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蛇床子素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高海运申立静刘海容王雪珍...
    403-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蛇床子素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在该过程中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0μg·kg-1雨蛙素+10 mg·kg-1 LPS)、阳性对照组(2 mg·kg-1地塞米松)、低剂量实验组(20 mg·kg-1蛇床子素)、高剂量实验组(40mg·kg-1蛇床子素)、高剂量+740Y-P组(40 mg·kg-1蛇床子素+2 mg·kg-1 PI3K激活剂740Y-P),每组15只.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740Y-P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35.67±12.89)、(1 027.84±32.16)、(174.31±15.27)、(186.70±17.39)和(835.92±28.78)U·mL-1,TNF-α 的含量分别为(35.69±3.10)、(223.54±15.23)、(48.76±4.25)、(52.31±4.68)和(208.46±13.65)pg·mL-1,MDA 的含量分别为(2.15±0.14)、(6.37±0.42)、(2.78±0.17)、(2.81±0.15)和(5.96±0.36)nmol·mg-1,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分别为(1.12±0.07)、(10.23±0.38)、(3.14±0.21)、(3.25±0.23)和(9.68±0.40)分,p-PI3K/PI3K 的比值分别为 0.82±0.05、1.96±0.15、1.07±0.06、1.10±0.07 和1.69±0.14.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740Y-P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蛇床子素可以对AP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蛇床子素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急性胰腺炎

    人参酚酸和人参皂苷对辐射引起小鼠肠隐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响石凯梁臣魏亮...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人参酚酸(GPAs)和人参皂苷(Gs)在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3只:未辐射(0h)和辐射后4、24、48 h的模型组、酚酸组、皂苷组.模型组、酚酸组、皂苷组接受一次性10 Gy全身辐照.在辐射前48.0、24.0、0.5 h和辐射后0.5 h,酚酸组和皂苷组分别灌胃给予100 mg·kg-1 GPAs和100 mg·kg-1 Gs,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0.9%NaCl.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的隐窝细胞,用剪切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隐窝细胞凋亡,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隐窝细胞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分化抗原簇蛋白44(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辐射后4 h,模型组、酚酸组和皂苷组的隐窝中BrdU阳性细胞分别为(487.22±113.90)、(531.56±101.19)和(714.00±84.74)个,Cleaved-caspase 3 阳性细胞分别为(59.89±12.70)、(41.89±11.70)和(44.11±10.08)个,β-catenin 阳性细胞分别为(522.00±69.62)、(738.56±106.24)和(707.67±117.23)个,CD44 阳性细胞分别为(4.37±1.99)、(5.54±2.23)和(5.52±2.32)个.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酚酸组和皂苷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GPAs和Gs可抑制辐射后肠隐窝细胞凋亡,可显著提高辐射后肠隐窝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保护肠上皮干细胞的存活,通过Wnt/β-catenin信号对放射性肠道损伤进行修复.

    人参酚酸人参皂苷电离辐射肠道损伤肠上皮干细胞

    基于UPLC-Q-TOF/MS探讨感咳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雪袁强华何成诗徐娜...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感咳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止咳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感咳方入血成分.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6只.用烟熏法+冷刺激建立急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按1.86、4.66、9.32 g·kg-1(生药/体质量)的剂量灌胃给予感咳方,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UPLC-Q-TOF/MS分析鉴定得到26个入血成分.对照组、模型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IL-1β含量分别为(57.80±7.67)、(186.48±8.50)、(166.05±9.90)和(143.19±6.31)pg·mL-1,TNF-α 含量分别为(47.14±8.55)、(316.22±9.49)、(68.93±7.94)和(65.93±7.10)pg·mL-1,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5、0.97±0.10、0.68±0.15和0.56±0.10,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14、0.93±0.05、0.63±0.16 和 0.49±0.14.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感咳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炎症和免疫调节因子表达,改善气道炎症,从而发挥止咳作用.

