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院院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方新

双月刊

1000-3045

bulletin@cashq.ac.cn

010-68597146

10086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52号

中国科学院院刊/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科院主办的科技指导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读者对象:科技决策层、管理层、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基础能力

    黄从利周非特徐祥张玲玲...
    42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两弹一星"到"中国天眼",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多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新形势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位、含义和分类也在不断变化.在深入调研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我国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面临着用户群体相对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欠落实等挑战与问题.针对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优化项目立项、建设、验收等管理制度,增强对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和评估,加大对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3条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未来规划、管理机制完善和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构建面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体系:结构框架与实践思考

    张玲玲黄从利周非特徐祥...
    436-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考虑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等多方面要素,面向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及社会实际需求,筛选适合区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政府产业规划的重要任务.文章从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出发,借鉴多个产业筛选经典理论,构建了一套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体系,包含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升级潜力、技术支撑能力、社会需求条件、政府干预力度和其他相关机会六大维度,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和产业筛选工具.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筛选

    国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宋大成肖帅李天鸣温珂...
    447-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在开放科学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增进创新合作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资源稀缺性和资源可持续性2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4种开放共享模式:公共普惠共享模式、市场响应共享模式、集约保障共享模式和战略合作共享模式.遴选国外代表性案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开放共享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基于对这些模式的深入分析,探讨对我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方面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稀缺性资源可持续性开放共享模式案例比较

    美国能源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我国开放服务趋势研究及启示

    董璐李宜展李云龙王学昭...
    459-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重大设施")是大科学时代创新的关键,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抢占科技制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和优化重大设施布局的同时,大力推进重大设施开放共享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将其科技基础条件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美国能源部目前管理28个向全球科研用户开放的国家重大设施.文章通过梳理美国能源部重大设施开放共享现状,深入剖析2015-2022年我国对美国能源部重大设施的使用需求、成效和困境,以期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及布局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美国能源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服务布局建设

    关于国际科技组织在华发展的研究

    孟繁超任孝平李子愚沈云怡...
    472-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科技组织集聚并整合了全球大量的创新资源,是科技政策和规范的倡导者、国际技术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先进理念的协调者.在当今全球局势之下,国际科技组织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彰显一个国家科技文明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我国现阶段仍面临国际科技组织数量少,以及缺乏成熟的引进、管理、服务机制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文章从国际科技组织角度入手,概述了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作用,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及国内各部门和地方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国际科技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了我国在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落户、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国际科技组织发起设立入驻落户国际组织任职

    数字平台自治的边界重构及政府监管策略研究

    董纪昌战飞扬李伟郭金录...
    488-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平台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如何厘清数字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边界,有效发挥数字平台的秩序维护职能,是数字经济治理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从数字平台自治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数字平台自治的基本模式和其面临的监管挑战;然后,通过对美国和欧盟数字平台自治的监管理论和法律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不同监管模式的优缺点;最后,针对当前我国数字平台自治边界较为模糊,政府监管出现过度包容和过度管制的两难困境,提出在重构治理边界的基础上,由粗放式的刚性监管向审慎的柔性监管转变、由命令式监管向合作式监管转变、由事后监管向全流程监管转变的政策建议.同时,文章主张提升数字平台的合规经营水平,使其实现自我规制和主动合规,以期促进我国数字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据要素数字平台平台经济平台自治合规监管

    基于LDA模型与政策工具的中国数据主权政策研究

    乔晗徐君如
    498-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数据主权已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数据主权战略部署,在数据资源、数据技术和数据规则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与博弈.文章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数据主权政策,运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和政策工具量化分析中国数据主权政策的过程演化、主题特征,并综合考虑全球数据主权态势,提出4条政策建议: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优化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流程;完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模版;强化数据安全法治保障.

    数据主权数据安全政策工具LDA模型

    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改革思路研究

    肖尤丹王珊珊
    509-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战场之一,加强知识产权安全审查是保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健全知识产权安全保护的重要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及其实施迎来国内、外双重压力,亟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章分析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制度博弈与挑战,明确了当前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对知识产权转让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梳理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及具体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知识产权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和实施优化思路;在理论上厘清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的制度困境,在实践上可为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工作提供研究参考.

    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国家安全安全审查

    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政策、实践及展望

    董敬明刘子飞陈丽梅
    519-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碳汇交易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等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有效机制.文章分析比较了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在碳市场建设、"双碳1+N"政策框架下,我国海洋碳汇交易顶层制度初具基础,具体表现在:国家层面出台实施了多部海洋碳汇标准;在地方层面上,部分区域发布和实施了典型海洋碳汇交易的核算指南或方法学,操作性政策正在逐步构建;个别区域开展了海洋碳汇交易的探索性实践,探索性交易涉及红树林、双壳贝类、大型藻类、盐沼等交易标的,以及直接购买、参加保险、质押贷款、拍卖等交易方式.我国海洋碳汇的政策规范和探索性交易,为未来更加规范的海洋碳汇交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不健全的交易流程、不规范的审查和报告、缺乏监督的平台和普遍较低价格等因素,降低了海洋碳汇在碳资源优化配置及蓝色经济转型升级中应发挥的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推进未来海洋碳汇交易发展的建议:将海洋碳汇纳入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核心的交易体系,加快标准和方法学研制以健全操作性政策,改进交易流程、健全方法、多元化主体,并开展针对性的实践.

    海洋碳汇交易海洋碳汇政策碳交易政策蓝碳交易海洋生态修复

    我国算力发展的需求、电力能耗及绿色低碳转型对策

    陈晓红曹廖滢陈姣龙张静辉...
    528-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力作为释放数据价值、激活数据潜能的关键驱动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与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算力基础设施如计算中心或数据中心等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能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统筹算力发展与绿色低碳目标成为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在梳理我国算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我国算力的发展需求,并通过分析未来我国算力的增长趋势和电力能耗的关系,从顶层设计、区域布局、平台建设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算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算力绿色低碳转型及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算力电力能源消耗数据中心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