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黄芩素调节MCP-1/CCR2信号通路对妊娠高血压大鼠心脏炎症的影响

    龙天舒孙宁宁李振
    1287-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调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通路对妊娠高血压大鼠心脏炎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灌胃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构建妊娠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量0.9%NaCl)、模型组(等量0.9%NaCl)和低、高剂量实验组(灌胃3.33、13.32 mg·kg-1汉黄芩素)及硫酸镁组(腹腔注射100 mg·kg-1硫酸镁)、重组大鼠 MCP-1 蛋白(rRMCP-1)组(腹腔注射 0.026 mg·kg-1 rRMCP-1)、高剂量+rRMCP-1 组(灌胃 13.32 mg·kg-1 汉黄芩素+0.026 mg·kg-1 rRMCP-1),每组12只.各组给药1天1次,持续7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及硫酸镁组、rRMCP-1组、高剂量+rRMCP-1组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0.06±0.41)、(23.39±0.57)、(19.89±0.62)、(13.64±0.51)、(12.97±0.48)、(28.84±1.05)和(17.15±0.69)pg·mL-1;M1型巨噬细胞表达的荧光强度分别为 32.26±1.43、58.84±2.11、50.66±1.89、36.69±1.57、35.87±1.59、67.73±2.01和48.53±1.86;M2型巨噬细胞表达的荧光强度分别为31.15±1.20、46.56±1.03、51.92±1.04、59.11±0.82、59.26±0.83、40.26±1.12 和 45.53±1.65;MCP-1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58±0.03、1.86±0.11、1.62±0.09、0.76±0.07、0.78±0.06、2.16±0.13 和 1.34±0.12.模型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实验组和硫酸镁组、rRMCP-1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rRMCP-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汉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通路抑制妊娠高血压大鼠心脏炎症反应.

    汉黄芩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信号通路妊娠高血压心脏炎症

    肉桂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何微宋蝶王红萍马松涛...
    1292-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肉桂油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肉桂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大鼠皮下注射5 mg·kg-1·d-1丙酸睾酮,连续30 d,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1 mL·kg-1的0.9%NaCl,对照组灌胃给予1 mg·kg-1非那雄胺,肉桂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5和0.25 mg·kg-1肉桂油,每天1次,连续30 d.比较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和指数等指标,研究肉桂油对5α-还原酶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肉桂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分别为(0.51±0.09)、(1.02±0.17)、(0.65±0.15)、(0.64±0.17)、(0.79±0.09)和(0.81±0.15)mg,前列腺指数分别为(2.25±0.33)、(4.70±0.48)、(3.03±0.82)、(3.02±0.60)、(3.53±0.46)和(3.68±0.66)mg·kg-1,NADPH 氧化酶荧光强度分别为(1.26±0.18)、(5.21±0.80)、(2.21±0.56)、(2.51±0.56)、(4.13±0.64)和(4.90±0.88)RLU,对照组和肉桂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研究还发现,阳性对照组(20 μmol·L-1非那雄胺)、肉桂油组(10、20 μmol·L-1)对5α-还原酶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9.36%、45.62%和63.45%,肉桂油组(20 μmol·L-1)对5α-还原酶的平均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桂油可能通过抑制5α-还原酶和抑制NADPH氧化酶抑制前列腺增生.

    肉桂油前列腺增生5α-还原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基于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探讨雷公藤多苷片的长期毒性研究

    叶田香石明珠杨卫东魏砚明...
    1296-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多系统的毒性反应.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首次免疫后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实验组给予72 mg·kg-1·d-1雷公藤多苷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于第42天取材,各组分别检测血常规,计算脏器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及性激素等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肾、卵巢、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睾丸指数分别为(0.81±0.05)%、(0.97±0.06)%和(0.81±0.12)%,雌二醇含量分别为(63.90±16.19)、(55.42±7.23)和(40.04±5.97)pg·mL-1,睾酮含量分别为(1 290.96±257.94)、(1 198.43±190.77)和(912.62±61.72)pg·mL-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o HE病理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能引起CIA模型大鼠的卵巢、睾丸组织病理学异常改变.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8倍临床等效剂量连续用药6周可以引起CIA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

    雷公藤多苷片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肝肾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生殖毒性

