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姚树桥

双月刊

1005-3611

zlcy@chinajournal.net.cn

0731-85292472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在初中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崔艳雨王春前陈珅王玮...
    893-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初中生群体中修订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443名初中生在时间1施测一般情况问卷、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并对其中的270名初中生在时间2施测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另外选取429名初中生施测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单维结构;(2)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α系数和ω系数分别为0.793和0.796(样本1时间1)、0.793和0.800(样本1时间2)、0.833和0.835(样本2),重测信度为0.588(样本1);(3)T1积极心理健康素养与T1家庭经济状况(r=0.147,P<0.01)、积极应对方式(r=0.442,P<0.001)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r=0.281,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T1抑郁(r=-0.457,P<0.001)和焦虑(r=-0.341,P<0.001)呈显著负相关;(4)T2积极心理健康素养与T2积极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737,P<0.001),与T2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538,P<0.001);(5)T1积极心理健康素养与T2积极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01),与T2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7,P<0.001).结论:积极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以后的相关研究.

    积极心理健康素养效度信度

    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在性别和时间变量上的测量等值性

    刘海东虞芷筠李浩熊紫欣...
    898-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验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的跨性别测量等值性及纵向测量等值性.方法:以598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先后两次进行测量.结果: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的单因子模型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时间的数据中均拟合良好,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时间点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及严格等值均可被接受.结论:简版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的单因子结构在性别、时间上具有测量等值性.

    青少年心理灵活性性别等值纵向等值

    初中生贫困心态影响跨期决策的机制——自我控制的作用

    熊建萍周佳豪陈慧慧
    902-907,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两个研究探讨状态和特质自我控制在初中生贫困心态影响跨期决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一启动贫困心态,测量被试的状态自我控制,分析状态自我控制在贫困心态影响跨期决策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2(特质自我控制:高、低)x2(贫困心态:启动、未启动)两因素设计,探讨特质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1)状态自我控制在贫困心态与跨期决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贫困心态损耗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资源,导致其更偏好较小的立即收益.(2)特质自我控制在贫困心态影响跨期决策中发挥调节作用,贫困心态使低自我控制初中生在跨期决策中变得更短视,对高自我控制者影响不显著.结论:初中生自身形成的自我控制能力能有效补偿贫困心态损耗的自我控制资源,避免其短视倾向.

    贫困心态初中生跨期决策自我控制

    社会排斥对跨期决策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归属需求的调节作用

    杨晓莉冯琳邹妍刘晶莎...
    908-911,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排斥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和归属需求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以26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情景类型(社会排斥/社会接纳),因变量为跨期决策时间折扣率,中介变量为状态自我控制,调节变量为归属需求.结果:(1)社会排斥正向预测时间折扣率;(2)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和时间折扣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归属需求在社会排斥影响自我控制的路径中起调节作用.在被排斥个体中,相较于低归属需求的个体,高归属需求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下降得更多.结论:社会排斥会导致自我控制资源的下降,进而导致短视决策,但这一路径会因为个体归属需求的差异而不同.

    社会排斥自我控制归属需求跨期决策

    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的影响

    何赟周冰涛蒲璐萌杨波...
    912-916,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考察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的影响.方法:首先给被试呈现不同类型的图片(毒品相关线索VS.中性线索),然后要求被试进行时距评估和跨期决策.整个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1比较毒品相关线索组被试(n=56)和中性线索组被试(n=58)的短时距评估差异;实验2对比毒品相关线索组被试(n=64)和中性线索组被试(n=60)的长时距评估和跨期决策差异,并对毒品相关线索、时距评估和跨期决策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①实验1发现,在毒品相关线索下被试会高估短时距(1200ms、1600ms).②实验2发现,在毒品相关线索下被试会高估长时距(30天),倾向于选择近期较小的奖励.长时距评估在毒品相关线索与跨期决策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的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存在影响,主要表现为毒品相关线索启动会导致戒毒人员显著高估时距,并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即时获益.