    感咳方急性支气管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药效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胡义亭许玉芳白万军宋浩静...
    419-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单剂量、随机、开放、四周期、自身交叉设计.空腹及餐后试验均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2个给药顺序组,分别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375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血浆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药物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2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试剂后,阿莫西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 075.57±1 483.37)和(5 119.86±1 466.73)ng·mL-1,AUC0-t分别为(1.32×104±2 163.76)和(1.30 ×104±1 925.11)ng·mL-1,AUC0-∞ 分别为(1.32×104±2 175.40)和(1.31 × 104±1 935.86)ng·mL-1;克拉维酸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3 298.27±1 315.23)和(3 264.06±1 492.82)ng·mL-1,AUC0-t 分别为(7 690.06±3 053.40)和(7 538.39±3 155.89)ng·mL-1,AUC0-∞ 分别为(7 834.81±3 082.61)和(7 671.67±3 189.31)ng·mL-1.2种制剂的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Cmax、AUC0-t和AUC0-∞经对数转换后的90%可信区间均在80.00%~125.00%内.受试者单次餐后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试剂后,阿莫西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4 514.08±1 324.18)和(4 602.82±1 366.48)ng·mL-1,AUC0-t分别为(1.15 × 104±1 637.95)和(1.15 × 104±1 665.69)ng·mL-1,AUC0-∞ 分别为(1.16×104±1 646.26)和(1.15 × 104±1 607.20)ng·mL-1;克拉维酸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2 654.75±1 358.29)和(2 850.51±1 526.31)ng·mL-1,AUC0-t 分别为(5 882.82±2 930.06)和(6 161.28±3 263.20)ng·mL-1,AUC0-∞ 分别为(6 022.70±2 965.05)和(6 298.31±3 287.63)ng·mL-1.2种制剂的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Cmax、AUC0-t和AUC0-∞经对数转换后的90%可信区间均在80.00%~125.00%内.结论 健康成年受试者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生物等效性试验药代动力学

    阿哌沙班预防亚临床心房颤动患者卒中或全身栓塞的临床研究

    HEALEY J S戴荣源
    424页

    特立氟胺片在健康中国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林莉莉蒋燕章钦秦慧玲...
    425-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2种特立氟胺片在中国健康男性体内空腹及餐后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相似性,并评价其安全性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平行的试验设计.空腹和餐后分别纳入31例和32例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单次服用参比/受试制剂特立氟胺片14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特立氟胺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1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在空腹条件下,服用参比/受试制剂特立氟胺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14±0.27)和(2.27±0.33)μg·mL1,AUC0~72h分别为(105.70±11.20)和(107.72±11.77)pg·mL-1·h,tmax分别为1.49和0.99 h.在餐后条件下,服用参比/受试制剂特立氟胺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83±0.17)和(1.75±0.22)μg·mL-1,AUC0~72h分别为(102.66±9.18)和(101.57±13.01)μg·mL-1·h,tmax分别为 4.01 和4.99 h.空腹及餐后组参比/受试制剂的Cmax、AUC0~72 h几何均值90%置信区间都在80%~125%内.结论 2种特立氟胺片在空腹和餐后给药条件下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生物等效,安全性良好;饮食推迟药物的达峰时间.

    特立氟胺片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安全性食物影响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李晓斌陈璐吴秀君葛宇鑫...
    430-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在空腹、餐后条件下健康受试者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100 mg)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单次给药、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空腹和餐后试验各入组36例健康受试者,每周期单次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人血浆中西地那非及N-去甲基西地那非的浓度,用Analyst 1.6.3(AB Sciex)以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并对试验期间受试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空腹试验西地那非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94.69±230.94)和(558.78±289.83)ng·mL-1,AUC0-t 分别为(1 336.21±509.78)和(1 410.82±625.99)h·ng·mL-1,AUC0-∞ 分别为(1 366.49±512.16)和(1 441.84±628.04)h·ng·mL-1.餐后试验西地那非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81.89±126.53)和(432.47±175.91)ng·mL-1,AUC0_t分别为(1 366.34±366.99)和(1 412.76±420.37)h·ng·mL-1,AUC0-∞ 分别 为(1 403.28±375.32)和(1 454.13±429.87)h·ng·mL-1.空腹和餐后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 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125%内,判断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空腹和餐后试验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25.00%,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N-去甲基西地那非生物等效性安全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库及分子对接探究脑安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杨淑贤孙阿宁朱斌史卫忠...
    435-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及初步验证脑安胶囊(NA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收集NAC中的活性成分,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网络;同时创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确定NAC治疗IS的候选靶点,并且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最后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56个候选化合物和18 544个疾病相关差异基因,进一步通过化合物-疾病网络发现,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黄芩素可能是NAC治疗IS的关键活性化合物.在PPI网络核心查找中,筛选到了 NAC治疗IS的8个关键靶点,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等.NAS治疗IS的关键通路主要富集在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系统(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C-型凝集素受体、凋亡、缺氧诱导因子-1(HIF-1)、MAPK等信号通路.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化合物(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黄芩素)与8个关键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力,初步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结果.结论 NAC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IS的作用.

    脑安胶囊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KarX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KAUL I戴荣源
    439页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张露郭娜郭鸿刘健...
    440-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中筛选出与GER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基因工具变量,主要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来估计因果效应,用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simple mode法和weighted mode法作为补充方法.为评估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包括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和留一法.结果 GERD可能与COPD风险增加有关[IVW:优势比(OR)=1.8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 1.55~2.08,P<0.01].此外,MR-Egger 截距、Cochran'sQ检验及留一法未观察到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结论 GERD可增加COPD风险,建议积极控制GERD以降低COPD的发生.

    胃反流性食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孟德尔随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