    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硬皮病小鼠肺微血管损伤的影响

    陈爽李凯卞博郭克磊...
    1301-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基于线粒体自噬对硬皮病小鼠肺微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9%NaCl,灌胃)、对照组(0.9%NaCl,灌胃)、模型组(0.9%NaCl,灌胃)、温阳化浊通络方组(47 mg·kg-1·d-1温阳化浊通络方,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1·d-1 KC7F2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持续给药4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线粒体外膜易位酶20(TOMM20)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细胞淋巴瘤-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PTEN诱导性肌酶蛋白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的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肺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TOMM20、LC3B及HIF-1α/BNIP3/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温阳化浊通络方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相对含量分别为 0.17±0.02、0.98±0.01、0.66±0.03 和 0.48±0.01,BNIP3 相对含量分别为 0.40±0.02、0.74±0.01、0.56±0.01 和 0.60±0.02,PINK1 相对含量分别为 0.26±0.04、0.88±0.01、0.65±0.02 和 0.67±0.02,Parkin 相对含量为分别为 0.33±0.02、0.89±0.01、0.65±0.02 和 0.77±0.02,TOMM20 相对含量分别为 1.10±0.02、0.58±0.01、1.02±0.01 和 0.98±0.03,LC3B-Ⅰ/LC3B-Ⅱ相对含量分别为 0.24±0.01、0.80±0.01、0.53±0.02 和 0.70±0.02.模型组中HIF-1α、BNIP3、PINK1、Parkin、LC3B-Ⅰ/LC3B-Ⅱ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温阳化浊通络方可有效降低其含量;模型组中TOMM20含量低于对照组,温阳化浊通络方可有效提高其含量.结论 温阳化浊通络方可能通过增加TOMM20和抑制LC3B及HIF-1α/BNIP3/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自噬,改善SSc肺微血管损伤.

    温阳化浊通络方硬皮病线粒体自噬缺氧诱导因子-1αB细胞淋巴瘤-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PTEN诱导性肌酶蛋白1E3泛素连接酶

    山柰酚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研究

    张震朱天宇
    1306-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山柰酚(Kae)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200 mg·kg-1的山柰酚溶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5%羧甲基纤维素钠.5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在第2~4周进行力竭游泳运动.用试剂盒检测肝糖原含量、血清乳酸(LA)水平和腓肠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磷酸化-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p-AMPK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11.22±0.71)、(2.96±0.20)、(5.20±0.64)和(6.06±0.42)mg·g-1,血清LA 水平 分别为(0.31±0.03)、(0.90±0.03)、(0.50±0.03)和(0.40±0.03)mg·L-1,腓肠肌 SOD 水平分别为(20.12±0.80)、(30.02±2.70)、(40.04±2.31)和(45.56±1.77)U·mg prot-1,p-AMPKα/AMPKα 比值分别为0.60±0.03、0.19±0.02、0.45±0.11 和 0.49±0.05,PGC-1α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80±0.03、0.10±0.01、0.49±0.10 和 0.53±0.11.对照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山柰酚可提高运动性疲劳大鼠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能量代谢,减少有害代谢物的积累,提高抗氧化活性,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

    山柰酚运动性疲劳能量代谢AMP依赖的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信号通路线粒体

    恩替卡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张娟王蒙黄明王吉...
    131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2种恩替卡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30例健康中国受试者空腹口服恩替卡韦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50 mg后,血浆样品中加入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按照质谱和色谱条件进行HPLC-MS/MS分析,利用WinNonlin软件(版本6.4)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2种制剂的空腹给药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空腹给药受试和参比制剂血浆中恩替卡韦的Cmax分别为(4 390.00±1 257.56)和(4 421.00±1 239.55)pg·mL-1,tmax为 0.67(0.33,2.00)和 0.75(0.50,2.00)h,t1/2 为(29.71±14.50)和(35.43±16.58)h,AUC0-72h为(12 252.43±2 671.28)和(12 063.43±2 151.50)pg·mL-1·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Cmax、AUC0-72h和AUC0-∞的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结论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空腹状态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恩替卡韦空腹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液相-串联质谱方法