    毒品相关线索时间知觉跨期决策戒毒人员

    在线代理求助中的不确定性沟通影响患方态度

    吕小康杨婷婷付春野寿春怡...
    917-921,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在线问诊平台下代理求助行为和医生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对患方对医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2(代理求助:代为问诊vs.信息搜寻)×2(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含蓄vs.直白)×2(疾病严重程度:轻症vs.重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结果:代理求助和不确定性沟通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代为问诊和含蓄的不确定性沟通方式下的患方态度更积极,即对医信任、对医印象、在线问诊满意度和推荐行为倾向更高.代理求助和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对患方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信息搜寻时,相比于直白的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含蓄的不确定性沟通方式下患方态度更积极.结论:在线问诊中的医生用含蓄的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可使搜寻信息的代理求助者的对医态度更积极,这为改进在线问诊平台中的医患沟通方式提供了启示.

    在线问诊代理求助不确定性沟通方式医患信任

    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不同程度抑郁的调节效应

    王军妮陈思文李倩田小娟...
    922-927,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不同程度抑郁调节效应的差异.方法:采用CES-D筛选出无抑郁、阈下抑郁和抑郁个体179名,使用指导语和句子整理任务诱发被试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以带有反馈的复杂几何图形来诱发个体的挫折后抑郁,使用正负情绪量表的正性(PA)和负性(NA)指标来监测被试的情绪变化.结果:有意识注意分散对无抑郁者的PA提升效果显著,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阈下抑郁者的PA提升均显著,无意识注意分散对抑郁者的PA提升显著;有/无意识注意分散对NA的降低均不显著.结论:认知资源的多寡决定不同调节策略的效用.抑郁越重、资源可及性越差,无意识注意分散策略越有效,反之有意识策略越有效.中等抑郁两种策略均有效.

    有意识注意分散无意识注意分散抑郁阈下抑郁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团体辩证行为治疗

    潘美蓉邱孙伟刘璐李海梅...
    928-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辩证行为治疗(DBT)在国内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可行性和初步疗效,并分析疗效预测因素.方法:对20名成人ADHD开展团体DBT,收集参与度及满意度,分析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时和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的多方面指标变化,并探索疗效预测因素.结果:治疗参与率为88.3%,满意度4.3~4.8分(满分5分);通过治疗患者核心症状(g=0.634~1.031)及抑郁情绪(g=0.379~0.664)显著下降,情绪调节(g=0.296~0.616)、觉察能力(g=-0.386~-0.581)及自尊水平(g=-0.305~-0.298)显著提升,并在3个月随访时维持.疗效积极预测因素包括男性、治疗早期起效及基线核心症状得分更高;消极预测因素包括基线执行功能更差及存在共患病.结论:DBT适用于我国成人ADHD,带来多方面改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为适应证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辩证行为疗法可行性研究预测因素

    团体运动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赵凡张池何木叶韩宏岩...
    935-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肠道菌与健康直系亲属的差异,并探讨团体运动干预对ASD儿童的肠道菌群及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家庭为单位,4名ASD儿童参加15次团体运动干预,每次1小时,对照组为8名健康直系亲属.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ASD儿童运动干预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使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估ASD儿童行为症状的变化.结果:干预前ASD儿童丹毒丝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典型发育同胞组,且运动干预后其丰度并未显著降低.运动干预后ASD儿童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丰度比值明显降低.此外,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在干预后有进步趋势,且与其体内拟杆菌门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ASD儿童体内部分有害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典型发育儿童.运动干预可能通过提高拟杆菌门丰度,进而益于ASD儿童社交功能的改善.

    孤独症谱系障碍运动干预团体干预肠道菌群

    2017-2022年5种心理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平静波杨保华周世杰
    94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综合评估文献指标、影响力指标,探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5种心理学期刊2017-2022年间的学术影响力.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选定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论文机构数、篇均参考文献数、自引率、引用半衰期、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自被引率及被引半衰期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期刊在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和论文机构数方面表现各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在载文量和总被引频次方面领先,而《心理学报》在基金论文比和国际施引文献数上表现突出.在篇均参考文献数方面,《心理科学进展》表现最佳.各期刊的自引率普遍不高,但《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自引率相对较高.在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方面,各期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它们的学术影响力的持久性.结论:5种心理学期刊各具特色,它们在学术影响力、合作范围、国际认可度等方面各有所长.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的办刊策略、学术定位以及在心理学领域内的角色和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学术界研究者在选择发表论文的期刊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期刊自身的发展和定位提供参考.

    期刊评价文献计量学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