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矿业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magazine@chinamining.org

010-6833257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中国矿业/Journal China Mining Magaz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期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矿业开发的法规及法律,反映我国矿产勘察与矿业生产建设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矿产勘查与矿山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我国战略性矿产供应安全的思考

    赵超许安民李鹏郑雄侃...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稳定、充足的供应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我国将 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名录,美国、欧盟也相继发布了关键矿产清单。本文根据我国战略性矿产供需形势,简要分析了战略性矿产供应存在的风险隐患:一是资源禀赋差,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二是资源需求强劲,国内供应压力大;三是对外依存程度高,境外获取风险大;四是与美、欧关键矿产高度重合,国际竞争态势波动大。针对以上风险隐患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国内地质找矿力度,保持后备资源储量供给;二是加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国际矿业合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四是建立战略性矿产目录定期更新机制。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供应安全新兴产业

    "双碳"战略目标下矿山企业减排增汇路径分析

    刘招平郭云清蒋颖邱竹君...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业作为碳排放量高的行业之一,对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探索高效的降碳减污、减排增汇措施是矿业发展急需破解的关键难题。本文从矿山生命周期碳排管理、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治理、员工意识提升四个路径剖析矿山企业的"双碳"目标实现制度规划、技术方法和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矿山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矿山新建和扩建项目总体布局规划、矿山防洪系统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修复、节能减排措施以及提高回收利用率等一系列创新而实用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该项成果为矿企降碳减污及控制碳排放强度提供借鉴。

    减排增汇绿色矿山"双碳"战略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采矿权退出补偿方式研究

    袁智雨王娟刘鑫郭琳琳...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妥善处理采矿权退出补偿方式是平衡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研究深入剖析自然保护地内采矿权退出补偿方式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揭示了其存在的复杂性特征。这种复杂性归因于三方面,一是补偿范围模糊笼统,直接损失范围不统一,间接损失常被忽略;二是补偿标准设定粗略,未体现分类管理原则,缺乏科学评估方法,且补偿结果的可接受性低,影响了补偿标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三是补偿手段平面单一,资金补偿受限于财政压力与评估难题,而非资金补偿方式面临操作复杂和难以落地执行。鉴于此,有必要完善目前的补偿方式,具体而言:在补偿范围上,应公平合理地认定直接损失,基于权益限制的区别划分具体赔偿内容,且扣除公平负担,同时全面考虑间接损失。在补偿标准上,应根据自然保护地的类型和功能分区制定三类补偿标准,并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与可比销售法等科学方法来确定补偿金额,同时确保补偿的公正性。在补偿手段上,应优化资金补偿的筹措机制,并强化非现金补偿方式的制度化衔接。最终,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形成采矿权退出补偿方式的制度合力,以最严密的法治思维促进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矿产资源管理采矿权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采矿权退出补偿方式

    完善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若干建议

    曲俊利孟刚苗琦陈敏...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储量年度报告是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掌握矿产资源家底,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演变与改革,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在梳理沿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与其他工作的衔接关系,总结了实践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建设滞后、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系统性的管理文件和标准规范、强化矿山储量数据的对比校验手段、加快智能矿山和三维数字矿山建设等政策建议。

    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动态监管矿山测量信息化建设信息公示

    黄河流域煤矿生态修复法律保障研究

    乌兰图雅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矿开发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黄河流域煤矿生态修复法律保障,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煤矿开发现状及生态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煤矿生态修复法律法规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指出了黄河流域煤矿开发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全过程法律监督方面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煤矿生态修复法律保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黄河流域煤矿开发生态修复法律保障

    地质调查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研究

    吴楠李洁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档案资料纸质与电子化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电子会计档案特点,分析当前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困境,提出通过转变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质量标准,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长期保存研究及打造专业管理团队等建议,力争实现电子会计档案资料管理的转型突破。

    会计档案电子会计档案档案管理管理研究转型应用

    矿业项目投资评估模型构建与决策研究

    罗林山黄超杨相陈灵...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业投资项目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技术性强、不确定性因素多且复杂的特点,为矿业投资人提供投资思路与方法,提升决策的科学水平,本文系统地对矿业投资项目分类与特点、矿业项目总体投资逻辑、矿业项目考察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出一套矿业投资评估要点模型与决策参考标准,研究制定出矿企合法合规、证照合法齐全、矿业权资源优质、采选条件适宜、基建利用率高、周边环境政策优化六大评估决策标准及细则,根据不同类型矿业投资项目匹配相应的决策标准,采用权重分值法将各个项目按照决策标准细则评分,以评分将矿业项目分为优质(100~85分)、次优(85~70分)、一般(70~50分)、劣质(50分以下)四个等级,建议优质矿业项目、次优矿业项目可考虑投资,一般类矿业项目投资需谨慎,劣质矿业项目不可投。构建成矿规模研判模型估算矿业权储量,进一步建立矿业权价值评估模型计算矿业权投资参考价格,结合项目等级,为矿业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回报率。

    矿业投资评估模型考察要点风险决策标准

    国有矿山企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孟玲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国有矿山企业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中流砥柱,其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欠缺和短板。本文解析了科研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工作职责,从广义范围阐述其系统性、协同性、主观能动性等显著特点,深入剖析国有矿山企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科研管理部门定位偏差、科研管理人员要求不明确、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梯队不健全、管理模式偏传统、科技报告管理待优化等具体问题,针对现有不足提出优化对策建议,为国有矿山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①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分设职能层、部门层与研究室层三个管理层级,各层级之间形成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管理人员提出具体岗位要求;②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育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③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通过项目绩效、分红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实现经济性激励,同时注意不同激励方式的适用人群;④ 搭建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科研管理全流程管理与跟踪,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时做好科技报告管理与再利用。

    国有矿山企业科技创新科研管理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经济推动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考

    吕晓岚孙月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构成驱动"两山"转化的重要引擎。在介绍生态产品、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资源资产、地质调查生态产品、数字经济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及经济关系和经济主体、地质云共享地质调查生态产品数据的基本情况,以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地质调查生态产品的效益、地质公园网站在实现地质公园生态产品价值中的作用。最后得出数字经济推动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点思考:一是进一步梳理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二是深化数字经济助推地质调查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三是探索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价值估算体系。

    数字经济地质调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质云

    黑龙江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史珍珍刘玉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类型为锶矿泉水、偏硅酸矿泉水、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在黑龙江省已查明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点有 292个,通过调查评价工作对全省饮用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正在开发利用的矿泉水点占比 30%,且存在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超标情况。并为黑龙江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饮用天然矿泉水锶矿泉水偏硅酸矿泉水开发利用污染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