎病发生状况地面样点调查数据,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采集时天气晴朗、无云且光照充足,飞行高度120 m,空间分辨率8 cm/pixel;香蕉枯萎病发生状况样点调查采用过高精度手持GPS单元进行样点经纬度信息采集,并在室内将地面调查样点位置与无人机影像上对应香蕉植株的中心位置进行匹配。本数据集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高,地面样点调查数据准确,可应用于香蕉枯萎病无人机遥感识别与监测相关研究,对促进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枯萎病病害香蕉无人机多光谱遥感

    2000、2010和2020年中国广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融合数据集

    郝璇贾国强邱玉宝马姜明...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全球/中国广泛应用的6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数据产品,包括欧空局全球土地覆盖产品(ESAGC)、ESRI全球10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ESRI-LULC)、清华大学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产品(FROM-GLC)、武汉大学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全球30米高分辨率系统土地覆盖产品(GLC_FCS30)以及GlobeLand30(GLC30),通过对多个数据产品进行重分类,提出基于一致性评估的多源数据产品融合方法,合成新的广西区域2020年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产品,与地方统计年鉴数据相关系数大于0。94。研究进一步选用有长时间序列的三套数据(CLCD、GLC FCS30和GLC30)融合形成广西2000、2010及2020年共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融合数据产品。本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的融合应用提供方法基础,融合数据可以更好的支持广西区域的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研究。

    广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空间一致性评估数据产品融合

    漓江流域2016-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分布数据集

    颜业峰朱岚巍吴美青孙希延...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监测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经过原始数据定标、镶嵌、裁剪等多项预处理手段,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作为分类训练样本,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桂林市漓江流域2016-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情况进行分类。结合原始随机检验样本,利用混淆矩阵分析方法对数据集进行精度评估验证。分类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效果较为良好,总体分类精度均达到95%以上,Kappa系数均在0。8以上。总体上,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占比在65。2%左右。空间异质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2016-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由4。17%扩张到5。19%。本数据集可以为土地格局时空变化、土地利用转移演变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遥感影像遥感解译监督分类

    1990-2020年中国广西海岸线遥感监测数据集

    李开鑫张丽李丽陈研茹...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南临北部湾,是"一带一路"交汇的重要门户,拥有丰富的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对于海岸线位置变化和类型转换的遥感监测,可为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支持。本文采用1990-2020年5个时段的Landsat TM/OLI数据,对广西沿海地区进行海岸线提取研究。利用ArcGIS 10。2软件对海岸线的位置进行可视化解译,然后进一步将海岸线划分为人工和自然海岸线两个主要类别和生物质海岸线、砂质海岸线等6个二级类别。本数据集具有时间序列长、精度高、海岸线类型全面和聚焦2015年(可持续发展元年)前后海岸线变化趋势的特点,可用于海岸线时空分布特征和海陆格局演变的研究。

    Landsat海岸线中国广西岸线类型

    2012-2021年东盟10国高耗能产业数据集

    谢燕妹马彩虹隋欣杨进...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盟地区各个国家的能源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该区域的高耗能产业分布不均匀,因此及时掌握东盟地区高耗能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极为重要。本文基于375米高时空分辨率的NPP-VIIRS主动式火点数据,采用基于改进Kmeans的时空密度分割算法,叠加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形成了东盟地区2012-2021年10年间的高耗能产业数据集。本数据集提供了高耗能产业数据的位置信息、地表覆盖类型、所属国家、起止运行年份等信息,对该区域的能源分配与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其与中国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高耗能产业主动式火点数据东盟2012-2021年时空密度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