    阿兹夫定片在健康成年及老年受试者中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张宇刘小健鞠浩爽何斌源...
    1316-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单次口服和多次口服阿兹夫定片在中国健康成年及老年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取开放、平行方案设计.试验分为2个试验组:健康成年受试者组和健康老年受试者组,分别入组12例受试者.入组的受试者首先进行单次给药,空腹口服阿兹夫定片5 mg,经3 d清洗期后进入多次给药阶段,空腹口服阿兹夫定片5 mg·d-1,连续给药7 d.结果 单次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后,健康成年受试者Cmax,AUC0-∞分别为(4.76±2.12)ng·mL-1,(6.53±2.20)ng·mL-1·h,Tmax,t1/2 的中位数分别为0.75,1.87 h;健康老年受试者平均Cmax,AUC0-∞分别为(6.40±3.25)ng·mL-1,(9.50±3.70)ng·mL-1·h,Tmax,t1/2的中位数分别为0.63,2.66 h.连续7d 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后,健康成年受试者Cmax,ss,AUC0-∞ss分别为(3.26±1.61)ng·mL-1,(5.38±2.19)ng·mL-1·h,Tmax,ss,J1/2,ss的中位数分别为0.88,2.13 h;健康老年受试者平均Cmax,ss,AUC0-∞,ss分别为(3.97±2.09)ng·mL-1,(6.71±3.26)ng·mL-1·h,Tmax,ss,t1/2,ss 的中位数分别为0.75,2.56 h.单次给药后,健康老年人和健康成年人Cmax、AUC0-t和AUC0-∞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28.37%(88.23%~186.76%)、139.93%(105.42%~185.72%)、140.03%(106.33%~184.41%).连续 7 d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健康老年人和健康成年人Cmax,ss、AUC0-t,ss和AUC0-∞,ss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18.66%(80.83%~174.20%)、118.41%(83.60%~167.69%),118.95%(84.78%~166.89%).结论 单次及多次口服阿兹夫定片后,健康老年人与健康成年人相比,系统暴露均有所提高.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兹夫定片后,其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与健康成年人相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阿兹夫定片老年受试者健康成年受试者药代动力学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常梦琦孙宇琦徐秋瑾钱希曦...
    1321-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受试制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参比制剂利丙双卡因乳膏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单中心、单剂量、随机、开放、两周期、双序列和双交叉设计.纳入40例健康受试者,每周期将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60 g在空腹状态下分别涂抹于双侧大腿前面皮肤(每侧200 cm2,共400 cm2),并在给药操作完成后保持药物停留至少5 h.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浓度,用WinNonlin 8.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受试者双侧大腿涂抹受试制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参比制剂利丙双卡因乳膏后,血浆中利多卡因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67.27±91.33)和(156.13±66.86)ng·mL-1,AUC0-t分别为(1 651.78±685.09)和(1 636.69±617.23)ng·mL-1·h,AUC0-∞ 分别为(1 669.85±684.65)和(1 654.37±618.30)ng·mL-1·h,调整后几何均值比值分别为104.49%、101.88%和 101.89%,其 90%置信区间分别为 98.18%~111.20%、97.80%~106.13%和 97.87%~106.07%,均落在 80.00%~125.00%.血浆中丙胺卡因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95.66±48.84)和(87.52±39.16)ng·mL-1,AUC0-t分别为(790.86±263.99)和(774.14±256.42)ng·mL-1·h,AUC0-∞ 分别为(807.27±264.67)和(792.84±254.06)ng·mL-1·h,调整后几何均值比值分别为107.34%、103.55%和102.98%,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1.69%~113.31%、99.94%~107.30%和 99.65%~106.43%,均落在 80.00%~125.00%.结论 受试制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参比制剂利丙双卡因乳膏具有生物等效性.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健康受试者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用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洛拉替尼的浓度

    李威翟婧龙明辉潘勇...
    1327-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洛拉替尼的浓度,为其治疗药物监测提供分析方法.方法 在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一维色谱柱:SX1E-1A(50 mm ×3.5 mm,5 μm),流速:0.8 mL·min-1;二维色谱柱:SCB-C18(125 mm ×4.6 mm,5 µm),流速:1.0 mL·min-1.柱温:40 ℃;紫外检测波长:317 nm,进样量:500 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最低定量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 人血浆中洛拉替尼在11.72~1 018.98 ng· mL-1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44.50x-588.90(R2=0.999 7),最低定量限为11.72 ng·mL-1,低、中、高3个质控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在97.61%~99.8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29%,证明该方法检测性能良好.结论 该方法具有稳定性能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人血浆中洛拉替尼的浓度测定.

    洛拉替尼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治疗药物监测

    基于RSV预融合F蛋白的母体疫苗-早产和其他结局

    DIEUSSAERT IKIM J HLUIK S王超群...
    1330页